•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33卷  第4期

基础医学
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CD3+ CD16+ CD56+)比例
姚春艳, 金齐力, 姜丽娜, 唐洁, 李柏青
2008, 33(4): 379-382.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 (NKT)细胞(CD3+ CD16+ 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方法:取141名正常成年人和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直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溶血洗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T细胞和T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分析获取的结果以百分位数计算95%的正常值范围。结果:141名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CD3+ CD16+ CD56+)的百分率平均数为4.16%,标准差为4.13%,以百分位数法获得95%参考值范围为(0.78~11.71)%;18~30岁组、31~50岁组和51~70岁组的NKT细胞(CD3+ CD16+ CD56+)比例的平均数分别为4.64%,3.91%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肺癌患者组与正常组该项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到正常人CD3+细胞、CD3+ CD4+细胞、CD3+ CD8+细胞、CD3+ CD4+/CD3+ CD8+比值以及NK细胞(CD3- CD16+ CD56+)的比例均与大多数报道的正常值相似。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NKT细胞(CD3+ CD16+ 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是(0.78~11.71)%,平均数为4.16%,中位数为2.97%,虽然NKT细胞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但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未发现肺癌组患者NKT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亚牛磺酸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董淑英, 祝晓光, 韦颖梅, 童旭辉, 廖松岩, 钱江华
2008, 33(4): 383-385.
摘要:
目的:观察亚牛磺酸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恒压灌注大鼠心脏,停灌/复灌方式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及左室发展压(LVDP)及心率(HR);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0-6、10-5 mol/L亚牛磺酸可以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LVdp/dtmax、LVDP及HR (P<0.05~P<0.01),降低流出液中LDH水平(P<0.01),增加心肌组织中SOD活性(P<0.05~P<0.01),减少心肌组织中MDA的生成(P<0.01)。结论:亚牛磺酸可拮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及改变心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恶性黑素瘤抑制机制的探讨
黄桦, 陈治文, 陈正徐, 胡博, 王东萍
2008, 33(4): 386-388.
摘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黑素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As2O3作用的鼠黑素瘤B16细胞荷瘤小鼠,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瘤体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瘤体大小和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来反映不同剂量As2O3的抑瘤作用。结果:As2O3能抑制鼠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破坏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形成(P<0.01);As2O3能明显抑制鼠B16细胞实体瘤端粒酶的活性。结论:As2O3对于B16细胞实体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成和端粒酶表达活性有关。
氯化锰对大鼠纹状体和大脑皮质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贾克, 张立丰
2008, 33(4): 389-391.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锰染毒对大鼠纹状体和大脑皮质谷氨酸能神经元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影响,探讨锰的兴奋性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第2~4组为锰染毒组,分别腹腔注射10、50、250 μmol/kg的氯化锰,注射容量为5 ml/kg,持续染毒15天。最后一次染毒后24 h,每组取4只,将大鼠用乙醚麻醉,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后采集脑组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纹状体和皮质谷氨酸能神经元含量。将每组另外6只大鼠直接处死,切取纹状体和大脑皮质,测定SDH活性。结果:大鼠腹腔单纯染锰15天后,随着剂量增加,在50 μmol/kg染锰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纹状体的阳性面积比[percentage of positive area,Aa (%)]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升高和皮质的Aa (%)升高;在250 μmol/kg染锰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纹状体和皮质的Aa (%)和IOD明显升高(P<0.01);在10 μmol/kg染锰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纹状体SDH活性降低(P<0.05);在50μmol/kg和250μmol/kg染锰组与对照组比较,SD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锰可引起大鼠脑SDH活性降低和谷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导致谷氨酸受体活化,诱发兴奋性毒性。
微量元素氟对小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胡爱武, 刘小阳, 秦宜德
2008, 33(4): 392-394.
