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39卷  第3期

基础医学
新生大鼠视网膜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能, 栾文斌, 李茂, 赵海洋, 项平
2014, 38(3): 281-283.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机械酶-分离法体外扩增培养SD大鼠视网膜干细胞,观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CCK-8检测生长曲线;诱导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巢蛋白、溴脱氧尿核苷、微管缔合蛋白-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胸腺糖蛋白1.1的表达。结果:原代视网膜干细胞形成大量的细胞球悬浮生长,传代后的细胞也可以形成细胞球,呈线性生长,巢蛋白和溴脱氧尿核苷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部分原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缔合蛋白-2、胸腺糖蛋白1.1表达阳性。结论:新生SD大鼠视网膜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表达干细胞特性,并可向视网膜节细胞分化。
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观察
芮艳, 胡丹凤, 黄礼年
2014, 38(3): 284-287.
摘要:
目的:探讨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达肝素钠处理后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建立肺腺癌鼠模型后,将1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达肝素钠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达肝素钠1 500 IU/kg(0.2 ml)皮下注射和0.9%氯化钠注射液0.2 ml腹腔注射,1天1次,连续用药35 d。定期测量瘤体最大及最小直径,计算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35天用戊苯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的表达。结果:肺腺癌细胞株A549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瘤重明显减小(P0.05);达肝素钠组抑瘤率为0.000%和64.081%;对照组及达肝素钠组瘤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阳性率为6/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达肝素钠组主要表现为低表达(5/6),对照组为高表达(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结论:达肝素钠可阻滞人肺腺癌A549细胞于G0/G1期,使进入S期和M期的细胞减少,减少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E的表达有关。
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曹元应, 房功思, 孟德娣, 汪学龙
2014, 38(3): 288-290,294.
摘要: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PPE68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对PPE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DNA,PCR法扩增出PPE68编码基因,通过线性T克隆载体pGEM-T连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至HeLa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产物、pGEM-T-PPE68及pcDNA3.1(+)-PPE68分别经双酶切后均获得同一大小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表达产物。
PTEN与P-AK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立功, 贾建光, 金鑫, 谢波, 承泽农, 钱军
2014, 38(3): 291-294.
摘要: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急性期间日疟患者血浆-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分析
孔评石, 陶志勇, 陶莉, 方强, 夏惠
2014, 38(3): 295-296.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期间日疟患者血浆中-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9名急性期间日疟患者(间日疟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IFN-、IL-17水平。结果:间日疟组患者血浆中IFN-和IL-17水平分别为(18.866.77)pg/ml和(41.4621.03)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98.78)pg/ml和(25.2311.83)pg/ml(P0.01)。结论:间日疟患者血浆中IFN-和IL-17的水平均升高。
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材料修复兔尺骨缺损
方小魁, 华栋, 李光早
2014, 38(3): 297-301.
摘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组织工程骨修复兔管状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的肩胛部脂肪,分离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ADSCs;第三代兔ADSCs与脱钙骨复合后,体外成骨诱导培养(LG-DMEM)设为对照。制造兔两侧尺骨临界大小(长度15 mm)的缺损,分别植入兔ADSCs-脱钙骨复合物(实验侧)和单纯脱钙骨材料(对照侧);12周后取样本,三维CT和组织学检测观察成骨情况。结果:细胞-材料复合物植入12周后,三维CT显示实验侧有新生骨基质长成,对照侧未见骨组织生成;组织学检测显示实验侧缺损区被典型的骨组织取代,可见新生骨小梁附着于脱钙骨表面,而对照侧只有少量的骨组织和纤维组织充填。结论:兔ADSCs能在脱钙骨上很好的黏附和生长,兔ADSCs-脱钙骨材料复合物植入体内能成功修复临界大小的管状骨缺损。
临床医学
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血浆Tau蛋白的影响
闫兴洲, 李震宇, 华启海, 徐磊, 江勇, 张学云
2014, 38(3): 302-303,306.
摘要:
目的:探讨以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以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针刺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浆Tau蛋白表达。结果: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浆Tau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Tau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浆Tau蛋白可能是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刘晓峰, 李光早, 王怀谷, 黄鹤
2014, 38(3): 304-306.
摘要: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赵宏, 张成斌
2014, 38(3): 307-30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卒中组)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将卒中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测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且降低Hcy效果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意义。
Dicer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毕国斌, 张伊莉, 郭安河, 苏玉璇, 马莉
2014, 38(3): 309-311.
