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42卷  第8期

基础医学
不同正畸力值对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影响
袁荃, 李金源, 陈丽, 周秋娟, 马红娟, 戚孟春, 张彬
2017, 42(8): 1013-10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1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的正畸力值对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1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每只每天喂养可乐50 mL,3个月后将20只大鼠按施加力值分为4组,分别为0 g(A组)、30 g(B组)、50 g(C组)和80 g(D组),加正畸装置于上颌第一磨牙。并于喂可乐0 d、3个月、加力21 d 3个时间点测大鼠骨密度(BMD),术后21 d处死取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及附近牙槽骨组织块,进行锥形束CT检测和HE染色观察牙根吸收情况,组织切片计算牙根吸收指数,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量。结果:随着喂养可乐时间增加,各组BMD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时间点各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束结果显示牙根吸收指数和破骨细胞计数均为D组>C组>B组(P<0.05~P<0.01),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骨改建较C、D组活跃。结论:在30 g的力值作用下对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最小,而随着力值的增加大鼠牙根吸收程度也随之加重。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不良反应和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刘静, 刘杨, 赵福友, 汪蕊, 李玉梅
2017, 42(8): 1017-10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2
摘要: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不良反应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在62例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化疗前,使用PCR-HRM法获取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并检测UGT1A1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的相关性。结果:UGT1A1*28位点野生型(TA6/6)、杂合突变型(TA6/7)、纯合突变型(TA7/7)分布频率分别是77.4%、11.3%、11.3%;UGT1A1*6位点野生型(G/G)占79.1%,杂合突变型(G/A)占16.1%,纯合突变型(A/A)占4.8%。UGT1A1*28和UGT1A1*6突变型均较其野生型增加了病人发生3级以上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P<0.05~P<0.01)。UGT1A1各基因型之间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中,UGT1A1*28和UGT1A1*6的突变可以作为伊立替康相关严重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测指标。未发现UGT1A1基因多态性与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
临床医学
不同年龄病人冻融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和出生结局比较
赵昍朋, 程东凯, 肖瑞
2017, 42(8): 1022-1024,10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3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病人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和出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冻融单囊胚移植的2 414个周期,按照<35岁和≥ 35岁2个年龄段分别比较第5天(D5组)与第6天(D6组)冻融单囊胚病人复苏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囊胚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率、出生缺陷率、新生儿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病人无论年龄大小,D5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囊胚种植率均明显高于D6组(P<0.01);而2组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率、出生缺陷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岁病人中,D5组的异位妊娠率高于D6组(P<0.01)。结论:病人无论年龄大小,第5天单囊胚和第6天单囊胚在复苏移植后都有较好的妊娠结局和出生结局,但总体上看第5天要优于第6天,建议优先选择第5天单囊胚复苏移植。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加兰他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方璟, 邹成林, 张海锋, 陈路
2017, 42(8): 1025-10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4
摘要: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作用途径并观察rTMS和加兰他敏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43例AD病人随机分成加兰他敏组(21例)和加兰他敏+rTMS组(22例)。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MSE、ADL、CD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MMSE评分均较均线值增加(P<0.01),ADL、CDR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加兰他敏组MMSE评分低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ADL、CDR评分均高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双侧高频及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其治疗前N1、N2、P3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1、N2潜伏期和P3波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与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比较,双侧高频组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结论:rTMS+加兰他敏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AD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通过MMSE、ADL、CDR评分显示,rTMS+加兰他敏治疗对AD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3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李玉梅, 刘静, 赵福友, 周争光, 吴穷
2017, 42(8): 1029-1031,10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5
摘要: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予以二线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22例病人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为22.7%,疾病控制率为72.7%,病人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1.8个月。严重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3.6%和4.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牙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潘芸, 朱柯, 杨洋, 黎春晖
2017, 42(8): 1032-10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6
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牙髓综合征病人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牙髓综合征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牙周袋内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牙周指数、细菌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P<0.01)。治疗前2组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牙龈指数(G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病人的牙周指数PLI、PD、BI和GI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PLI、PD、BI和GI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PD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GI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能改善病人牙周指数,降低细菌感染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男性病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汪兰兰, 康冬梅, 朱文静, 朱翔, 邵丽洁