摘要: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氟及高氟补硒后对小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一个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预饲3天后,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L (低氟组)、200 mg/L (高氟组)氟化钠溶液以及200 mg/L氟化钠与100 mg/L亚硒酸钠的混合溶液(高氟加硒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天后和30天后各选取一半小鼠,观测其血清中T3、T4水平的差异,做短期研究和长期研究。结果:在短期影响中,低氟组的T3、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组的T3、T4水平进一步上升,其中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加硒组的T3、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氟组比较呈下降的回复趋势。在长期影响中,低氟组的T3、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高氟组的T3、T4水平进一步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加硒组的T3、T4水平与高氟组比较又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氟可影响小鼠甲状腺的分泌功能,短期使其分泌功能增强,长期有使其分泌功能减弱的趋势;高氟状态下补硒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有回复趋势。
蛹虫草菌丝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郑庆委, 高淑娴, 徐志本, 闵宏林
2008, 33(4): 395-397.
摘要:
目的:研究蛹虫草菌丝的生长特性。方法:通过蛹虫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观察其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分生孢子的数量等生长情况。结果:不同菌株在相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相似,相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差别较大。结论: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有较大影响。
调气活血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的影响
马文波, 郜新春, 王建一, 杨书文
2008, 33(4): 397-399.
摘要:
目的:观察调气活血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大鼠肾组织匀浆NO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在乙醚麻醉下,切除5/6肾脏制备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5周后,按小剂量(生药13.9 g/kg)、大剂量(生药27.8 g/kg)给模型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0周,于给药4周、10周后分两批处死大鼠,制备肾组织匀浆,测定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复制大鼠CRF模型。CRF大鼠肾匀浆NO和NOS活性呈明显的早期升高、晚期下降趋势;使用调气活血补肾汤治疗4周时显著抑制NO和NOS活性过分明显升高,10周时显著抑制NO和NOS活性过分持续降低。随病程延长CRF大鼠肾组织SOD活性呈逐渐下降,MDA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调气活血补肾汤治疗后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10周时显著下降,MDA则呈下降趋势;以上作用大剂量药物组均优于小剂量组。结论:调气活血补肾汤能改善和调节肾组织NO合成与释放、降低自由基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李建军, 张晓雷, 王小姗, 孙琦, 张玲如
2008, 33(4): 400-402.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包括缺血90 min和缺血90 min再灌注12 h两个亚组)、治疗组(亦包括缺血90 min和缺血90 min再灌注12 h两个亚组),每组6只。治疗组于缺血前和缺血后即刻经腹腔注射EGb761溶液(每次20 mg/kg),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于相同时限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各组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并结合电镜观察缺血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缺血90 min再灌注12 h缺血半暗带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计数为21.2±3.8,较药物治疗组缺血90 min再灌注12 h缺血的9.1±2.3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缺血90 min再灌注12 h鼠脑组织电镜检查可见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边聚,呈团块状,线粒体可见絮状结构改变;相同时限药物治疗组脑组织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分布比较均匀,胞质内线粒体及其它细胞器基本正常。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EGb761具有显著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
临床医学
子宫颈癌淋巴结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靳丽杰, 申庆文, 席玉玲, 承泽农, 凌斌
2008, 33(4): 403-404.
摘要:
目的:检测宫颈癌淋巴结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表达,探讨HPV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42例子宫颈鳞癌淋巴结中HPV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结HPV阳性与子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29和P<0.05),而与发病年龄无明显关系(P=1.000)。结论:淋巴结HPV检测可作为预测子宫颈癌淋巴转移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靶控输注丙泊酚与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李晓立, 李晓红, 文公堂, 王南海, 金钟
2008, 33(4): 405-408.
