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34卷  第8期

基础医学
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浓集纯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
胡守锋, 陶志勇, 夏惠, 高琪, 胡开明
2009, 34(8): 653-656.
摘要:
目的:建立白细胞滤器(Plasmodipur)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浓集纯化红内期间日疟原虫(P.v)的方法。分析和比较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的差别。方法: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 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RBC)。采用皂素法和冻融法从iRBC中释放疟原虫,经超声粉碎,所获P.v可溶性抗原和同样处理的正常红细胞(nRBC)成分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组分差别,并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组分。结果:115例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每10个油镜视野中WBC残留≤ 5个99例(86.1%),经60% Percoll浓集的35例样本中,共有30例(85.7%)能提高iRBC比例至60%以上。SDS-PAGE电泳分析,皂素处理与冻融处理的P.v抗原分别显示出6条和2条P.v特异性蛋白条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混合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22、24.5、29、35、36 kDa皂素处理的P.v抗原,26、49、59、63、115、120 kDa冻融处理的P.v抗原。结论:血样中疟原虫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皂素处理的22 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刘德纯, 赵云霞, 承泽农
2009, 34(8): 656-658.
摘要:
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酯酶(PTEN)、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Rb基因蛋白在150例乳腺癌标本及3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若干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异常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TEN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失表达有一定关系(P<0.05)。Rb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只是在乳腺癌Ⅲ级中失表达率较高。ER的表达与Rb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下降,表明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失表达相关,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吴斌全, 刘会春, 金浩, 承泽农
2009, 34(8): 659-662.
摘要: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和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胆囊癌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P<0.01)。hTERT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胆囊癌组织学类型、是否伴有结石、病理分级、Nevin临床分期、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NevinⅢ~Ⅴ期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Nevin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胆囊癌中hTERT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均有异常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共同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起一定的协同作用。hTERT过表达是胆囊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survivin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胆囊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己烯雌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汪洪杰, 赵正梅, 刘东梅
2009, 34(8): 662-665.
摘要:
目的:探讨己烯雌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促增殖、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16天SD胎鼠海马NSCs培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己烯雌酚1×10-7 mol/L组、1×10-8 mol/L组、1×10-9 mol/L组,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10-2 mg/L组;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DNF mRNA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己烯雌酚处理各组神经球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突起长度与平均突起数均增加,其中10-8 mol/L组海马NSC增殖与分化最明显,BDNF mRNA表达量亦最高(P<0.01)。结论:己烯雌酚对海马NSCs的增殖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且可能与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
临床医学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5-脂氧合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廖圣恺, 葛淑芬, 承泽农
2009, 34(8): 666-668.
摘要: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治涎腺MEC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5-LOX在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结果:5-LOX在涎腺MEC中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0.0%和癌旁正常组织5.0%(P<0.01),5-LOX在高、中、低分化涎腺ME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0%、6/9和100.0%,肿瘤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LOX可能是涎腺MEC诊断和判断分化程度的生物学参考指标之一。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徐双云, 徐家丽, 沈怀云, 周瑞, 孔平
2009, 34(8): 669-671.
摘要: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与HIE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HI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天、第3天(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血浆VEGF;同时测定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VEGF。结果:HIE组患儿血浆VEGF在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达高峰,以后下降,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变化对判断有无HIE有重要意义。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李健, 顾玮, 胡梅洁, 孙颖, 王吉, 张叶丽
2009, 34(8): 671-674.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及文献复习
韦道祥, 谢宗玉, 孙荣
2009, 34(8): 675-677.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滴人体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疗效。方法:利用IVIG冲击治疗1例CPM患者和文献复习并阐述其原理。结果:大剂量IVIG冲击治疗CPM具有一定效果。结论: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可用于治疗CPM。
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陈文实, 张锋, 李仁柱
2009, 34(8): 677-679.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在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煎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8周后记录颈动脉管腔直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1);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变薄,颈动脉硬化斑块缩小或消失,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68例
蒲春华, 黄柱华, 林喃, 谢广龙, 刘新群
2009, 34(8): 680-68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的疗效。方法:对68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平阳霉素(瘤体直径<5 cm、5~8 cm、>8 cm,用量分别为8 mg、16 mg和24~32 mg)。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1次48例,治疗2次11例,9例治疗3次后均治愈,瘤体内血流消失,总有效率为100%。术后5例出现低热,8例出现上腹痛伴呼吸困难,2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可用于临床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分析
王洪亚, 韩啸, 王子安
2009, 34(8): 682-684.