摘要:
目的:探讨Dice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Dic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icer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5%,癌旁正常胃组织为85.0%,Dicer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高、中度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早期患者Dicer阳性率均高于低度和未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进展期患者(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癌灶原发部位间Dicer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icer表达明显降低,并且Dicer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与对策
曾小军
2014, 38(3): 312-314.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手术后发生SSEH 7例(病例组),选择同一期间、同一医生完成的术后未发生SSEH 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发生SSEH 7例,其中有3例联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例发生于引流管拔除前。比较2组的年龄、手术节段数、术中失血量及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血肿压迫时间及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及手术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与不完全恢复患者血肿压迫时间和血肿清除前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运动评分高于不完全恢复患者(P0.05)。结论:使用抗凝药物不当、术中失血量大、引流不畅是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后硬脊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解除神经压迫。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方明, 张荣新, 朱金海
2014, 38(3): 315-317.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食管癌出现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食管癌手术方式及吻合口位置PG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残胃制作方法 PG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减轻胃壁水肿等治疗,18例3周内胃功能恢复,3例4周恢复,1例8周恢复,1例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后经胃-空肠吻合术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PG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消化道X线造影、超声和胃镜等辅助检查,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何启胜
2014, 38(3): 318-319,323.
摘要: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g/d,口服依帕司他3次/天,每次50 mg;对照组37例,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 mg,3次/天代替依帕司他,其余同治疗组。2组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维生素B1联合前列地尔。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80例临床分析
李霂, 徐建华, 王芬
2014, 38(3): 320-323.
摘要: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期病情变化及对胎儿的影响,探讨SLE患者妊娠时机及药物治疗的选择。方法:80例SLE患者86例次妊娠根据妊娠时患者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分为疾病稳定期妊娠组(稳定组)及疾病活动期妊娠组(活动组)。根据患者抗磷脂抗体(APL)检查结果分为APL阳性组及APL阴性组。根据患者妊娠时肾脏损伤情况分为狼疮性肾炎组(LN组)及非LN组。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用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组(单用GCs组)。根据患者妊娠期间是否使用羟氯喹(HCQ)分为HCQ维持治疗组(HCQ组)与未用HCQ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胎儿发育及分娩情况,计算妊娠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结果:80例患者中,因妊娠病死3例,病死率为3.75%,病死患者均为未正规治疗,疾病高度活动者。胎儿死亡26例,存活60例,胎儿死亡率为30.2%,存活率69.8%,不良妊娠发生率66.3%,无胎儿畸形发生。稳定组与活动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分别为58.8%和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L阴性组与APL阳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1.1%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2.8%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用GCs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38.5%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Q组与未用HCQ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58.3%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妊娠前及妊娠期治疗及母体APL阳性均可对胎儿的预后造成影响。加强对孕母及胎儿的监控,可以获得相对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赵甫, 黄涛
2014, 38(3): 324-325,32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和因CHF再次发作住院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 C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高、低血清Cys C组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 C组出院6个月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升高(P0.05)。结论:Cys C对于评价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影响的比较
孟海
2014, 38(3): 326-328.
摘要: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g/kg、咪达唑仑3 m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F组除芬太尼3.0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gkg-1min-1,丙泊酚2 mgkg-1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 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司春强
2014, 38(3): 329-331.
摘要: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曲张静脉内注射1%乙氧硬化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症状的改善。结果:30例患者(30肢)均成功接受治疗。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0 ml泡沫硬化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例局部存留曲张静脉团块,但超声检查未见血流信号;3例曲张静脉附近出现炎性反应。24条患肢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时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24例患者下肢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下肢明显的曲张静脉消失;2条患肢的溃疡于术后2个月愈合。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可有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范恒伟, 崔培元, 刘会春, 谈燚, 吴华, 吴斌全, 吴维
2014, 38(3): 331-333.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72例患者均采用标准PD术式,重建顺序均为Child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与胰瘘可能有关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等9个因素。并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总发生率为41.7%;病死率为4.2%,胰瘘发生率为1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余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3 mm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细小预示PD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
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贾雪峰, 赵曙光, 张迪, 朱敏
2014, 38(3): 334-335,338.
摘要:
目的:评价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35例实施连续性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抗凝方案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跨膜压的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后血小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CO-3、游离钙、Na+和24 h内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2 h和治疗4 h的跨膜压均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延长(P0.01);2组治疗后血小板、HCO-3、游离钙和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性血液灌流过程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叶晓琴, 高侠, 沈虹
2014, 38(3): 336-338.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重症患儿多发生在3岁以内(91.6%),其中1~2岁占60.6%;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1.5∶1;农村患儿121例(72.2%);均有易惊、皮疹,其中发热147例,嗜睡、精神差110例,肢体抖动32例,恶心呕吐14例,出冷汗3例。血常规WBC升高7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68例,血糖升高45例,C反应蛋白升高37例,血压升高33例,心率增快16例。150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148例。治愈153例,其中1例曾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死亡。结论:针对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3岁,伴有发热、嗜睡、打惊等精神症状者,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张长虹, 王晖
2014, 38(3): 339-342.
