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37卷  第5期

基础医学
L-选择素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
崔灿, 李友建, 武文娟
2012, 36(5): 497-499,504.
摘要:
目的:观察L-选择素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正常肝细胞株L-02中L-选择素mRNA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L-02细胞中L-选择素的蛋白表达。结果:L-选择素mRNA在HepG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中无表达;HepG2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量为(10.090.51)%,而在L-02细胞中则无表达。结论:L-选择素在HepG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L-02细胞中不表达。
人-防御素-3与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房兵, 孙淼, 李友建, 武晓茜, 耿家珍, 邵先安
2012, 36(5): 500-504.
摘要:
目的:克隆融合蛋白d-EGF成熟链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表达体系中进行有效表达、分离纯化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以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RT-PCR扩增人防御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分别构建-防御素-3(-defensin-3)、EGF重组质粒,应用重组PCR方法,将EGF的DNA序列拼接到-defensin-3DNA序列的3端,将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构建重组质粒pET-SUMO-d-EGF。采用PCR、测序等方法鉴定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Ni-trap柱纯化,SDS-PAGE检测表达及纯化结果,最后以Westernblot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defensin-3、EGF重组质粒,经重组PCR成功扩增出294bp的目的片段,重组体PCR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正确。转入重组质粒的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得到28kDa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blot鉴定出融合蛋白含有抗EGF、-防御素-3两种抗原特异性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d-EGF,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活性分析奠定了实验基础。
17-雌二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刘红丽, 李胜泽, 李艳华, 李允光
2012, 36(5): 505-508.
摘要:
目的:探讨17-雌二醇(E2)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Hela细胞分别用0.1%乙醇(对照组)、E2(E2组)、E2+依托昔布(E2+依托昔布组)作用2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检测COX-2和PCNA的表达。结果:E2组COX-2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E2+依托昔布组PCNA水平较E2组显著降低(p0.01),但依然高于对照组。结论:E2可促进Hela细胞COX-2表达,并进一步上调PCNA水平。
姜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周蕾, 俞岚, 于东红, 王萍
2012, 36(5): 509-511,515.
摘要:
目的:观察姜黄素(CCM)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0、30、60、90、120mol/LCCM分别与人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24、48h。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BGC-823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BGC-823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胃癌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CM作用后的BGC-823细胞伪足回缩,细胞变小、变圆,瘤巨细胞减少或不见瘤巨细胞。MTT检测显示CCM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FCM检测提示CCM影响胃癌细胞周期,使其阻滞于G2/M期。TUNEL法表明CCM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出现凋亡(p0.05~p0.01)。结论:姜黄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曲安奈德对核因子-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影响
秦梅, 岳晓丽, 方丽, 郁佳, 亓晓燕, 杨洪霞, 周琦
2012, 36(5): 512-515.
摘要: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对核因子-B(NF-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dSD幼鼠40只,其中30只大鼠建立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10只置于正常环境中。30只大鼠中20只大鼠出氧箱后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1l(0.04mg),对侧眼注射平衡盐溶液(balancedsaltsolution,BSS)作为对照,分为高氧+药物治疗组和高氧+BSS液对照组,每组20只眼;另10只大鼠作为高氧对照组。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B及VEGF的表达。结果:高氧+药物治疗组与高氧对照组及高氧+BSS组相比,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1),高氧+药物治疗组的NF-B及VEGF的表达均低于高氧对照组及高氧+BSS组(p0.05)。VEGF表达升高的同时,NF-B的表达呈升高趋势。结论:曲安奈德明显抑制NF-B及VEGF的表达,即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NF-B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临床医学
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初善仪在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张小鹏, 罗新, 王晓玉
2012, 36(5): 516-518,522.