摘要: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国产紫杉醇135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2~4静脉滴注,21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34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1.2%。鳞癌和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复治患者(P<0.05)。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其他毒副作用较轻。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0例临床分析
钱永, 杜永强, 刘彬, 单卫民, 刘雷
2009, 34(8): 684-685.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等离子内镜系统对40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5~155 min,平均95 min;术中失血量约80~600 ml,平均180 ml;切除腺体重量平均67.2 g;无出血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6~18个月,无真性尿失禁,最大尿流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提高。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腺体切除彻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大体积前列腺。
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112例临床分析
范彬, 王善君
2009, 34(8): 686-687.
摘要:
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均治愈。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麻木6例;出现声音嘶哑4例,其中暂时性声音嘶哑3例;术后皮下出血1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术前应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指征,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遵循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改善预后。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比较
桑更生, 石增刚, 石世强, 徐刚, 何强先, 陈以强, 张隽
2009, 34(8): 688-691.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分别对98例和59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92%、98.31%和94.87%、96.1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27.1%和7.7%、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手术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少。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孙军, 高忠和, 刘刚, 胡恩贝
2009, 34(8): 691-692.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患者(41例)与健康对照组(30名)血浆DDR及CRP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DDR及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CRP浓度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病理生理过程。DDR反映肺心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肺部微小血栓的诊断。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价
李霞
2009, 34(8): 693-695.
摘要:
目的:通过对非脱垂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评价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能性。方法:对26例非脱垂大子宫及有盆腔手术史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并与同期26例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式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术后恢复快。对于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者也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
房玉亮, 张旭
2009, 34(8): 695-69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失代偿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汁酸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30.75±28.70)μmol/L,显著高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4.80±3.8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4.50±3.60)μmol/L(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指标。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凌云
2009, 34(8): 697-698.
摘要: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全麻诱导分别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或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5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5 min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芬太尼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芬太尼组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弱。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临床观察
叶明明, 胡文军, 孙翠玲, 周俭
2009, 34(8): 699-701.
摘要: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和乳腺癌32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70 mg/m2 d1,顺铂40 mg d2~4,3周为1疗程)化疗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27.9%,乳腺癌为31.3%;主要毒副作用均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发热等,且Ⅳ度少见,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改良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屈晓洁, 席晓薇
2009, 34(8): 701-703.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vaginal hyterectomy,LAVH)与阴式子宫切除术(through vaginal hysterectomy,TVH)治疗大子宫肌瘤(子宫≥ 12孕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因大子宫肌瘤(或合并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LAVH 36例,并随机抽取行TVH者36例作为对照,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LAVH组和TV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最高体温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中发生肠管损伤1例,开腹修补;发生阴道残端大出血2例,行再次阴道探查止血。改良LAVH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LAVH降低了阴式手术的难度,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鲍时杰, 夏国安, 王文舟
2009, 34(8): 704-705.
摘要: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150 mg/m2静脉滴注3 h,d1;表阿霉素75 mg/m2静脉滴注,d1。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2例中,完全缓解2例(9.1%),部分缓解12例(54.5%),稳定7例(31.8%),进展1例(4.5%),总有效率为63.6%(14/22)。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呕吐。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16例处理体会
许长松
2009, 34(8): 706-707.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采用牵引孔吸尽,交换钳头,钛夹钳夹止血。结果: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例。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34例
李勇, 许瑾, 吴慧波, 余勇, 武朱明, 章祥洲, 杨蔚
2009, 34(8): 707-708.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2~3个长约3 cm小切口,于真皮下2 mm钝性分离后,翻转皮瓣,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将皮瓣修薄至全厚皮甚至中厚皮程度,冲洗剥离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打包加压包扎。结果:34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瓣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27例临床分析
罗勇, 曹志刚, 刘军, 贾瑞鹏, 苏江浩, 茅一虎
2009, 34(8): 709-710.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CG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术后行吡柔比星20 mg+5% GS 40 ml膀胱灌注。结果:2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8~27个月,19例治愈,6例好转,2例复发,无癌变。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CG,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利托君防治早产的效果观察
陈红波, 黄大雁, 吴自平
2009, 34(8): 711-714.