摘要: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及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寻找人流术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80例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者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B组先以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μg/L输注3 min后,开始输注丙泊酚。丙泊酚初始靶浓度为2.0 mg/kg,稳定1 min后每次递增0.5~1 mg/kg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丙泊酚靶浓度值,维持麻醉完善,手术结束后停药。结果: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P<0.005)。B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B组丙泊酚总剂量明显少于A组(P<0.01)。苏醒期躁动、兴奋多语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麻醉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扩宫时最低,术毕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受术者满意度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VAS评分B组高于A组(P<0.01)。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是一种安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影响视功能预后因素分析
王爱莲, 王亚峰, 秦梅, 王剑锋, 杨洪霞
2008, 33(4): 409-411.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路手术患者、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出血2例,玻璃体混浊加重18例,青光眼9例,白内障2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和加重23例。患者手术解剖复位率达92.3%,术后视力有所提高,但视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手术术后视功能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PVR的程度,是否累及黄斑区及程度,术中冷凝的量,放液,屈光的改变,术后并发症等。
脑膜瘤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效果观察
刘刚, 陈兰仁
2008, 33(4): 411-413.
摘要:
目的:观察异氟烷麻醉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术野质量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脑膜瘤手术,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及硝普钠组(F组)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麻醉前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心率及术野质量。结果: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P<0.01)。R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值均低于F组(P<0.01)。趋势图显示:R组心率较F组平稳。R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F组(P<0.01)。结论:脑膜瘤手术中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术野质量高,有效的抑制术中应激反应。
复发性卵巢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马玲, 张竞, 姚婷婷
2008, 33(4): 414-415.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选择2000~2005年50例复发性卵巢癌,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首次治疗情况,复发间隔时间,复发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再次减瘤术及术后二线药物化疗、单纯静脉化疗和口服化疗方案治疗。结果:50例患者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64%、42%、34%、30%。3种治疗方法的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应采用个体化原则,综合评估谨慎选择二次减瘤术,可提高满意减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内手术中急性血液稀释对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陈启旭, 林学武
2008, 33(4): 416-418.
摘要:
目的:观察心内手术中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和对照组各30例。芬太尼60μg/kg静脉注射后均抽取24 h桡动脉血标本,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浆芬太尼浓度,3P87软件包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比对照组其t1/2α[(44.13±18.80) min vs(7.57±5.9) min]和t1/2β[(440.55±231.32) min vs(1 213.73±148.85) min]分别延长(P<0.001);Vc[(14.135±4.850) L vs(9.477±2.321) L]和Vd[(10.450±3.153) L vs(4.187±1.045) L]分别增加1.5倍和2.5倍(P<0.001),两组的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手术中急性血液稀释对芬太尼药代动力有明显的影响,分布容积增大,消除时间延长。
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治疗分析
王远松, 刘振华, 周建生
2008, 33(4): 419-420.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8例14~18岁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8例均后路手术,椎板间开窗入路椎间盘摘除术5例,半椎板切除术3例。结果:随访1~6年,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为明显腰部外伤后发病,临床特征突出;CT、MR I可明确诊断;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式以椎板间开窗为宜。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45例临床分析
张向农
2008, 33(4): 421-422.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146例并发肺部感染者45例的感染时间、卒中类型、基础病存在等情况。结果: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以入院后1周内居多;脑卒中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P<0.005);高龄、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卒中病史患者与并发肺部感染均有明显关系(P<0.05~P<0.005)。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张弋, 郭之通
2008, 33(4): 423-424.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疗效。方法:经乳突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分离责任血管并充分游离神经周围与神经有粘连的蛛网膜后,用小自体筋膜片垫在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将两者隔离。结果:17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者13例,术后3天疼痛消失者4例。术后面部麻木1例,轻度面瘫1例,术后3个月均恢复。无继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感染及脑脊液漏情况,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复发1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在原发性TN微血管减压术中,具有操作视野清晰,避免遗漏责任血管、损伤血管、神经和脑组织,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的特点,是治疗原发性TN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
流行性癔症7起临床分析
范新生, 汪达山, 徐非凡, 吕学斌
2008, 33(4): 425-426.
摘要:
目的:探讨流行性癔症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7起流行性癔症患者采用隔离、脱敏治疗、暗示疗法、心理疏导和科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宣教等。结果:7起病例中,除2例有癔症偶尔发作外,其余病例未再发作。结论:流行性癔症的发病与特定的环境、心理暗示和个体认知能力有关,其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特殊,应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A、IgG、IgM及C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鲍士荣
2008, 33(4): 427-428.