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中的选择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8例CSP患者中,2例外院治疗失败转入后阴道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予甲氨蝶呤化疗。另外6例首诊患者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1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突发阴道大流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周后行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2例行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1例宫腔镜检术中大出血、1例宫腔镜检发现子宫瘢痕处憩室妊娠,均改行经腹CSP病灶切除修补术。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且成功保留子宫。其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成功;4例药物治疗失败后,2例行宫腔镜手术成功,2例行宫腔镜手术失败,改行经腹手术成功;3例阴道大量出血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止血,再予药物或宫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结论:CSP的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均应掌握一定的适应证,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迅速止血,栓塞术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
赵遵江, 张保德, 刘勇, 章荣涛, 梁其国, 胡育栋, 徐良媛
2014, 38(3): 342-344.
摘要: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汪珊, 韦红
2014, 38(3): 345-347.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要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手术复位及植骨治疗
张晓珑, 何伟民
2014, 38(3): 347-349.
摘要: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行切开复位特殊钢板内固定术的24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12~18个月随访,优17例,良6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以尽可能恢复关节面平整,恢复跟骨的宽度与高度。
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下方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周佳丽, 智淑平
2014, 38(3): 349-350.
摘要: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下方结膜瓣移植(ITBC)与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上方结膜瓣移植(ST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7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ITBC组32例(36眼),STBC组32例(36眼)。比较2种术式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ITB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4.29%,STBC组复发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C术式与STBC术式在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不同,前者由于保持了上方结膜生理结构和功能而为将来可能进行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80例临床分析
胡娟娟
2014, 38(3): 351-252.
摘要: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运用泪道探通术对80例(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治疗。结果:96眼中除2例(2眼)经2次治疗症状无改善,未予继续治疗外,其余78例(94眼)全部治愈,治愈率97.9%,其中1次治愈72眼,2次治愈18眼,3次及以上治愈4眼;3~6、6~12和12~24个月龄患儿的治愈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有较好的效果,以3~6个月龄患儿为宜。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评价
周松林
2014, 38(3): 352-354.
摘要:
目的:评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9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0 d。1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治疗VBI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玻璃纤维桩在恒前牙冠折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范瑞, 张晓东, 汪琼
2014, 38(3): 354-355.
摘要: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个案报道
甲状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尿崩症1例
黄莹芝, 陈欢欢, 何畏
2014, 38(3): 355-356.
摘要:
患者女性,5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7年,颈部增粗3年于2011年1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7年前被诊断为尿崩症,平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0.1 mg,每日2次,每日尿量3 000ml左右。3年前出现颈部增粗,并逐渐增大,有颈部发闷,心悸感。
血培养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例
王娟, 徐海虹
2014, 38(3): 389-389.
摘要:
患者男,45岁,因患骨髓瘤住院治疗。患者使用大量化疗药物及各种抗生素,后发生真菌感染,后使用抗真菌药物病情得到缓解。培养及形态:无菌抽取患者血液5 ml注入血液增菌瓶中,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肉眼可见培养基浑浊,挑取二环接种于血平板上,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血平板上长出光滑、较湿润的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形态似真菌类。挑取单个典型菌落,接种于念珠
饮用含乌头碱药酒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例
李妙男, 胡司淦, 卢冬雨, 陈耀, 王洪巨
2014, 38(3): 407-408.
摘要: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心悸、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入院。2013年6月7日早晨8时左右,患者早饭后饮用药酒约75 ml,2 h后突发心悸、大汗,当时测血压70/40 mmHg,立即送至我科监护室,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清醒,但烦躁不安,全身大汗。急诊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速,心率203次/分(见图1)。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误诊2例
丁乐, 郭虎, 何燕, 郑帼
2014, 38(3): 420-421.
摘要:
例1男,11岁9个月,因发热、头痛5 d于2011年10月15日入院。热峰达39.5℃,伴有头痛,较剧裂,并呕吐3次,喷射性,诉有视物模糊,至我院急诊就诊,予头孢唑肟钠、热毒宁、甘露醇等治疗3 d后,热峰下降,头痛减轻,未再呕吐,视物恢复正常。拟诊病毒性脑炎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体质量25.5 kg。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咽充血,颈软。心肺听诊未及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阳性遗传病史。入院后相关检查:
精神卫生
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申正付, 贺庆功, 杨秀木, 马嬿
2014, 38(3): 357-360.