摘要:
目的:观察利托君抑制子宫收缩的效果及副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早产(包括先兆早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利托君静脉滴注,以0.05 mg/min逐渐调整滴速至子宫收缩完全停止后再维持12~18h,然后改为口服维持7天。对照组40例给予硫酸镁4 g于30 min左右静脉滴注完毕,然后改为1~2 g/h静脉滴注至子宫收缩完全抑制。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延长孕周时间、抑制子宫收缩的显效时间、低钾血症发生率、心率变化、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保胎失败率为11.7%,对照组为12.5%;观察组延长孕周(1.00±0.7)周,对照组延长孕周(0.87±0.6)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制子宫收缩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抑制早产孕妇的子宫收缩疗效确切,显效快,但需注意防范低血钾等副作用。
非鹰嘴截骨双钢板加压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
许旭, 朱辉, 李学则, 佟长征, 任大营, 胡正军
2009, 34(8): 714-715.
摘要:
目的:评价非鹰嘴截骨平行双钢板加压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非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加压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12例临床资料。结果:按Cassbaum评分:优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66%。结论:非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加压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且不截骨易为患者接受,是治疗C3型骨折的可靠方法。
超声快速处理仪快速病理诊断70例分析
李志娟, 王欣
2009, 34(8): 716-717.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快速处理仪快速切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术中超声快速处理仪快速切片病理诊断资料,并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相比较。结果:70例术中明确诊断者67例,延迟诊断者3例,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完全相符。结论:超声快速处理仪快速切片可满足术中快速病理诊断需要,不仅可作出良恶性质的判断,而且能分出各种亚型;且成本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真菌性鼻窦炎46例诊治体会
岳修坤
2009, 34(8): 717-718.
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鼻窦炎46例的临床资料。11例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35例行鼻内镜手术。结果:46例临床症状消失,术腔上皮化良好,引流通畅,随访3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大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CT有明确的特征性,手术彻底清除病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关键。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
付竞云, 李秀琴, 陈艳丽
2009, 34(8): 719-720.
摘要:
分泌性中耳炎为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和体征的中耳腔积液,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它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如延误治疗可发生中耳粘连、硬化或胆固醇肉芽肿等病变,甚至胆脂瘤形成[1]
气管导管导引下胃管插管洗胃在农药中毒急救中的应用
刘军
2009, 34(8): 720-720.
摘要:
农药中毒患者急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及时洗胃,以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对于清醒的患者可以自己服洗胃液,然后催吐;对于不能配合或昏迷的患者需要插胃管洗胃;但对于少数咽部水肿或食管水肿的患者胃管置人相当斟难,且反复操作更加重水肿,甚至出血,延误抢救时间。
影像医学
星形细胞瘤脑血容量与RhoA表达相关性研究
马宜传, 付凯, 陈岩, 丁强, 孙景秋
2009, 34(8): 721-723.
摘要: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CT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与Ras相似物A(Ras homologue A,Rho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测量17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及14例低级别(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CBV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组织RhoA表达,比较CBV与Rho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CBV值及RhoA的表达免疫反应评分显著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P<0.01)。星形细胞瘤CBV值与RhoA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BV灌注图是活体检测肿瘤侵袭性的较好工具。
新生儿型环状胰腺影像诊断17例分析
田忠甫, 张新荣, 陈为红, 郭斌
2009, 34(8): 724-725.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环状胰腺的X线表现。方法:对17例新生儿环状胰腺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9例合并肠旋转不良,1例合并Ⅲ型肠闭锁。X线平片显示单泡征4例,双泡征12例,环状胰腺双泡征1例;上消化道碘剂造影显示梗阻部位均为十二指肠第二段。远端圆钝,可见一小尖端(寿桃征),无造影剂通过15例;可见狭窄段及部分造影剂通过2例;15例环状胰腺特征性表现(小尖端)位于盲端的中心,呈向心性狭窄。结论:新生儿型环状胰腺多为梗阻严重,梗阻部位为十二指肠第二段,梗阻端形态多为钝状伴寿桃征表现。
检验医学
六安市2008年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朱贞祥, 陶琼, 曹炎, 李家斌
2009, 34(8): 726-728.
