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34卷  第12期

基础医学
细胞内高钙对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编码的影响
黄丽, 赵士弟, 葛敏, 王晋辉
2009, 34(12): 1053-1056.
摘要:
目的:通过向细胞内微量注射IP3受体激动剂诱发细胞内高钙,探讨细胞内高钙对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内在电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小脑蚓部做矢状切片(400μm)。采用Axoclamp-2B放大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前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阈电位和绝对不应期;电信号输入pClamp9.2软件获取和分析群集发放的动作电位峰间距和动作电位峰时程标准差,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观察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早期浦肯野细胞内在电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后的短时间内,与高钙前相比,小脑浦肯野细胞群集发放动作电位的不应期缩短和激发动作电位的阈电位降低(P<0.001)。结论:细胞内高钙改变动作电位的不应期和阈电位,使浦肯野细胞兴奋增加,动作电位的编码能力降低。
解脲脲原体垂直感染与新生小鼠肺炎关系的研究
吕杰, 李凤云, 唐素兰
2009, 34(12): 1057-1059.
摘要:
目的:建立妊娠期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道感染的小鼠模型,观察UU垂直感染与新生小鼠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清4型UU标准菌株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孕鼠,同时设立对照组,通过病原学检查、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妊娠期UU感染与新生小鼠肺炎发生之间的关系及垂直传播情况。结果:病理检查显示UU感染组新生小鼠肺部有间质性炎症发生,且脾有多核巨细胞融合的炎性样变;病原学检测显示新生小鼠肺、脾部有UU定植,356只实验组新生仔鼠肺、脾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6%和33.34%;378只对照组相关组织未分离培养出UU;免疫组化显示新生小鼠肺部有UU抗原,而对照组则无。结论:妊娠期UU感染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影响胚胎发育,从而导致新生小鼠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短链脂肪酸作用下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婷婷, 马丽娜, 李凤云, 樊蓉
2009, 34(12): 1060-1062.
摘要:
目的:了解伤寒沙门菌及其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作用菌诱导人巨噬细胞凋亡的差异。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CFA作用菌及原菌诱导巨噬细胞2、4、8、12及24h的细胞凋亡率。结果:SCFA作用菌及原菌均能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FA作用组不同时间诱导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原菌组(P<0.01)。结论:SCFA可促进伤寒沙门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大脑中央前沟与邻近脑沟毗邻关系的MRI形态学研究
张顺花, 王震寰, 张俊祥, 沈龙山, 张磊, 张艳, 刘志军
2009, 34(12): 1063-1066.
摘要:
目的:探讨大脑中央前沟与其邻近脑沟毗邻关系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AC-PC线为扫描基线获取正常成人头颅活体3mm薄层MRI图像,联合应用eFilm Workstation2.1工作站和Adobe Photoshop8.0软件包,横断层面与矢状断面相结合对照观察、定位、标记、描绘,对中央前沟与其邻近脑沟的毗邻关系进行系统的形态学研究。结果:大脑中央前沟与大脑纵裂呈"Y"形相交,MRI显示率为8.33%;大脑中央前沟与额上沟、额中沟及额下沟均呈倒"T"形相交,MRI显示率分别为90.00%、3.33%和76.67%;大脑中央前沟与中央沟有近似平行排列和呈倒"Y"形相交2种情形,MRI显示率分别为83.33%和16.67%;大脑中央前沟与外侧裂呈斜"Y"形相交,MRI显示率为80.00%;大脑中央前沟与外侧裂前升支呈平行排列,MRI显示率为98.33%。结论:大脑中央前沟与邻近脑沟毗邻关系的MRI形态学研究结果可为中央前沟邻近区域病变的定位诊断、立体定向及微创神经外科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学依据。
短篇报道
巧用留置针敷贴减轻小儿皮肤不适
吴红云
2009, 34(12): 1066-1066.
摘要:
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无菌敷贴所覆盖的局部皮肤易发红,产生皮疹,甚至出现脓疱、渗出。我科采用山东圣纳陕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A型医用透明敷贴(6 cm×7 cm)固定留置针,改善局部皮肤症状,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
右股骨下段复发性巨大深部脂肪瘤1例
高举, 王幼黎
2009, 34(12): 1122-1122.