摘要:
目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IgA、IgG、IgM及补体C3的变化,了解新生儿HIE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新生儿HIE 24例和8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和C3的血清水平。结果:新生儿HIE组与对照组比较,C3和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和I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A、IgM、C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HIE可使机体IgA、IgM水平下降,HIE病情与IgG有一定关系,对补体C3影响不大。
睾丸扭转12例诊治体会
杨凯, 朱劲松, 戴宇红
2008, 33(4): 429-430.
摘要: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并行手术探查,10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2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应该高度重视睾丸疼痛的患者,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经皮输尿管肾镜取石术30例分析
魏彪, 罗甘霖, 杜围, 徐华, 张新明, 郭德迎
2008, 33(4): 431-433.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经皮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经皮肾微造瘘取石中对于硬镜无法达到的盏内结石采用纤维胆道镜+钬激光碎石辅助治疗30例,其中鹿角型结石13例,多发性肾结石17例。结果:一期一次碎石成功21例,二期碎石成功9例;单通道26例,双通道4例;两期碎石8例,需体外碎石5例,碎石后排尽2例。结石取尽率83.33%(25/30)(残留结石长径≤ 3 mm为取净),总排尽率93.33%(28/30)。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经皮肾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有效的,且能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尽率和排尽率,为治疗鹿角型等复杂肾结石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高频电波刀在子宫颈病变中临床应用
周萍
2008, 33(4): 433-434.
摘要: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子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异常的63例子宫颈病变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LEEP (33例)和传统电刀(30例)治疗。结果:LEEP锥切术后3个月行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率6.1%,与传统电刀6.7%相似;手术时间(5.0±0.5) min,较传统电刀(15.0±0.5) min短;术中出血与子宫颈修复时间均少于传统电刀(P<0.01)。结论:LEEP是治疗子宫颈病变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张峰, 丁力, 胡英超, 金丹群
2008, 33(4): 435-436.
摘要:
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8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本组无病死,并发肺炎22例,心律失常3例,气胸2例,低心排1例,残余分流1例。结论: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闭合性肾损伤118例诊治分析
张永军, 王学艺, 陈宁, 张亚鹏
2008, 33(4): 437-438.
摘要: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18例闭合性肾损伤,110例行B超检查,阳性率85%;CT检查86例,阳性率100%。保守治疗95例,手术治疗23例。结果:117例痊愈出院,病死1例。结论:闭合性肾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检查、B超、CT。准确进行伤情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指征是处理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通窍活血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陈文实, 李仁柱
2008, 33(4): 439-440.
摘要: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82例脑梗死患者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42例给予通窍活血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并与40例丹参注射液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通窍活血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的42例中,治愈11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诊治体会
周谦让, 王燕, 张琮琮
2008, 33(4): 441-442.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临床资料,其中12例保守治疗,2例行胸导管结扎术。结果:治疗5~50天,14例均治愈。结论: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观察治疗1~2周仍无改善者,应行胸导管结扎术。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颅底脑挫伤及血肿78例分析
雍成明, 黄录茂, 杨代明, 宣家龙
2008, 33(4): 443-445.
摘要:
目的:总结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颅底脑挫伤及血肿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运用改良翼点入路对7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7例术后存活,病死率14.1%,骨瓣回植率65%。结论:该入路暴露彻底,减压充分,便于手术操作和减轻术后脑肿胀,病死率低。
微波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姚春梅, 尹刘, 况成国, 罗莉
2008, 33(4): 445-447.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腹腔积液)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加微波热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9例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加微波热疗;对照组29例,采用单纯腹腔热灌注化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为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毒副作用除出汗(P<0.01)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功能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适用于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尤其有肝脏及门静脉转移患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37例临床分析
施晓燕, 施晓莺, 田梅, 唐佳音
2008, 33(4): 448-449.