2017, 42(8): 1036-103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7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病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其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男性病人50例,分为老年组(60~79岁)20例和高龄组(≥ 80岁组)30例。2组分别测定血清IGF-1水平,同时采用生活质量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微量营养评分(MNA-SF)、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进行生活质量及营养状评价。结果:高龄组病人的血清IGF-1水平为(112.1±46.4)μg/L,低于老年组的(82.8±42.1)μg/L(P<0.05)。除躯体疼痛外,高龄组病人SF-36量表其他7个纬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高龄组MNA-SF评分及GNRI亦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病人IGF-1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校正年龄后,病人血清IGF-1水平与SF-36健康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营养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社会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1水平与MNA-SF评分及GNRI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结论:老年男性病人血清IGF-1水平较低,且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血清IGF-1水平的降低影响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
临床药师干预促进骨科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
刘玲玲, 邢亚群, 吴冰冰, 王迪生, 刘浩
2017, 42(8): 1039-10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8
摘要: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参与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月(干预前)和2016年4月(干预后)出院的骨科清洁切口手术的所有病例,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后(干预后),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品种选择和给药时机方面有所改变(P<0.01),用药疗程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1);干预后病人人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临床药师对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降低病人抗菌药物费用,规范医院合理用药有一定意义。
脂蛋白a、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宋家卫, 李华, 陆洪涛
2017, 42(8): 1042-1044,10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09
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病人,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法,将所有病人依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4组,A组(0分,n=100)、B组(1~30分,n=152)、C组(31~90分,n=48)和D组(≥ 91分,n=39)。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Lp(a)、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分析Lp(a)、Cys-C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相关性。结果:4组间TG、LDL、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FPG、TC、Cys-C均较A组、B组升高(P<0.05~P<0.01)。C组、D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A组升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Lp(a)水平逐渐升高(P<0.01)。Cys-C、Lp(a)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Lp(a)、Cys-C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S-100β蛋白、NSE的影响研究
李明, 马士恒, 李芳, 苏维
2017, 42(8): 1045-10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0
摘要: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8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记录2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表现、住院时间。检测2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和易惊、肢体震颤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
BNP、CRP、D-D联合检测对评估高龄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意义
陈美霞, 梁冰
2017, 42(8): 1048-10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在高龄心房颤动(AF)并发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92例高龄CHF病人,其中CHF合并AF病人46例为AF组,CHF窦性心律者46例为窦律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Ⅱ级、Ⅲ级和Ⅳ级。比较2组病人BNP、CRP、D-D、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在相同心功能分级情况下,AF组病人血浆BNP、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窦律组(P<0.01),且2组心功能分级越高,BNP、CRP、D-D水平越高(P<0.01);AF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窦律组(P<0.01)。高龄CHF合并AF病人血清中BNP、CRP检测水平高低与心功能分级水平正相关。结论:高龄CHF合并AF病人血清BNP、CRP、D-D水平升高,明显高于CHF窦性心律者,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对诊断疾病严重性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
王延红, 伊凯, 李克剑
2017, 42(8): 1051-10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2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乳腺癌病人提供准确而方便的术中诊断方法。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病人73例,均在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将获得的前哨淋巴结进行切割获得组织块,对组织块分别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快速冷冻病理检测和印片细胞学检测,并在术后进行逐层切片病理检测,以术后病理检测为诊断金标准。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敏感为84.62%,快速冷冻病理检测为73.08%,印片细胞学检测为69.2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快速冷冻病理检测和印片细胞学检测(P<0.05)。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检测70次,其中前10次操作用平均用时(53.28±3.93)min;第11~25次操作平均用时(42.19±3.44)min;第26~70次操作平均用时(31.73±2.57)min。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操作时间逐渐缩短,呈现良好的学习曲线(P<0.01)。乳腺球蛋白以及细胞角蛋白19的循环阈值与转移灶大小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敏感性高于快速冷冻病理检测和印片细胞学检测,检测方法容易掌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国肝细胞癌巴塞罗那分期中晚期病人精确临床分期方法研究
詹泽锋, 洪建文, 林健群, 杨熙, 黄鑫
2017, 42(8): 1054-10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3
摘要:
目的:研究巴塞罗那(BCLC)分期中晚期(B期、C期)肝细胞癌病人更精确的亚分期方法。方法:85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BCLC分期B期429例,BCLC分期C期425例。比较总生存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据此进行亚分期。结果:BCLC分期B期分为B1期(肿瘤直径≤ 5 cm,Child-Pugh A或B级)、B2期(肿瘤直径>5 cm,Child-Pugh A级)、B3期(肿瘤直径>5cm,Child-Pugh B级);BCLC分期C期分为C1期(不伴门脉癌栓,不伴肝外转移)、C2期(仅伴门脉癌栓,或仅伴肝外转移)、C3期(同时伴门脉癌栓和肝外转移)。BCLC分期B期病人肿瘤直径≤ 5 cm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不影响预后;B3期的1年生存率和C1期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BCLC分期对于中晚期肝癌病人预后的预测精确性还不够,对其进行亚分期对病人的预后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与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张云, 张蜿莉, 李正盛, 王心群, 杨世平