摘要:
患者女性,55岁。9年前因右股骨下段肿物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脂肪瘤。
上颌窦未分化癌1例
周永庆, 余伟
2009, 34(12): 1157-1157.
摘要:
上颌窦癌以鳞状细胞癌为常见,偶有腺源性上皮癌[1-2]。在临床上可见鼻咽腔、鼻窦未分化癌的报道,但是病例数量少[3]
临床医学
颈项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19例临床分析
彭德峰, 王圣应, 朱正志, 马小开
2009, 34(12): 1067-1069.
摘要:
目的:探讨颈项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胸大肌肌皮瓣或颈项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19例。结果:术后转移肌皮瓣存活良好,成活率为100%;外观与周围组织色泽相似,外观满意度为84.21%(16/19),功能满意度为89.47%(17/19)。随访3~8年,3年生存率为63.16%(12/19),5年生存率为41.18%(7/17)。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或颈项皮瓣制备较简单,效果可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供区面积大且成活率高,可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李晓红, 刘军, 凌云志
2009, 34(12): 1070-1072.
摘要: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小儿56例。应用4%~6%七氟烷+O2吸入诱导,意识消失后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1.0%~2.5%七氟烷吸入+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4%~6%七氟烷吸入诱导患儿意识消失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1minMAP与HR和CPB后20minMAP均明显低于CPB前(P<0.01),而CPB停机时,MAP和HR与CPB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微创心脏手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术中麻醉深度可控性好,可满足小儿微创外科手术的需求。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俞保柱, 李庆文, 王成勇, 张家俊
2009, 34(12): 1073-1075.
摘要:
目的:复习文献并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膀胱IMT患者的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术前均行B超及膀胱镜检查并活检,3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病变可能,膀胱肿瘤不能排除;1例报告为膀胱IMT。4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膀胱IMT。3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1例随访7个月后失访。结论:膀胱IMT临床特征酷似膀胱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改良经皮经肝胆汁引流术在治疗11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周磊, 刘会春, 李宗狂, 周少波, 孙医学
2009, 34(12): 1075-1077.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汁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PTBD术(121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癌37例,壶腹部癌23例,肝门胆管癌30例,转移性癌26例。结果:113例118例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达97.4%。其中肝总管置管42例,右肝管置管44例,左肝管置管22例,左右肝管双置管5例。术后1周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表现为黄疸减轻,皮肤瘙痒缓解,情绪好转,食欲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101.2~592.8μmol/L降至术后1周的24.9~278.3μmol/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TBD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PA、Hs-CRP、CRP与早产儿胎龄和胎膜早破的关系
王素梅, 徐兵, 陈建文
2009, 34(12): 1078-1080.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产儿出生时胎龄和有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时间的关系。方法:对出生48h以内、胎龄及出生史明确的早产儿80例,分别于生后24~48h内检测血清PA、Hs-CRP、CRP水平;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胎龄、有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时间。结果:在不同出生胎龄(<32周、32~33+6周、34~36+6周)的早产儿组间,血清PA、Hs-CRP、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6h、6~24h、>24h分娩的4组间,PA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24h组血清Hs-CRP和CRP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PA、Hs-CRP、CRP水平与早产儿的出生胎龄无关;Hs-CRP和CRP水平与胎膜早破时间长短有关,胎膜早破>24h血清Hs-CRP和CRP水平明显增高;PA水平与有无胎膜早破和胎膜早破时间长短均无关。
乳腺癌Ⅲ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和临床实践
金功圣, 韩福生, 李洪涛, 喻大军, 郭伟
2009, 34(12): 1081-1083.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Ⅲ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78例乳腺癌患者中,38例通过Kodama法(经肌间沟法)行Ⅰ~Ⅲ组淋巴结清扫,40例通过Au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法)行Ⅰ~Ⅱ组淋巴结清扫,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Kodama手术的Ⅰ~Ⅱ组腋窝淋巴结阳性中Ⅲ组淋巴结阳性率为25%;两种手术方法除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皮瓣坏死、淋巴瘘和胸大肌萎缩等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于Ⅰ~Ⅱ组腋窝有淋巴结转移者Ⅲ组淋巴结清扫是合理的;Kodama法清扫Ⅲ组淋巴结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外科治疗56例分析
郑玉强, 戚良碧, 房守军
2009, 34(12): 1083-1084.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0例;一期行横结肠癌切除4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结肠关闭或直肠备二期吻合40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直肠癌)。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6%(2/56),余54例均恢复顺利。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疗效。
不同透析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清除的影响
马胜银, 刘朝阳
2009, 34(12): 1085-1087.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透析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降钙素(calcitionin,CT)、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e,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的变化规律,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12例和LFHD组18例,连续观察4周。健康成人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BGP、CT、PTH、β2-MG及透析4周后PTH、β2-MG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BGP、PTH、β2-MG及P3-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CT和Ca2+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和P<0.05);LFHD组透析后β2-MG升高(P<0.01),HFHD组降低(P<0.01);BGP、PTH在HFHD组下降更明显(P<0.01),CT在透析前后LFHD组升高,HFHD组降低(P<0.01);透析前、后和透析4周后PTH、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HD组患者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可用于普通透析,且透析效果更好,对清除PTH、β2-MG等大分子物质效果显著,优于LFHD。
肝外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18例分析
王准, 朱春富, 金昆
2009, 34(12): 1088-1090.