摘要: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37例,子宫为正常大小至14孕周。术式为子宫全切6例(其中子宫碎解及对半切开后再切除各1例),次全切12例(其中肌瘤剔除后再切除11例),肌瘤剔除术19例,并对手术方法、要点、适应证及禁忌证等加以讨论。结果:37例经阴道手术成功,术后病理为子宫肌瘤33例,子宫腺肌病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1例,术后并发症2例,均治愈。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适用于子宫活动度良好、无明显盆腹腔粘连、阴道较宽松、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且需排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生殖器恶性肿瘤;该术式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级医院。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胡霜久, 马小庆, 查润生
2008, 33(4): 450-451.
摘要: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给予EEN,27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TPN。结果:EEN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后E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与TP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优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日。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53例疗效分析
高忠和, 方陈, 孙军
2008, 33(4): 452-453.
摘要: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106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混悬液。分析治疗后患者临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部罗音的吸收和住院天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肺部罗音明显吸收,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AECOPD疗效肯定,并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AECOPD的有效方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秦永明
2008, 33(4): 454-456.
摘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临床特征。结果:OSAHS患者的年龄、颈围、体重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O2等在轻度与中、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OSAHS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对OSAHS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腹腔镜下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范建灵, 张宁芝, 肖红, 宛杨, 张静, 王晖
2008, 33(4): 456-457.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水压造穴法形成阴道腔穴,采用腹腔镜下指引盆腔腹膜,经阴道腔穴游离盆腔腹膜,覆盖腔穴创面。结果:手术时间80~130 min,出血量50~100 ml,恢复快,住院时间9~12天,临床效果好,人工阴道酷似自然阴道。结论:腹腔镜下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损伤小,恢复快,接近生理阴道,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外科治疗支气管异物9例
刘磊, 郭梅
2008, 33(4): 458-459.
摘要:
目的:分析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探讨其外科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9例均在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开胸手术,行支气管切开异物取出术5例,肺叶切除术3例,支气管袖状切除术1例。结果:9例均取出异物,无术后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支气管异物的认识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经支气管镜取异物失败者尤其是某些特殊类型支气管异物应尽早行开胸手术治疗。支气管切开取异物是首选术式,肺组织有不可逆病变者应行肺叶切除术。
替米沙坦、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杜秀兰, 吴泽海
2008, 33(4): 460-461.
摘要: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福辛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24 h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应用24 h动态血压检测评价疗效。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低偶测血压、24 h平均血压及白天、夜间平均血压(P<0.01),但其降低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对白天和夜间的血压降低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的谷峰比值>70%。替米沙坦和福辛普利的咳嗽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替米沙坦和福辛普利降压效果均良好。福辛普利对夜间血压影响较少,较少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替米沙坦控制清晨后高峰期血压较福辛普利为佳。两药可能适用于不同的高血压人群。
手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17例体会
叶义军, 朱运武, 黎炜
2008, 33(4): 462-463.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矫形TSRH或中华长城系列内固定(后路矫形术)、前路松解矫形TSRH内固定(前路矫形术)及前路松解后路矫形TSRH或中华长城系列内固定(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无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1~4年,纠正无明显丢失。结论:脊柱侧凸畸形比较复杂,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9例临床分析
王剑南
2008, 33(4): 463-464.
摘要: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GSP)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受精卵种植于子宫瘢痕处,很罕见。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加,这种少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就诊时常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1997~2005年,我院收治9例,现就其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作一探讨。
乳牙反(牙合)矫正后恒牙(牙合)20例临床观察
汪国栋, 张辉, 沈军
2008, 33(4): 464-465.
摘要:
乳牙反(牙合)是乳牙期最常见的错合畸形,其发病率为8.3%[1]。乳牙反(牙合)多为牙性一功能性反(牙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造成面中部的发育受限而发育成为完全的骨性错合[2]。研究表明,多个乳前牙反(牙合)较个别乳前牙反(牙合)更有形成恒牙反(牙合)的趋势,演变成恒牙期AngleⅢ错(牙合)[3]。我们采用传统的活动矫治器为主,对3~5岁乳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正,并跟踪观察至恒前牙建(牙合),探讨乳牙反(牙合)矫治方法与替牙后恒牙(牙合)之间的联系。
短篇报道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
翟敬芳, 胡怀远
2008, 33(4): 408-408.