2017, 42(8): 1058-106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4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与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1h后2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变化的差值较对照组改善(P<0.05),但2组心率、舒张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端脑利钠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端脑利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与硝普钠相比,经静脉泵入乌拉地尔在治疗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余景凤, 祝毅
2017, 42(8): 1061-1063,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产后10 s内立即断脐;B组:产后30s断脐;C组:产后60 s断脐;D组:产后90 s断脐。收集各组产妇、新生儿基本资料,记录各组新生儿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值、贫血发生率、输血率、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B、C、D组早产儿生后24h 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且D组高于B、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贫血率、输血率均低于A组(P<0.05),B、C、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早产儿之间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延迟断脐30~90s,可以改善新生儿血供,降低贫血发生率和输血率,且并不增加胆红素升高风险和光疗的风险。如果条件允许,延迟结扎脐带90s能更好地改善早产儿预后。
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周汝娟, 郭民旺, 汪小荣, 何龙锦
2017, 42(8): 1064-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6
摘要: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儿童偏头痛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刘晓丰, 毕素芝, 王长松, 王芬, 南晓芳, 谢建军
2017, 42(8): 1067-10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7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对儿童偏头痛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儿童偏头痛病人,按相对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偏头痛的特征和伴随症状(先兆、畏声、畏光、恶心和呕吐),分析肥胖与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严重程度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偏头痛儿童肥胖的患病率为15.7%。肥胖组比正常体质量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更多(P<0.05)。各组之间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体质量指数和偏头痛发作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肥胖对偏头痛伴随症状无明显影响。结论:肥胖与儿童偏头痛发作次数有相关性,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唑来膦酸对绝经后女性血脂及骨量的影响
杨海明, 徐天舒, 刘莹露, 汪洋, 林华
2017, 42(8): 1070-10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8
摘要:
目的:探讨5 mg唑来膦酸对绝经后女性血脂和骨量的影响。方法:10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每年1次,口服钙尔奇D 600 mg,每日1次,阿法D3 0.25 μg,每日1次;对照组50例,口服钙尔奇D 600 mg,每日1次,阿法D3 0.25 μg,每日1次。连续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血脂变化。结果:经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L2~4、Ward三角、股骨近端总骨矿物质密度较对照组高,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低(P<0.05);2组血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经过5 mg唑来膦酸治疗,腰椎L2~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显著提高,血脂明显降低。
神经梅毒3例及文献复习
程永清, 黎宏斐, 沙志涛, 田有勇
2017, 42(8): 1073-1075,10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9
摘要: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通过收集3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994-2014年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神经梅毒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纳入133篇,1 208例病人(不包含本文3例),男971例(80.38%),女237例(19.62%),男女比例4:1;年龄15~80岁,60岁以上126例(10.43%)。有冶游史(包括配偶)634例(52.48%),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16例(1.32%),误诊635例(52.57%)。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型80例(6.62%),脑(脊)膜型149例(12.33%),脑(脊)膜血管型389例(32.20%),麻痹性痴呆457例(37.83%),脊髓痨94例(7.78%),树胶样肿16例(1.32%),混合型22例(1.82%),特殊类型(腓总神经梅毒)1例(0.08%)。结论:神经梅毒多发于青中年男性,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诊断主要靠血清学、脑脊液检查,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等无特异性。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双虎, 陆培琴, 王珍珍, 叶迎安, 何文钦
2017, 42(8): 1076-10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0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NGF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BI)评分及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出血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给予胞磷胆碱,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NGF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OPN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NIHSS评分、血清OPN水平、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PN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OPN水平及NIHSS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治疗后BI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BI评分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NGF对脑出血病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OPN水平,促进病人恢复,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线性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在眼眶骨折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陆骏麒, 袁一飞
2017, 42(8): 1080-1082,10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1
摘要:
目的:分析线性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外科种植体整复眼眶爆裂性骨折和复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方法:对23例病人行高分辨率眼眶CT扫描和三维重建、了解眼眶骨折的部位、大小;用Hertel突眼计测量眼球内陷度数;同视机测量法分析复视情况。以Medpor作为手术主要整复材料,并进行6~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23例病人随访6个月及以上,其中22例病人眼球内陷>2 mm,21例病人眼球内陷完全矫正(95%);术前14例伴有复视病人,12例复视完全矫正(85%);术前11例病人眼球运动受限,10例恢复正常(90%)。术后2周与术后3个月、6个月眼球凹陷程度、运动受限程度、复视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por作为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整形材料,用于眼眶骨折的整复,能有效矫正中重度眼球内陷及复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临床观察