摘要:
目的:总结肝外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对1999~2008年诊治的18例肝外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美国外科创伤协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18例患者均为Ⅲ级以上损伤,首次术后出血量800~1700ml。18例均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4例治愈,4例死亡,再手术病死率为22.22%(4/18)。结论:尽管肝外伤术后大出血病情重、治疗棘手,但只要处理得当,再次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进行迅速止血,仍能挽救多数患者的生命。
CT导引下穿刺置管引流加硬化治疗巨大肾囊肿10例
刘希珍, 黄永斌, 李庆文
2009, 34(12): 1090-1091.
摘要:
目的:观察CT导引下穿刺置管引流加硬化治疗巨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直径≥ 8cm的10例巨大肾囊肿在CT导引下穿刺置入7F引流管引流,并且定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每次注入硬化剂后,夹闭引流管1~2h,再开放引流。定期复查B超,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拔管时间。结果:10例巨大肾囊肿硬化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B超示全部治愈。结论:CT导引下穿刺置管引流加硬化是治疗巨大肾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35例分析
曾冬香, 凌扬, 杨全良, 孙毅
2009, 34(12): 1092-1094.
摘要: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毒副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7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B组在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参一胶囊。结果:A、B两组近期客观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40.6%和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A组(P<0.05),在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一胶囊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保留颈丛神经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马成权, 张兴海
2009, 34(12): 1095-1096.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7例患者耳部感觉均良好,下颈及肩部无麻木或疼痛感;随访1~3年,无颈淋巴结复发。结论: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会增加颈淋巴结复发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J波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陆江辉, 李玉杰, 李晶晶, 冯燕娴
2009, 34(12): 1097-1098.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J波时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内第1次心电图改变,记录有无J波,分为J波组43例,无J波组70例;并进行静态心电监护,对两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J波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于无J波组(P<0.05)。结论:伴有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增加,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J波时心电更加不稳定。
睾丸扭转16例临床分析
桑士仿, 葛庆生, 徐鹏程
2009, 34(12): 1099-1100.
摘要: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3~42岁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左侧睾丸扭转11例,右侧5例;发病至确诊时间2小时至8天,15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诊,1例手术探查时确诊。16例均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2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睾丸存活4例,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及早手术是避免睾丸坏死的关键。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3例分析
马良龙, 张书民
2009, 34(12): 1101-1102.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时间为1~3个月,供肝冷缺血时间平均为8.5h,热缺血时间为3min;其中1例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肝动脉供血不足、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术后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是其主要原因。
重症脑卒中后高钠血症的发生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陆景红, 周颖, 李宗友, 王幼萌, 尚志红, 许静, 汝宁, 张艳, 杨程
2009, 34(12): 1103-1105.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观察其发病24h内、>24~72h、>72h~1周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及高钠血症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情轻重和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出现高钠血症25例。发病后72h内发生者16例,其中2例为重症高钠血症;72h后高钠血症9例,其中重症高钠血症5例。72h内的高钠血症与医源性因素有关,>72h~1周时血钠大多为中重度升高,与脑损害严重相关。高钠血症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与卒中部位(以脑干、丘脑、小脑卒中高钠血症为多发)、病情轻重和预后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结论:医源性因素和脑干、丘脑、小脑损害是引起重症脑卒中后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葡萄糖酸钙防治改良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肿瘤神经毒性观察
盛桂凤, 毕延智, 董益忠, 张亚平, 宋红蕾, 徐建忠
2009, 34(12): 1106-1108.