摘要:
目的:探讨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ictest,TCT)联合初善仪(truscreen,TS)在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患者同时行TCT和TS检查,再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吻合程度。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病理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及以上病变,为真阳性。TCT测试细胞学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的阳性19例(63.3%),假阴性6例,漏诊率20.0%,真阳性16例,敏感度84.2%。TS测试阳性18例(60.0%),假阴性7例,漏诊率23.3%,真阳性14例,敏感度77.8%。TCT联合TS测试阳性27例(90.0%),假阴性1例,漏诊率3.3%,真阳性24例,敏感度88.9%。TCT联合TS检测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率与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联合TS检查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任一单项检查,其漏诊率显著下降。
SOCS3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宋宁静, 王晓楠, 殷芳, 陈佳, 章楚光, 吴正升
2012, 36(5): 519-522.
摘要:
目的:探讨SOCS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皮肤黑素瘤和43例色素痣组织中SOCS3、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2)、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OCS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色素痣(分别为40.0%和60.5%,p0.05)。SOCS3低表达与肿瘤的厚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黑素瘤患者SOCS3表达阳性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率均较阴性者有显著性提高(p0.01)。此外,SOCS3表达与MMP-2和MMP-9(p0.01)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和p0.01)。结论:皮肤黑素瘤SOCS3表达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提示SOCS3蛋白可能在皮肤黑素瘤的侵袭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耿建, 荣梅生, 周继红
2012, 36(5): 523-524,528.
摘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R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细胞性肝癌中CXCR7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其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级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CXCR7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进展及淋巴转移有关。
NSE和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中的应用
姜磊, 刘弋
2012, 36(5): 525-528.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与S-100(soluble-protein100,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disease,HD)及其同源病(Hirschsprungsdiseaseallieddisorders,H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为HD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肠神经元及神经节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选择成人结肠肿瘤标本切缘正常组织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对HE染色光镜下可疑HD(即HAD)的21例标本进行NSE、S-100蛋白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对照组结肠壁神经丛中可见染色深浅不一的NSE免疫反应性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均匀分布在肠壁各层;神经节细胞胞体对S-100蛋白则表现为细胞状空白区。HAD组结肠壁分化异常,狭窄段结肠壁神经丛内NSE神经节细胞中NSE呈明显阳性反应,S-100染色可见数量较少的细胞状空白区。结论:HD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理特征而定,在HE染色基础上结合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提高确诊率,为HD和HAD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308例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
李冬娥, 潘家华, 王素梅, 刁艳霞, 孙琦
2012, 36(5): 529-530,534.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kids对308例住院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308例住院危重患儿中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3.9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2.14%。营养风险检出率与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r=0.977,p0.01)。结论:应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kids筛查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对減少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有一定预示作用。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效果观察
刘会春, 单二波, 周磊, 金浩, 崔培元, 谈燚, 李宗狂, 鲁贻民
2012, 36(5): 531-534.
摘要: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RFA)治疗小肝癌(5c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手术切除和100例RFA治疗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组随访1~72个月,平均34.36个月。手术切除组与RFA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4%、40.9%、29.2%与82.6%、27.7%、16.4%,平均无瘤生存时间32.78个月与29.39个月(P=0.51);总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0%、73.2%、63.1%与98.3%、67.1%、51.0%,平均总累积生存时间46.91个月与46.68个月(P=0.67)。肿瘤长径3cm的手术切除组与RFA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62.5%、37.5%与85.0%、37.4%、29.9%(P=0.50),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1%、70.9%、64.2%与100.0%、69.3%、59.9%(P=0.87)。肿瘤长径3~5cm的手术切除组与RFA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30.6%、30.0%与80.8%、21.8%、10.9%(P=0.58),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1%、74.9%、50.1%与96.9%、64.1%、47.2%(P=0.4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消除各因素可能引起的影响后,手术切除组与RFA组总体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径5cm的小肝癌RFA安全、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以考虑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Hybrid手术在中央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李小军, 吕宏安, 刘学刚, 唐震, 王祖义, 刘以尧, 段贵新, 汪国文
2012, 36(5): 535-536,538.