邱敏, 季然
2017, 42(8): 1083-10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2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0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段分为<6岁组和≥ 6岁组,各30例。制定统一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患儿热程、年龄的关系。结果: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6岁患儿组与≥ 6岁患儿组在发热持续时间、最高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均在3~31 d,最高体温在37.5~40.1℃范围内。60例IM患儿中发热54例(90.00%),淋巴结肿大47例(78.33%),皮疹10例(16.67%),咽峡炎患儿40例(66.67%)。<6岁患儿组在脾大、肝大症状上发生率较高,与≥ 6岁患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在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三项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患儿中代表肝功能的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 6岁组患儿低(P<0.05)。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害、肺炎、心肌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肝功能损害47例(78.33%)。且2组患儿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患儿热程相关,发热时间越长,ALT异常率越高,肝损害程度越大。患儿年龄在ALT异常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IM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肝功能损害且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斐, 孙圣荣, 肖和平, 顾磊, 胡如进, 岑瑞祥
2017, 42(8): 1087-10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3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甲状腺外科首次手术治疗并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石蜡组织及临床资料,并对病人的病理、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原发病灶数目、肿瘤组织是否侵犯甲状腺包膜、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325例病人中112例(34.5%)伴颈淋巴结转移,109例(33.5%)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04例(32.0%)伴侧颈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伴甲状腺包膜浸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均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为正确处理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术后营养支持及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陶应田, 彭浩, 余超, 何磊, 涂从银, 文刚
2017, 42(8): 1091-10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4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对43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采取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治疗,检测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血Na+、HCO3-、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指标,观察预后及并发症。结果:病人术后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血Na+与HCO3-值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增高(P<0.01);而病人前清蛋白、腹围、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1)。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采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提高治愈率。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手术耐受力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余雷, 钱锋, 徐哲
2017, 42(8): 1094-109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5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手术耐受力及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方法:选取119例股骨粗隆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手术耐受力评价结果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手术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并以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作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组病人手术耐受力评分为(78.6±12.2)分,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的(61.8±10.1)分(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骨折时间长、非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低、术后恢复不佳、术后有并发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有合并症和术前ASA分级高的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较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骨折时间长、非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低、术后恢复不佳和术前有合并症均为影响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髋部骨折手术前应对老年病人进行必要的手术耐受力综合评估,并针对术后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张先林, 章萍, 王岳松, 王学忠, 邵旭武, 董学滨
2017, 42(8): 1097-10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6
摘要: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疑似CHD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164例确诊为CHD(CHD组),另选99例非冠心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Cys-C水平。并分析不同类型CHD病人Cys-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Cys-C水平增高(P<0.05)。CHD组间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ys-C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Cys-C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P<0.05),以1.105 mg/L为Cut-off值,Cys-C诊断CHD的敏感性73.2%,特异性55.6%。Cys-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关系(r=0.332,P<0.05),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关系(r=0.413,P<0.05)。结论:Cys-C可作为CHD的一项无创预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毛国辉
2017, 42(8): 1100-11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7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情况,患儿完成1个疗程治疗时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最大呼吸中段流速、用力呼气25%流速以及用力呼气50%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皮疹、胃肠系统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及局部疼痛反应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气道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影像医学
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床临床应用研究
邓肖群, 杨晓娟, 管清, 宋焱峰, 崔立刚, 邓文怀