摘要: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钙防治改良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肿瘤神经毒性。方法:将196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5例予以葡萄糖酸钙+改良FOLFOX4方案,在用草酸铂前、后缓慢推注5%葡萄糖溶液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各1次,每2周重复。B组111例采用改良FOLFOX4方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45.88%,B组总有效率为46.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49.41%,B组为65.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疗效好,且不影响含草酸铂的改良FOLFOX4方案临床疗效。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张宝民, 孙艳, 徐继来, 潘利平
2009, 34(12): 1108-1110.
摘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LI/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4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UTI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7);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推注乌司他丁20万u,每8h 1次,连用1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以及治疗前及治疗第4天、第7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变化。结果:UTI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1、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TI治疗组的TNF-α、IL-1、IL-6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UTI治疗组中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平均动脉压下降,血气分析证实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明显上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改善ALI/ARDS的预后。
糖尿病足保肢的Strauss分级筛选和治疗策略
黄院英, 袁鹏, 周悦, 杨玉生
2009, 34(12): 1111-1112,1115.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保肢治疗的病例筛选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Strauss分级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筛选,其中A级、B级结合病变特征分成糖尿病缺血性足溃疡、糖尿病神经病变足、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等类型,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A级11例,全部愈合。B级44例,其中39例顺利愈合,3例病情反复、迁延(2个月)愈合,2例迁延不愈(达3个月)行大腿中上段截肢。C级5例全部截肢。总保肢率为88.4%。结论:Strauss分级简单实用,对判断糖尿病足预后十分明了。经典的治疗方法,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尚不能广泛开展。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影响
刘杰, 潘雪兰, 况玉艳
2009, 34(12): 1113-1115.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60例临床确诊高血压病患者,其中住院门诊患者280例,社区患者280例。住院门诊患者给予常规降压、门诊随访;社区患者给综合干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行为心理治疗、社会监督等。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达标率。结果:社区综合干预者血压达标显著优于住院门诊患者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治疗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及血压达标率。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赵艳, 金海霞
2009, 34(12): 1116-1117.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与预后。方法:65例(71眼)均在显微镜下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每天对患者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底检查,对不同程度的浅前房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结果的观察统计。结果:71眼中发生浅前房者25眼,发生率为35.2%,其中Ⅰ级19眼,Ⅱ级6眼。21眼为滤过过强,4眼为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经积极处理后2周内均恢复前房深度。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偏高。主要原因为滤过过强、结膜瓣伤口漏、虹膜睫状体炎等。注意术前的眼压控制,术中精细操作,减轻术前的炎性反应等可减少浅前房的发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吴士礼, 张恒, 刘进军, 王洪巨, 高大胜, 蔡鑫, 包宗明
2009, 34(12): 1117-1119.
摘要:
目的:观察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3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或血运重建术治疗过程中应用IABP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3例患者在接受IABP治疗平均6h后血流动力学稳定,顽固心绞痛缓解,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全部获得成功。结论:IABP治疗安全、可靠,对于高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流动力学紊乱或心源性休克者,及早应用IABP,可以减轻血流动力学障碍,增加冠脉内血流,改善患者预后。
胃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63例临床应用体会
吴震峰, 杨卫富
2009, 34(12): 1119-1120.
摘要: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63例胃癌术后患者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3例均能顺利置入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腹泻2例,腹痛1例,恶心、呕吐5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取得很好的营养治疗效果,住院费用减少。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治疗体会
茅惠群
2009, 34(12): 1121-1122.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术后予以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以预防残余灶复发。结果:切除组织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时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腹壁切口上,是预防和减少医源性植入的有效措施。
检验医学
铜绿假单胞菌DHA-1型AmpC酶检测
范德胜
2009, 34(12): 1123-1125.