摘要: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在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中央型ASD患者中10例行Hybrid手术,9例行常规外科手术,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手术成功,均顺利出院。Hybrid手术住院费用高于常规外科手术(p0.01),但Hybrid手术时间和修补缺损长径小于常规外科手术(p0.05~p0.01)。结论:Hybrid手术可以替代常规外科手术对部分单纯中央型ASD进行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54例分析
宋琦, 尹俊, 夏菁
2012, 36(5): 537-538.
摘要: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4例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检查,通过填塞、微波、电凝等方法止血。结果:54例均达到满意效果,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者。结论:鼻内镜下深部鼻出血的治疗具有视野清楚、检查出血部位准确、止血及时,疗效肯定。
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及病理观察
陈乾, 张莉, 王怀谷, 李旭文, 熊竹友
2012, 36(5): 539-540.
摘要:
目的:观察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和腋臭大汗腺的显微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96例腋臭患者,并在手术中切取自愿者腋窝正中皮肤组织,送病理检测分析,了解大汗腺组织的深度、范围、密度等。结果:随访1年,所有腋臭患者术后效果理想,病理检查皮肤组织均检测到大汗腺,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0~2.0mm。水平分布腋毛外缘0.5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外缘1.0cm处未检出大汗腺组织。结论: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术后效果理想,但应注意手术切除的范围及深度,减少复发。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信, 潘家华, 丁周志, 徐兵, 夏群
2012, 36(5): 541-543,547.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IPPV组(25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23例),观察比较2组治疗的成功率、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氧合指数及并发症。结果: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2.0%,高于NCPAP组的43.5%(p0.05),NIPPV组治疗后1h的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的升高显著大于NCPAP组(p0.05)。结论:NIPP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治疗NRDS是可行的,且疗效优于NCPAP。
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法文, 王帅, 杨振中
2012, 36(5): 544-547.
摘要: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prepubertal-typevulvafibroma,PV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PVF的临床特点,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分别为8岁和39岁女性,均以大阴唇肿块就诊。肿块均分布在一侧,4~5cm大。组织学观察病变位于真皮层边界不清,由稀疏的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组成,病变向皮下组织延伸,在邻近的脂肪组织及血管簇、神经周围穿插性生长;梭形细胞形态温和无异型、核分裂象未查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CD34,不表达SMA、desmin、CD99、S-100蛋白、bcl-2,成人局灶表达ER和PR。结论:PVF是一种好发于青春前期幼女或女童外阴的良性间叶性病变,偶可发生于成年人。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有关并起源于外阴阴道间质细胞,表现为纤维母细胞分化特征。临床有少量病例如切除不净可局部复发,并见可自发性消退病例。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2例临床分析
朱巍, 杨登伦, 任春凯, 乙从亮, 余秋健, 陈令秋, 唐喆, 黄斌
2012, 36(5): 548-550.
摘要: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并发症。方法:对32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其中冠状沟型3例,阴茎体型27例,阴茎阴囊2例。首次手术29例,采用尿道板正中切开卷管;再次手术3例,采用残余尿道板或阴茎皮肤正中切开卷管。卷管长1~9cm,新尿道采用F6~F10号的多侧孔胃管作为支架管,术后10~14d拔除。结果:随访0.5~2年,32例中27例一次手术成功,阴茎外观接近生理形态,排尿正常,成功率84.4%。尿瘘4例,均行尿瘘修补术痊愈;尿瘘并尿道狭窄1例,尿道扩张后狭窄改善,尿瘘待手术。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尿道下裂修复术的较好方法。
地佐辛对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其宏, 张颖, 刘刚, 朱德浩, 朱琳琳, 周菊
2012, 36(5): 551-553.