摘要:
目的:调查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媒介素养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四所高等医学院校1 798名在校医学生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媒介接触途径及偏好、媒介接触目的、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公众水平(P0.01)。医学生最喜欢接触媒介途径是互联网,医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主要有休闲娱乐1 123人(62.46%)、放松身心845人(47.00%)、聊天752人(41.82%)、人际交往680人(37.82%)、学习知识543人(30.20%)、了解信息536人(29.81%)、打发时间169人(9.40%)、排遣寂寞158人(8.79%)、其他26人(1.45%)。结论:医学生媒介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全国公众水平,接触媒介的目的存在一种自发的状态,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理性使用各种媒介。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张欣宇, 许华山
2014, 38(3): 360-362.
摘要: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06例T2DM患者,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马小芹, 申正付, 杨秀木
2014, 38(3): 363-366,371.
摘要: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 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0.05~P0.01)。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医学教育
植入批判性思维的护理技能教程实践
苏琳, 黄银久, 朱宁宁, 叶红
2014, 38(3): 367-371.
摘要:
目的:评价护理技能教程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准实验方法,以五年制护理本科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观察组(n=55,2009级)、对照组A(n=56,2009级)和对照组B(n=78,2008级)。观察组和对照组A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增设以临床病例为教材的护理技能课程,研究历时3个月,计60学时;观察组实施以临床路径为主线、合作学习为主导,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对照组A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B未增设此课程。研究前后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分别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后测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比前测显著提高(P0.01);7个特质中寻找真理、批判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3个特质得分与对照组A和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4个特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与对照组A或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增设护理技能课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的质性研究
李沐, 谢晖
2014, 38(3): 372-374.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核心能力构成,为确立MNS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个人访谈法,对19名专家进行访谈,并结合专题小组讨论法,同26名学生进行讨论。结果:专家和同学一致认为MNS应具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伦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英语能力共8项核心能力。结论:护理教育者在制定MNS培养模式时,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上8项能力,以期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临床对高级护理人员的需求。
影像医学
肾周积液的病因分析及超声应用价值
景红霞, 杨波, 郑光美, 雷琳, 彭月享, 陈志华
2014, 38(3): 375-377.
摘要:
目的:分析肾周积液的不同原因,探讨超声在肾周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肾周积液的原发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43例中急性尿路梗阻19例,急性胰腺炎8例,肾外伤6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腹膜后血肿4例,肝脏外伤1例。肾周积液超声表现:肾包膜下积液表现为肾包膜下与肾实质间新月形液性暗区;肾周间隙积液表现为脂肪囊增厚,肾周间隙内呈多片形态各异液性暗区。结论:超声对肾周积液原发病因诊断和病变转归及肾周积液吸收情况判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5例CT表现
颜广林, 顾艳
2014, 38(3): 377-379.
摘要:
目的:总结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5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CT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例中肿瘤呈多发4例,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囊实性病变,1例为单发。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占位,病灶中央见较大范围的不规则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晰;1例单发者为囊性占位。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轻度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结论:CT在显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江山
2014, 38(3): 380-382.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动脉(LCX)或右冠状动脉(RCA)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ST段抬高型AIMI,IRA为单支LCX或RCA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IRA开通前的心电图资料。观察心电图Ⅰ及aVL导联、aVR导联、V1和V5、V6导联,ST段有无偏移基线,即抬高()或压低(),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结果:59例LCX或RCA单支病变引起的ST段抬高型AIMI中,LCX组7例,RCA组52例。在心电图判定指标中,RCA闭塞组STⅠ、aVL和ST aVR、无压低或压低0.1 mV发生率均高于LCX闭塞组(P0.01和P0.05);ST aVR0.1 mV、ST V1和ST V5、V6在LCX闭塞组中发生率均高于RCA闭塞组(P0.05)。STⅠ、aVL和ST aVR、无压低或压低0.1 mV,预测RCA为IRA的敏感性分别为73.1%和80.8%,特异性分别为6/7和5/7。ST V1、ST aVR0.1 mV和ST V5及V6均抬高,预测LCX为IRA的敏感性分别是4/7、4/7和3/7,特异性分别为84.6%、86.5%和92.3%。结论:分析多个导联的心电图变化,应用多种方法组合预测AIMI的IRA,优于任一个单独的心电图标准。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马逸宜, 蒋燕东
2014, 38(3): 383-38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根据体表标志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观察并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误入动脉、局部血肿和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32.0%(P0.01)。观察组中仅出现局部血肿2例;对照组误入动脉6例,局部血肿32例;观察组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均无血、气胸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更具优越性。
预防医学
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黄英, 庄景凡, 李雪兰
2014, 38(3): 385-386.