摘要:
目的:调查淮北矿工总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DHA群质粒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酶)的产生情况。方法:收集2007~2008年36株临床多重耐药Pa,用K-B法检测其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HA结构基因。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对产DHA群P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6株临床多重耐药Pa中有25株扩增出DHA-1型酶基因,检出率为69.4%。25株Pa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50%,ERIC-PCR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科室或不同科室间存在DHA-1流行。结论:淮北矿工总医院DHA-1型质粒AmpC酶检出率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产DHA-1型质粒AmpC酶菌株对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在同一科室或不同科室间的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与动脉血气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广圣芳, 赵祥玲
2009, 34(12): 1126-1127.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和动脉血气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确诊为AECOP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与血清CRP水平,并与35例正常对照者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i-STAT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结果: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O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PaCO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联合动脉血气检测还是AECOPD一个良好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指标。患者的严重感染合并低氧血症、CO2潴留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很可能预后不良。CRP与动脉血气联合检测不仅是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也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影像医学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低场MRI诊断
郑建刚, 梅莉, 顾勇坚, 孙霞萍
2009, 34(12): 1128-1130.
摘要:
目的:通过膝关节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成像序列选择,探讨如何提高低场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方法:MRI检查半月板损伤20例,均用冠状、横断面自旋回波(spinecho,SE)序列T1WI,横断面SET2WI及矢状面SE双回波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扫描,冠状面脂肪抑制序列(STIR)。根据半月板MRI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0~3级。结果:40个半月板中,34个(85%)呈3级表现,4个(10%)呈2级表现,2个(5%)呈1级表现。半月板损伤形态呈多样性,显示为高信号,均得到手术证实,准确率为100%。结论:低场MRI只要方法得当,同样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
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汪红梅, 杨培培, 袁牧
2009, 34(12): 1130-1131.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2~3m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2.5~3ml/s,剂量为1.5ml/kg。结果:动脉期33例肿瘤呈高密度,门静脉期25例呈低密度,12例呈高或等密度,延迟期29例呈低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血供特点和表现,并可早期诊断。
医学教育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甄泉, 赵云利, 杨晶, 张杰, 周纯先
2009, 34(12): 1132-1134.
摘要:
目的:提高《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方法: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手段三方面;实验教学改革则采用整合多学科实验课为《预防医学实验教程》独立开课、同时积极开展模拟科研实验的方法。结果: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结论:对《环境卫生学》课程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术语词汇特点探讨《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钱中清, 吴俊英, 李兴华, 葛晓松, 王洪涛, 姚春艳, 李柏青
2009, 34(12): 1135-1137.
摘要:
目的:分析医学免疫学课程中英语术语词汇特点并探讨其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医学免疫学教材和教学中英语术语词汇及其缩写的构成特点,设计并实践"术语及缩写引入式","术语引申式"以及"术语总结式"等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医学免疫学专业英语术语大多由普通英语词汇和医学生物学常用词汇组合形成,或由常用词根和前后缀合成,而且缩写术语较多,但专业专用词汇较少,有利于双语教学和学习记忆。通过实施以英语术语及缩写为主线的双语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对本专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双语理解和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利用医学免疫学专业英语术语词汇特点设计以英语术语为主线的双语教学方法,有利于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医学信息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008年引文分析
姚仁斌, 刘畅, 章新生, 刘璐, 马启
2009, 34(12): 1137-1139.
摘要:
目的:统计《蚌埠医学院学报》(下称学报)2004~2008年引文情况,了解作者对情报信息的吸收与利用情况,并对学报栏目特色进行评估。方法:参阅《中国引文数据库》,并进行手工检索,统计每期论文篇数、引文条数、篇均引文数、中文引文数、外文引文数、引文时间、普赖斯指数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发表论文1639篇,引文总数12148条,篇均引文数7.41条,普赖斯指数0.50。论文最多的栏目为临床医学,篇均引文率最高的为述评。被引频次从2004年的5次升到2008年的378次。结论:学报具有较高的引文率,引文的时效性较强,所刊载论文的新颖度较高,但各栏目引文分布不均衡;学报作者群能较好地吸收和利用文献。
护理学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护理
陈瑞玲, 袁培培, 蒋萍
2009, 34(12): 1140-1141.