摘要:
目的:了解六安市2008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8年9月从六安市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102株革兰阴性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年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102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7株,鲍曼不动杆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其他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敏感,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3.5%)也较敏感,其次较敏感的药物为阿米卡星(67.6%)、磷霉素(62.7%);耐药性高的药物依次是氨苄西林(96.1%)、头孢西丁(83.3%)、氨曲南(81.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51.0%)及头孢吡肟也有明显耐药性(39.4%)。结论:临床上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指征地使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张凡, 刘玉侠, 陈建文, 程佩萍, 杨萍, 张伦军, 邓蓉
2009, 34(8): 729-731.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分别检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及结束后6、24、48、72 h和术后6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和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分析其变化。结果:术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中除CRP外均在正常范围内,cTnI和CK-MB在术后6 h增高(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HBDH于术后24 h增高显著(P<0.01),CRP则于术后48 h达到峰值。血清cTnI与CK-MB两变量间在TST~T6d为正的直线相关关系,和其他标志物比较,相关程度较高。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先后都有异常的变化,监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有益于观察病情,减少猝死和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治疗的危险。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汪承虎, 许铁军
2009, 34(8): 731-732.
摘要: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17例临产孕妇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临产孕妇较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和凝血酶凝结时间均明显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临产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对预防、诊断临产孕妇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医学教育
《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
闵宏林, 李凤云, 刘勇
2009, 34(8): 733-734.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方法:对《临床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采用比喻法、对比法、病例讨论法等多种传统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留学生《组织胚胎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孙美群, 关宿东
2009, 34(8): 735-736.
摘要:
目的:探索如何实现留学生《组织胚胎学》的教学目标。方法:通过分析留学生特点、教师自身基本功的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完善4方面来提高留学生《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果: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手段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在探索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和创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下,不但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效果。
护理学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雷婷婷, 王丽, 年夫春, 伍开翠, 吴亚男, 杨克侠
2009, 34(8): 737-739.
摘要: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并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手术状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焦虑相关因素。结果:手术前有焦虑症状者31例,手术后有焦虑症状者17例,手术前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手术后(P<0.01);手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状态呈正相关关系;患者的焦虑状态与双髋关节置换与否、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经济状况、对疾病与手术认知程度、亲友支持等因素均存在相关性(P<0.05~P<0.01)。结论: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手术后高,且术前有焦虑情绪者术后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焦虑状态与手术、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相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39例护理体会
张莉, 王静, 周薇薇
2009, 34(8): 739-741.
摘要: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RA住院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及健康指导、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给予积极配合。结论:对RA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时间。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于勤
2009, 34(8): 741-742.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血管并发症等情况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并发症患者均抢救护理成功,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观察及时,措施得当,护理到位,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危险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蒋新, 朱琳
2009, 34(8): 743-744.
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在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于访视时及麻醉诱导前还接受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n=30)只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术前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可明显减轻苏醒期躁动。
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中护理配合
崔琳
2009, 34(8): 744-746.
摘要:
目的:总结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的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分析69例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中环节的护理经验。结果:69例中,67例取石成功,未发生并发症;余2例分别因结石较大、结石下方胆总管狭窄而中转剖腹手术。结论:认真细致地做好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中护理配合有重要意义。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
丁红美, 祖大玲, 张祝娟
2009, 34(8): 746-748.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严密观察5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及早快速脱水降颅压并采用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结果:41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识别重症患儿并采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基础;及时治疗,行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刘华兰, 刘金凤
2009, 34(8): 748-749.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术前指导;术后进行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饮食及功能锻炼指导,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结果:经3~4周住院治疗,37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综述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进展
杨振中
2009, 34(8): 750-753.
摘要: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r,EST)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Norris等(1966)将EST按性质分为三类:(1)子宫内膜间质结节,良性;(2)子宫内膜间质肌病(即淋巴管内间质肌病),低度恶性;(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度恶性;一直以来被公认为经典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