摘要: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ASAⅠ~Ⅱ级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麻醉前5min,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和生理盐水,行患侧颈深丛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静脉给药前、切皮、术中及术毕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值,检测静脉给药前、术中血糖(Glu)和血浆皮质醇(Cor)水平,观察麻醉效果,记录恶心呕吐、眩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MAP和HR在切皮、术中及术毕较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p0.01),但地佐辛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2组患者Glu和Cor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1),但地佐辛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地佐辛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各时点SpO2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能够较好地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5例治疗分析
胡民, 刘刚
2012, 36(5): 554-555.
摘要:
目的:评价35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干耳率和听力改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1~2年,35耳全部干耳,无胆脂瘤复发,无眩晕和面瘫并发症。30例移植筋膜成活,4例鼓膜再穿孔,1例鼓膜瘢痕内陷。术后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提高25~30dBHL5耳,提高15~20dBHL18耳,提高10dBHL8耳,无变化4耳。结论: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根治病变,听力恢复效果好,复发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TNF-、IL-1、iNOS的表达
江燕, 宋澄跃, 王桂周, 周亚柏, 陈宝钢, 陆启峰, 王双平
2012, 36(5): 556-558.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以胃镜和组织学检查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Hp阳性组),以122例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Hp阴性组)。通过组织学方法评定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改良Giemsa染色法对受检对象作Hp感染诊断,放射免疫法检测TNF-、IL-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iNOS表达。结果:Hp阳性组胃黏膜炎症程度重于Hp阴性组(p0.01)。Hp阳性组胃黏膜中TNF-、IL-1、iNOS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Hp阳性的胃炎胃黏膜呈现一种炎症改变,可能与细胞因子TNF-、IL-1、iNOS分泌增加有关。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脓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分析
陆献成, 李晓斌
2012, 36(5): 559-560.
摘要: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VATS)下手术治疗脓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2例脓胸患者采用VATS下手术治疗,术中充分清除脓液及坏死物质,充分冲洗并促肺膨胀,放置引流。结果:2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63min,术后住院8~18d,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VATS下脓胸清除术是治疗脓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手段,尽早手术为宜。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情绪障碍观察
许峰, 刘东升
2012, 36(5): 561-56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其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将69例IBS患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并选择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依据汉密顿抑郁测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类型IBS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试评分。结果: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IBS组的HAMA和HAMD评分依次降低,其中HAMA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未定型IBS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混合型与未定型IB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BS与患者情绪障碍之间关系密切,便秘型和腹泻型尤为明显。
间断与持续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高明
2012, 36(5): 563-565.
摘要:
目的:探讨间断鼻饲喂养(intermittentbolusgavage,IBG)和持续鼻饲喂养(continuousnasogastricgavage,CNG)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VLBWI)喂养耐受性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0例VLBWI行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IBG组(35例)和CNG组(35例),观察2组达到完全胃肠内喂养所需时间,比较2组患儿喂养第1天和第10天血液中胃泌素水平,并分析2种喂养方式对VLBWI喂养耐受性的影响。结果:IBG组喂养不耐受性发生率较CNG组低(p0.05),达到完全胃肠内营养时间较CNG组明显缩短(p0.01);喂养第1天2组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第10天IBG组较CNG组血液中胃泌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IBG喂养方式对VLBWI喂养耐受性好,且能提高胃泌素分泌水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杨玉起, 王金刚, 杨林, 李虎
2012, 36(5): 565-566.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1~24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原因。结果:156例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1例,神经损伤7例,硬脊膜损伤2例,脊柱不稳定1例,粘连性蛛网膜炎1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10例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良好,疗效满意。结论: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并发症发生后应采取积极合理的补救措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薛永举, 李雅琳
2012, 36(5): 567-569.
摘要: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4的影响。方法:将77例UC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组38例(对照组)和5-氨基水杨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组39例(观察组);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变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IL-1和IL-4的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好转或消失。观察组患者血清IL-1降低水平、血清IL-4升高水平与对照组(p0.05),血清IL-4升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UC疗效肯定,同时双歧三联活菌有助于逆转Th1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
经腹子宫切除术与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韩凌, 吴宗会
2012, 36(5): 569-571.