摘要:
患者26岁。停经40天、下腹痛伴肛门坠胀l h于2007年9月8日入院。
输尿管内巨大多发结石1例
黄文林, 刘权应, 黄仕斌, 高应平, 农有堂
2008, 33(4): 418-418.
摘要:
患者男性,39岁。因右侧腰部反复疼痛1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
喉癌与甲状腺癌双重癌1例
张珂
2008, 33(4): 473-473.
摘要:
患者,男性,38岁,因声嘶、颈部肿块3个月入院。体检:右侧声带菜花样新生物,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提示为喉癌;临床诊断:喉癌伴淋巴结转移。2006年7月28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喉切除+甲状腺切除+双颈淋巴结清扫术。
精神卫生
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其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王文娟, 叶培结, 王立金
2008, 33(4): 465-467.
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量表(SES)对333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自尊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偏爱被试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水平对医学新生的社交焦虑有一定的影响。
影像医学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
杨波, 余永强, 钱银锋, 胡孝鹏
2008, 33(4): 468-471.
摘要:
目的: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MRI特征,探讨MRI在脊髓型M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脊髓型MS 11例,均行MRI检查,对其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共检出病灶27个,病灶分布于颈段脊髓和胸段脊髓。矢状面病灶形态主要表现为与脊髓长轴平行的长条状、梭形或斑片状。T1WI或T1WIR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病变区脊髓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脊髓肿胀,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呈团块状、长条状、边缘环状及斑片状强化,范围明显小于T2WI上所见。结论:脊髓型MS具有一定的MRI特征,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鉴别。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40例CT诊断分析
曾小松
2008, 33(4): 471-473.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外伤后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小儿外伤后颅脑CT平扫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0例头颅CT平扫即时显示基底核内囊区或(和)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3例,余17例复查时始发现,最长1例为第10天;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核-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检查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结论:头颅CT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价值,小儿头颅外伤性首次检查未见脑梗死,CT追踪观察有一定价值。
检验医学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赵燕, 马筱玲, 蔡朝阳
2008, 33(4): 474-477.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一般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均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离出SA共116株,其中住院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门诊患者(P<0.05);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60%的抗菌药物分别为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氯洁霉素;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甲氧西林SA (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感染部位分离株(P<0.05);门诊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均显著低于住院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分离株(P<0.05)。结论:门诊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和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不同于住院患者其它感染部位分离株,临床用药应区别对待;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防治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痢疾杆菌51株耐药性分析
朱贞祥, 李家斌
2008, 33(4): 477-478.
摘要:
目的:观察痢疾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方法:选择细菌性痢疾患者分离出的痢疾杆菌51株,K-B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痢疾杆菌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8.4%、60.8%、29.1%及23.5%;而对阿米卡星、磷霉素、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及呋喃唑酮等抗生素较敏感,敏感性分别为78.4%、88.2%、84.3%、86.3%、92.2%及94.1%。结论:痢疾杆菌对磺胺甲噁唑、氨苄青霉素及诺氟沙星耐药性较高,临床使用无效,而对三代头孢菌素、磷霉素、阿米卡星及氧氟沙星等敏感,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另外呋喃唑酮对痢疾杆菌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可以选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王芳, 姜正华
2008, 33(4): 478-479.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20名健康体检者Fib及FDP。结果:Fib及FDP水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
护理医学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段晓侠
2008, 33(4): 480-482.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掌握健康知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例护理体会
周鲜英, 韩宝荣
2008, 33(4): 482-483.
摘要:
目的:总结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 mg,锡类散1.5 g,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2~3 g,思密达(蒙脱石散剂)3 g,加入温生理盐水100 ml,有血便时加云南白药1 g,腹痛较重时2%加利多卡因5 ml,配成灌肠液,每晚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结果:16例中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对结肠黏膜起治疗与保护作用,促进其溃疡部位修复,且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高风险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护理干预
雷婷婷
2008, 33(4): 484-485.