摘要: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对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准备,熟悉手术过程,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损伤。结果:无一例因术中准备不足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或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正确、熟练、高质量的手术配合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项同生, 邵东芳, 张瑜
2009, 34(12): 1141-1142.
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单纯性疾病的标准化、流程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中,对12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是一种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张雪玲, 张艳梅
2009, 34(12): 1143-1144.
摘要:
目的:总结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术前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预防阴道和尿道感染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35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是促进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证。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的使用与护理
范益芹
2009, 34(12): 1145-1146.
摘要:
目的:探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时的应用。方法:应用Impact鹰牌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对30例院前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观察使用后的不同参数、症状、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相关情况。结果:院前的急救质量明显提高,转运患者的成功率为93.3%。结论: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预防低血糖的护理
李彩
2009, 34(12): 1146-1148.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接受胰岛素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病情观察、血糖监测等护理。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低血糖反应,仅1例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进食甜点后症状即缓解。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
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配合
郁锦玲, 吉琦
2009, 34(12): 1148-1149.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漏斗胸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7例先天性漏斗胸患儿进行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认真准备手术所需物品,熟悉手术步骤及仪器性能。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与术者默契配合。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术前对患儿的全面评估及充分准备、术中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普外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的探讨
周素萍
2009, 34(12): 1150-1151.
摘要: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腹部手术并留置导尿的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留置导尿<3天者不更换尿袋,留置导尿3~7天者更换集尿袋1次,留置导尿时间>1周者每周更换集尿袋2次;对照组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比较两组尿管拔除时发生菌尿及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菌尿发生率为3.37%,轻度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92%,主诉尿路疼痛;对照组菌尿发生率为14.86%,轻度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6.4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集尿袋更换时间有利于防止菌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的费用。
抚触加口服茵栀黄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的影响
朱志萍, 俞春风, 张敏
2009, 34(12): 1151-1153.
摘要:
目的:观察抚触加口服茵栀黄对新生儿黄疸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蓝光治疗,B组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予抚触按摩,并口服茵栀黄。结果:B组的新生儿黄疸程度消退较A组明显加快(P<0.01),治疗后B组每天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A组(P<0.01),B组胆红素下降至正常参考值所需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新生儿黄疸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抚触、口服茵栀黄,能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匀浆膳在脑血管疾病并发重度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田秀梅, 马兆明
2009, 34(12): 1153-1155.
摘要:
目的:观察匀浆膳在脑血管疾病并发重度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脑血管疾病并发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匀浆膳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在匀浆膳营养支持期间患者均恢复良好,皮肤弹性及皮下脂肪无明显减少,血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1例能行走者,使用匀浆膳2周后体重增加2kg。发生并发症者经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匀浆膳营养成分结构合理,配制方便,可防止患者营养失衡,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循证护理提高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舒适度
吴叶荣, 杨迎梅, 李海红
2009, 34(12): 1155-1157.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iographic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效果。方法:将51例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腰背酸痛、失眠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大咯血患者BAE治疗术后舒适度,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综述
慢性应激状态下IL-1、IL-6水平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徐艳秋, 王洪巨
2009, 34(12): 1158-1159.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慢性应激刺激越来越成为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Chandola等[1]通过对6 396名公务员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压力应激增加了CHD的发病风险,可能是在工作年龄段群体中CHD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B型利钠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妙男, 张宁汝
2009, 34(12): 1160-1161.
摘要:
业已证实,心脏衰竭时左心室的牵张和心室壁张力的增加对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合成和分泌起主要调节作用,同时缺血也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BNP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其浓度高低与冠心病的预后密切相关[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陈天平, 蔡鑫
2009, 34(12): 1162-1164.
摘要:
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存在着2种不同方式的细胞死亡:凋亡和坏死。细胞凋亡是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
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何伯红, 杜丹丽
2009, 34(12): 1164-1166.
摘要:
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2/3,他们的健康水平是反映一个社会或社区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孕产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妊娠与分娩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母子两代人的健康,因而加强孕产期保健尤为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钮博, 王卫国
2009, 34(12): 1166-1168.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本文就再障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