摘要: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切除术和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对65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方案治疗(32例,TAH组),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案治疗(33例,TVH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TV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1~5d最高体温、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TAH组(p0.05)。TVH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5~24个月。1例术后出现短暂的腹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出现阴道上部分粘连,经松解粘连后痊愈。结论: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妇科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方法之一。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周玉姣
2012, 36(5): 571-572.
摘要: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巴曲酶,治疗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第7天、第15天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促进进展型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文献病例的分析
朱惠蕾
2012, 36(5): 573-574.
摘要:
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dermatitis,ED)又称红皮病,是一种严重变态反应性药疹,表现为严重而广泛的全身或局部皮肤剥脱,可伴有支气管炎、中毒性肝炎、白细胞显著升高或降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危及生命[1]。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赵涛
2012, 36(5): 575-575,578.
摘要: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胞二磷胆碱、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口服,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好,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影像医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46例影像分析
俞秋雨
2012, 36(5): 576-578.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并提示客观的超声诊断。结果:急性血栓29例(63.04%),亚急性血栓9例(19.56%),慢性血栓机化8例(17.39%);急性血栓回声呈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亚急性血栓回声稍增强,慢性血栓机化血栓回声更强,可见侧支循环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能很好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且无创伤性。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5例的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分析
赵开明
2012, 36(5): 579-580.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05例HMD采用CR常规摄前后位胸片,以患儿第1张胸片为诊断依据,根据肺泡萎陷程度,将HMD分为4级。结果:HMDⅠ级21例CR表现有小颗粒状阴影的轻微病变;Ⅱ级33例表现较大密集颗粒阴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Ⅲ级29例,表现肺内颗粒状影明显增多、增大,肺野呈磨玻璃样,心膈模糊不清;Ⅳ级22例肺野普遍密度增高,称之为白肺。结论:HMD有特征性的CR影像学表现。
预防医学
某市妇女乳腺癌筛查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周霞, 张利
2012, 36(5): 581-584.
摘要:
目的:了解某市妇女乳腺癌筛查的知识、信念、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4个社区妇女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知、信、行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妇女乳腺癌疾病及筛查知识得分为(8.685.25)分,有73.3%的人知道乳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块。乳腺癌筛查信念得分为(47.635.45)分,大多数妇女同意乳腺癌筛查的益处。49.5%曾经做过乳腺自我检查,但真正有规律1个月做1次的只有2.4%。分别有46.2%和28.6%的人曾做过乳腺临床检查和乳腺X线摄片检查。文化程度对知识得分、信念得分、行为得分有显著影响(p0.01);家庭收入对知识得分有显著影响(p0.01);年龄和职业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1~p0.05)。结论:乳腺癌筛查率仍然很低,筛查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收入、职业。健康教育者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乳腺癌筛查行为进行干预,改善乳腺癌筛查行为,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检验医学
2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比较
欧雁冰, 胡恒贵, 李林茹
2012, 36(5): 585-586.
摘要:
目的:比较金标法(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方法:对5632份血清标本同时采用GICA和ELISA检测HBsAg,以ELISA为标准,对GICA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5632份血清中以ELISA为标准,HBsAg阳性507例,阳性率为9.00%;GICA有34份假阴性,31份假阳性,灵敏度为93.84%,特异性为99.34%。34例假阴性中HBsAg均为弱阳性OD/CO值在1.50~4.76。2种方法测定的HBs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294,p0.01)。结论:GICA适用于单份检测,无需任何仪器,且快速简便,但灵敏度、特异性稍差,特别是针对HBsAg弱阳性有漏诊可能;ELISA虽然步骤多,时间长,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批量检测。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工作情况选用。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肺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
沈澍, 秦淑国
2012, 36(5): 587-588.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105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5种肿瘤标志物,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糖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1.0%,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灵敏度。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CA125、CA199和CEA的联合检测对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组合。
精神卫生
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马语莲, 杨秀木, 申正付, 谢晖, 李金芝
2012, 36(5): 589-591.