2017, 42(8): 1103-110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8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床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名(320个髋关节)出生后42 d的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3名超声医生首先用普通检查床,徒手固定婴儿臀部及下肢进行检查;随后应用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床再次检查,并对比在2种不同检查床条件下超声测量数据。结果:应用婴儿髋关节检查床总体检查的结果左右侧α角和β角差异均显著小于普通检查床检查的结果(P<0.01),右侧股骨头覆盖率检查的总体结果差异显著低于普通检查床检查的结果(P<0.01);使用普通检查床3名医生测量结果之间内部相关系数均<0.4,一致性较差,使用本研究设计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床后内部相关系数均>0.75,一致性较好。结论: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床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人为因素误差,降低数据变异度。
肝特异性造影剂增强对信号噪声比率、T2弛豫时间和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影响
石川, 孙志超
2017, 42(8): 1106-1108,11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29
摘要:
目的:了解钆塞酸二钠对信号噪声比率(CNR)、T2弛豫时间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影响。方法:比较肝实质、肝癌和肝血管瘤注射钆塞酸二钠前后的CNR、T2弛豫时间和ADC值。结果:肝癌和肝血管瘤在静脉期之间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扫、动脉期、平衡期及肝胆期组间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和肝胆期时的CNR显著高于平扫(P<0.01),而肝胆期显著高于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P<0.01);对T2弛豫时间和ADC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TSE T2WI和DWI序列在注射对比剂平衡期扫描结束后采集图像,不影响病灶的特征且能节约其扫描时间,有助于促进钆塞酸二钠更广泛应用于临床。
精神卫生
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逆境商与自我概念的影响
陈艳玲, 张俊杰
2017, 42(8): 1109-11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0
摘要: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逆境商(AQ)与自我概念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AQ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287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以及133名农村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评测。结果:留守经历大学生中,女生的忍耐因子评分高于男生(P<0.05)。不同共留守时间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间的AQ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岁开始留守大学生的AQ量表总分均高于<6岁和>11岁者(P<0.05和P<0.01),控制因子评分高于<6岁者(P<0.05),延伸因子评分显著高于>11岁者(P<0.01)。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评分均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P<0.05)。留守经历大学生中,女生的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行动因子评分均高于男生(P<0.05~P<0.01),自我批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男生(P<0.01)。留守经历大学生的AQ总分与自我概念各因子均存在相关关系,道德自我与社会自我对AQ总分有正性预测作用。结论: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大学生的AQ发展水平无明显不同,自我概念发展水平相对略低。
检验医学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薛莉, 周玉莲, 蒲姝陶, 薛冰蓉
2017, 42(8): 1114-11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急性肾损伤(AKI)病人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AKI病人97例根据AKI分期分成AKI 1期组45例,AKI 2期组27例,AKI 3期组25例,同时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CysC、尿mAlb及β2-MG进行检测,同时对各组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结果:4组的血清CysC、尿mAlb、尿β2-M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各组的血清CysC、尿mAlb、尿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KI2组及AKI3组均明显高于AKI1组(P<0.01),AKI3组明显高于AKI2组(P<0.01)。AKI各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2组及AKI3组均明显高于AKI1组(P<0.01),AKI3组明显高于AKI2组(P<0.01);血清CysC、尿mAlb、尿β2-M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CysC、尿mAlb、尿β2-MG联合检测AK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这3项指标单独检测时的阳性检出率(P<0.05);AKI病人中存活组病人的血清CysC、尿mAlb、尿β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血清CysC、尿mAlb及β2-MG与AKI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KI病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细胞质胸苷激酶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冯琛, 刘蕴霞
2017, 42(8): 1118-11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2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测定99例恶性肿瘤(恶性组)及18例良性肿瘤(良性组)病人血清TK1和组织TK1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组织TK1阳性率83.76%,高于血清TK1阳性率72.64%(P<0.05)。恶性组血清TK1阳性率77.78%,组织细胞液TK1阳性率94.95%。结论:组织细胞液TK1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明显优于血清细胞质TK1,对于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意义重大。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蒋全, 李杨亮, 程华明
2017, 42(8): 1120-1121,11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评价血清PC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816例病人血培养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PCT检测结果。研究对象排除细菌污染后分为血培养阳性组(92例)、血培养阴性组(724例),进一步比较2组之间PCT水平,以及PCT与CRP结果的相关性。并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观察PCT水平和CRP水平在阳性组内的不同。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大于血培养阴性组中位数(P<0.05)。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0.3%和62.8%,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2组间CRP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指标,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可为血流感染提供早期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护理学
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在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康复中的作用
高学军
2017, 42(8): 1122-11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4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收治的30例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将2014年收治的30例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出院病人进行随访。结果:2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运用于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能促进其伤口愈合,使足部功能早日恢复,且病人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真因干预在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海丽, 赵凤娟, 王鹤仙, 周芳
2017, 42(8): 1125-112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5
摘要:
目的:探讨真因干预在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岁深度烧伤康复阶段患儿60例,其中2015年10-12月收治的3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3-4月收治的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瘢痕康复管理指导,观察组采用真因干预实施瘢痕管理指导。比较2组小儿瘢痕管理执行率、瘢痕增生程度、肌肉挛缩及关节障碍情况。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瘢痕增生程度、肌肉挛缩及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真因干预对小儿深度烧伤实施瘢痕管理,可提高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执行率,有助于减少瘢痕增生、肌肉挛缩和关节障碍。
深圳市福田区孕妇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翟妍
2017, 42(8): 1128-1130,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6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福田区孕妇牙周健康状况并探讨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深圳市福田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妊娠期女性1 176例,对其牙周健康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560例孕妇于实施口腔护理前、后进行口腔牙龈健康状况检查,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受教育程度较低、月收入为中低水平、选用非药物牙膏、每天刷牙1次、刷牙时间<1 min、体质量指数>25.0 kg/m2、孕前1年无就诊、无洁牙习惯、不知道刷牙规则、不使用漱口水均为孕妇牙周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P<0.01)。口腔护理干预对改善孕妇口腔牙龈健康状况效果显著(P<0.01)。结论:在规范妊娠期妇女牙周健康的保健基础上,针对性加强危险因素孕妇的口腔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牙周问题的发生率。
麻醉护士产程调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高平, 汤园园, 张树波, 周春旺, 韩晓亮, 高晓增
2017, 42(8): 1131-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7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产程调试对分娩镇痛产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分娩镇痛常规护理,支持组给予产妇分娩镇痛围产程期麻醉护士的产程调试,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宫口开全时)、静脉镇痛泵平均进药总量、按压次数及产程时间。结果:支持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支持组静脉镇痛泵平均进药总量及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支持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第三产程用时较对照组产程并未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士对分娩镇痛产妇全程产程调试可以提高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药量,缩短产程时间,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周艳华
2017, 42(8): 1134-1136,11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8
摘要: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李娜, 郭姗姗, 赵蕊, 于智娟, 张丹, 孔玉珍, 王艳, 刘燕燕, 贾洪琳
2017, 42(8): 1137-11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9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结肠镜检查术病人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2组病人均于术前1 d进食少渣半流食,检查当天禁食早餐和午餐。对照组术前给予复方聚乙二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硅油乳剂。比较2组肠道清洁情况、肠道气泡量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8.17%(P<0.05);观察组肠道气泡量优良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5%(P<0.01);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的肠道清洁效果较好,有助于去除肠道内气泡,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口服25%葡萄糖溶液对减轻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影响
杨静, 王丽伟, 单晓丽
2017, 42(8): 1140-11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0
摘要:
目的:探讨25%葡萄糖溶液对于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115例首次接受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早产儿,其中61例纳入干预组,54例为对照组。干预组腋静脉穿刺前2min喂服1mL25%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无喂服。2组均在穿刺后2min记录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并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表进行疼痛评定。结果:穿刺后干预组新生儿疼痛人数比例为1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5%(P<0.01)。结论: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前2min喂服1mL25%葡萄糖溶液可以有效减少操作所带来的疼痛。
左前斜位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X线成像的影响
段昌兰, 李怡, 王岩, 程晔, 顾伶俐, 余金花
2017, 42(8): 1142-11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1
摘要:
目的:探讨左前斜位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X线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穿刺成功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摄片定位取常规平卧体位,观察组取改良左前斜位,比较2组患儿PICC置管后X线胸片清晰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成像清晰率为1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0)(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儿取左前倾卧位进行PICC尖端成像拍片定位成像清晰,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病人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崔璨
2017, 42(8): 1143-11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2
摘要:
目的:评价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病人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2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自主行走和生活自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病人临床症状,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宏明
2017, 42(8): 1145-11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3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病人的患肢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8月主要采用传统术后护理措施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康复的病人2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主要采用康复护理措施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的病人26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措施更易得到病人的认可(P<0.05)。结论:对臂丛神经损伤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更易得到病人对治疗的认可。
护士职业礼仪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陈淑芳, 张海云
2017, 42(8): 1147-11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4
摘要:
综述
Nrf2在镉诱导的氧化损伤和致癌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燕妮, 章宏, 张玉媛
2017, 42(8): 1149-11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5
摘要:
急性脑血管病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进展
许娟娟, 李云云, 屈洪党
2017, 42(8): 1151-11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