摘要:
目的:探讨高风险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进行TKA的4例高风险患者(出现术后感染者),针对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全身状况,加强患膝护理。结果:3例保留假体,经局部清创换药,切口愈合良好,1例转往其他医院继续治疗后失访。结论:术前对易发生人工TKA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认真评估,术后积极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及时清创等处理,有效控制感染。
血液透析护理体会(附20例报道)
李彩
2008, 33(4): 486-487.
摘要: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3 450例次)中3 349例次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101例次出现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亦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认真做好透析前、中、后护理,对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
未足月胎膜早破120例护理体会
李玉春
2008, 33(4): 488-489.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120例未足月胎膜待产妇进行监测宫内感染、胎儿状况、宫缩和胎肺成熟度情况,并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会阴部护理等。结果:胎膜早破引起早产,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延长孕周,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9例护理
王晓芳
2008, 33(4): 489-490.
摘要: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9例THA的护理资料。结果:29例中有1例因术后搬动方法不当致髋关节假体脱位而再行手术,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2~3周出院,经6~24个月随访,髋关节稳定,功能恢复。结论:针对性地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是THA成功的重要环节。
老年患者电子胃镜检查时躯体、心理应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陈静
2008, 33(4): 491-49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电子胃镜检查时血压、呼吸、心率变化及其心理反应,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19例老年电子胃镜受检者分别于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测量血压、呼吸和心率,并于检查后对受检者心理反应诱因一对一提问问卷调查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219例老年患者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52.97%存在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血压、呼吸、脉搏在检查前后与检查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子胃镜检查对老年受检者躯体和心理有显著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和行为护理,以减轻老年受检者的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受检者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电子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伴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
闫秀琴, 刘廷英, 张伟, 刘伟, 陈艳婷, 黄静
2008, 33(4): 493-495.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50例脑卒中伴应激性溃疡患者通过循证护理问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循证支持,根据相关实证,付诸临床实践,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50例中治愈40例,病死10例。3天内病死5例,4~7天病死4例,7天后病死1例,病死率20%。结论:脑卒中伴应激性溃疡患者循证护理,可以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松花粉外敷治疗压疮32例护理体会
焦桂霞
2008, 33(4): 495-496.
摘要:
目的:观察松花粉外敷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对34例Ⅱ期压疮患者(45处疮面)外敷松花粉。结果:除2例(3处疮面)因自动放弃治疗外,其余32例(42处疮面)均在预期时间内愈合。结论:松花粉外敷治疗Ⅱ期压疮效果显著。
肝性皮质盲2例护理体会
李莉, 葛玲英, 周红
2008, 33(4): 496-497.
摘要:
肝性皮质盲是肝昏迷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以双目失明为特征,不留后遗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肝性脑病的各期,其中大部分患者意识出现了改变。在临床上,其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护理等存在许多护理问题,针对病情应该制定详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和诊治的最佳效果。我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性皮质盲2例,现将其护理作一报道。
综述
幽门螺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胆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震, 孟翔凌
2008, 33(4): 498-500.
摘要:
自1982年Marshall和Warren等成功地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确认Hp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随着人们对Hp的生物特性及致病机制认识逐渐深入,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在胆结石患者的胆汁、黏膜和胆结石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到HpDNA,从而使Hp在胆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具有肌上皮分化特征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研究进展
张帆
2008, 33(4): 500-503.
摘要:
增生性乳腺病理当前的分类系统是依据两种细胞,认为在分化谱系中只有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腺上皮表达某些细胞角蛋白(CK)(如CK7、CK8、CK18和CK19)和上皮膜抗原(EMA)等;而肌上皮细胞既表达某些(主要是高分子量角蛋白如34BE12、CK5/6、CK14和CK17等),又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10、p63和S-100蛋白等标志物(marker),但不表达CK。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王秋生
2008, 33(4): 503-505.
摘要:
高血压脑出血系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而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长期以来存在有争议。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及其指征的认识已渐趋一致。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艿法、手术时机和影响外科疗效的因素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