摘要: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3个年级480名本科护生进行便利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为180.3123.60,护生年龄越小得分越高(p0.01);人文关怀能力自我评价较高者评分高于自我评价较低者(p0.01)。结论:部分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需提高,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和教育。
医学教育
发现式教学法在男患者留置导尿术教学中的应用
钱军, 吴华彰, 孙翾, 苏琳
2012, 36(5): 592-594.
摘要:
目的:观察发现式教学法在男患者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16名男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男患者留置导尿术的教学中对照组(5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58名)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和违反无菌操作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对发现式教学总体评价满意度为87.93%,其中认为发现式教学开发了潜能,拓展了知识和提高了能力,提高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者分别占86.21%、89.66%和91.38%。结论:技能教学中适当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分析
叶红, 徐淑秀, 余桂林
2012, 36(5): 595-596.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探索护理本科课程的改革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及横向比较研究法,对国内10所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模块、课程类型与学时安排及课程设置内容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综合性大学在医学课程整合及护理人文社会课程内容方面优于单科性医学院校。结论:挖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大选修课及人文课程比例,打破传统课程界限进行课程整合。
基于病案分析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杨琦, 张玉心, 梅传忠, 武文娟
2012, 36(5): 597-599.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病案分析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医学检验专业高级人才的作用。方法: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中开展基于病案分析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并对其分析和总结。结果:学生除了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外,还提高了学习兴趣,熟悉了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促进了相互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基于病案分析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对于培养医学检验专业高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学
支持垫规范康复体位护理在脑卒中卧床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顾玲, 陈友燕, 孙瑶华, 胡永善, 吴毅
2012, 36(5): 600-603.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体位护理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功能恢复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卧床患者随机分为支持垫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联合传统护理,支持垫组实施康复治疗+康复体位护理(使用体位支持垫),干预后3周、6周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并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入选时BI、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周和6周后,支持垫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评分提高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干预3周后,2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6周后,支持垫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体位支持垫有助于脑卒中偏瘫卧床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各种并发症。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观察
朱晓燕, 魏薇萍, 管佳慧
2012, 36(5): 604-605.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观察组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工时、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口腔黏膜的损伤及护理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屏障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闫秀琴, 王飞, 刘福臣, 张伟, 吴寅
2012, 36(5): 606-608.
摘要:
目的:观察屏障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屏障技术进行护理,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屏障技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护理质量达标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屏障技术进行护理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58例保守治疗的护理
皮太碧
2012, 36(5): 608-609.
摘要: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治愈50例,病死2例,6例中转手术。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配合正确有效的护理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综述
护理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
李娜, 徐淑秀, 谢虹
2012, 36(5): 610-612.
摘要: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因而重新构建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为适应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医学院校,都在
抑癌基因p16、p27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
高洁, 陈昌杰
2012, 36(5): 613-615.
摘要: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当今世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其发生涉及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等多基因改变的过程。随着对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并提出了肿瘤可能是一
ICU住院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综合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符彩艳, 何先弟
2012, 36(5): 616-618.
摘要:
ICU收治对象主要是可逆性急危重症患者或大手术后的患者,病情特殊、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家属都怀着一种恐惧不安且迫切希望得到有效救治的复杂心情,把ICU当成挽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寄予最后希望。家属所承受的负担都会引起心理和身体症状,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抑
血管生成素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葛具燕, 于东红
2012, 36(5): 619-621.
摘要:
肿瘤性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Garcea等[1]发现新生血管的形成导致原发肿瘤细胞呈快速指数性增长。大量研究[2]已证实有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肿瘤性血管生成的调控,其中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