摘要:
目的:了解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某乡回族居民144人及某社区汉族居民538人为调查对象,分析比较其民族、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患病率为调查指标。结果:汉回民族居民FBG、TG、TC、LDL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汉族居民3项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回族居民,原因可能为饮食结构所致;回族居民血糖、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提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该区域回族居民的健康,急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及早找出致病因素以降低其危害。
莆田某学院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
黄力伟, 林弘月, 刘经灵, 黄文博, 吴伯雄, 郑建盛
2014, 38(3): 387-389.
摘要:
目的:了解某学院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编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8.8%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为41.5%,明显高于女生的17.9%(P0.01)。72.4%的大学生能接受大学生同居(异性),53.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且男生的认可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学生在性行为中每次都有避孕措施的为46.3%,有46.3%偶尔会采取避孕措施,每次都没有避孕的有7.4%。而大学生采取的避孕措施中大部分为单一形式避孕,以安全套使用率最高(72.4%)。结论:大学生对性较为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过于随意,应当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以及指导他们如何避孕。
药学
专项整治前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
张荣嘎, 朱文莉, 王利
2014, 38(3): 390-392,396.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外科系统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A组)和第四季度(B组)清洁手术病历,针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B组各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用药指征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均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检验医学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化趋势分析
胡开明, 丁后明, 范海燕, 杨继忠
2014, 38(3): 393-396.
摘要: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2011年尿培养标本2 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28/54)、45.6%(26/57)、45.8%(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护理学
2种测量法在经鼻胃管留置新生儿鼻饲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陈素娟
2014, 38(3): 397-398.
摘要:
目的:比较2种测量法在经鼻胃管留置新生儿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鼻饲喂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经鼻置入胃管,观察组按照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法经鼻置入胃管,比较2组留置胃管的长度、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及鼻饲喂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长度为(18.480.26)cm,对照组为(16.34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鼻饲喂养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法经鼻胃管留置优于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可减少鼻饲喂养并发症。
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吴子琳
2014, 38(3): 399-400.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肺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中应用的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应用N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30例使用PICC导管,3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组静脉炎、局部疼痛、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0.05~P0.01),2组硬结和血管闭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许美华
2014, 38(3): 401-402.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 d和检查前1 h的焦虑水平及宫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腔镜检查后1 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汪燕
2014, 38(3): 403-404.
摘要: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6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纳差症状、体质量、腹围、血液电解质、尿素氮、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纳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球蛋白、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钠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5例出现低热,2例穿刺部位渗液,1例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未发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操作简便,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集束化护理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
宣翠香, 魏东燕
2014, 38(3): 405-407.
摘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的H7病毒是一组通常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1]。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并且可导致人类感染,于2013年3月31日在中国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报告,在国内流行趋势为散发。H7N9病毒感染后可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高危人群主要为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以及在发病前
综述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浦龙健, 刘浩, 蒋琛琛
2014, 38(3): 409-412.
摘要:
一般肿瘤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耐药,可能对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而对非同类型的药物仍敏感。但是现在更为普遍的是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现象由Biedler等[1]在1970年首次发现,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耐药,对非同类型的结构和功能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这是导致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MDR产生的分子机制并探寻逆转策略是目前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玲玲, 张俊祥
2014, 38(3): 412-414.
摘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作用及优势也越来越显著。据报道[1-2]MRI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达94%~100%。MRI是目前无创性检测活体内代谢、生化和其他功能信息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发展迅猛,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旨在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本文就MRI的原理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MR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DCE-MRI是对病变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的成像方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麻醉的研究进展
夏伟鹏, 邓晓明
2014, 38(3): 415-417.
摘要: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为咪唑类衍生物,激动人体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的2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不抑制呼吸。由于DEX的独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如全身麻醉可以降低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值,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促进平稳拔管等。
micro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刘田, 张晓梅
2014, 38(3): 417-419.
摘要:
microRNA(miR)是一种由21~25个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互补,诱导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表达异常出现在多种肿瘤中,据此推测miR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状腺癌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miR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诊断甲状腺癌的分子标志,并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就miR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miR概述miR是一种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自Lee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