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43卷  第4期

专栏·数字医学与可视化
成人大脑颞平面的三维重建及三维可视化
李秀辉, 王震寰, 沈龙山, 李成, 李丹辉, 凡雪霖
2018, 43(4): 421-4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1
摘要:
目的:建立健康成人活体MR图像的大脑颞平面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颞平面的解剖结构特点。方法: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颅脑薄层MR扫描数据并导入Able Software 3D-Doctor软件,用手动分割方法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相关结构赋予不同标记颜色。结果:成功构建大脑颞平面的三维可视化模式图,成功显示大脑颞平面、侧脑室及脑表面的立体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结构关系。结论:大脑颞平面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对颞平面解剖结构的识别和脑立体定向手术设计有重要价值。
大脑中央后回前壁三维空间定位及非对称性研究
申素珍, 沈龙山, 王震寰
2018, 43(4): 425-4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2
摘要:
目的:探讨大脑在侧别和性别上的差异。方法:选取42名右利手健康成年志愿者颅脑MRI薄层扫描的横、矢及冠状位图像,对中央沟、中央后回MRI进行识别、观测和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性别和侧别比较结果显示,女性左侧中央后回前壁相对更接近中线,男性右侧中央后回前壁外侧缘更远离中线,男性左侧中央后回前壁相对靠前,男性中央后回前壁高于女性。结论:中央沟区形态的侧别及性别的差异性可能与相关脑功能的性别差异有关。
64排螺旋CT肺动脉联合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方案研究
杨维森, 张万军, 王震寰
2018, 43(4): 429-432,4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3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动脉(PA)联合支气管动脉(BA)双期增强扫描的成像技术。方法:收集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64排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120名病人,设置固定延迟法和团注示踪法两种扫描方案。固定延迟法设置3组实验。A组:注入对比剂80mL,PA期延迟14s扫描,BA期延迟20s扫描;B组:注入对比剂80mL,PA期延迟14s扫描,BA期延迟22 s扫描;C组:注入对比剂70mL,PA期延迟12s扫描,BA期延迟22s扫描。团注示踪法:对比剂注入量70mL,在注射开始后延迟3s行同层跟踪扫描,感兴趣区放置在主肺动脉干分叉处,当感兴趣区CT值超过100Hu后开始扫描。评价靶血管强化值,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固定延迟法C组PA期及BA期PA/降主动脉(DA)强化差值分别为(243±111)Hu、(248±73)Hu,密度差异明显高于A组和B组;PA期:C组PA/DA的差值高于A组和B组(P<0.05和P<0.01),B、C组上腔静脉(SCV)的CT值高于A组(P<0.05和P<0.01),C组升主动脉(AA)和DA的CT值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C组左心房(LV)的CT值低于A组和B组(P<0.05);BA期:SCV、PA、LV、AA的CT值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SCV、LV和AA的CT值均低于A、B组(P<0.05~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减少了对比剂用量。团注示踪法PA期及BA期PA/DA强化差值分别为(241±97)Hu、(234±60)Hu,与固定延迟法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利用经验延迟法及团注示踪法均可在一次检查中获得良好的CTPA及CTBA图像,能够提供一种辨识PA和BA密度差异的双期成像技术。在精确个体化差异中,团注示踪法比固定延迟法更有优势。
正常青年人左心室形态与功能的性别差异的超声心动图与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陈元, 王震寰, 李成, 李秀辉
2018, 43(4): 433-4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4
摘要: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研究正常青年人左心室形态与功能的性别差异,并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高校男生、女生各15名,按性别分为2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CMR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体表面积校正后,二维超声心动图与CMR检查结果均显示男性组左心室EDV高于女性组(P<0.05),2组间ESV、SV和E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方法测量的左心室EF、EDV、ESV呈正相关关系(P<0.01);Bland-Altman分析提示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EDV、ESV、SV低于CMR检测值。结论:正常青年人左心室形态与功能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左心室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CMR具有相近的价值,但两者并非完全等价。
急诊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李梦竹, 王震寰, 沈龙山, 李成, 李秀辉
2018, 43(4): 437-439,4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5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作AMI且发病24 h内未行静脉溶栓病人43例,其中行急诊PCI病人29例(急诊组),择期PCI病人14例(择期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2组病人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急诊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均下降(P<0.05~P<0.01),LVEF明显升高(P<0.01);择期组LVEDD、LVEDV、LVESV均下降(P<0.05~P<0.01),LVE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明显升高(P<0.01)。2组病人术前LVEDD、LVESD、LVEDV、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病人术后1、3个月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AMI病人左心室重构,抑制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对AMI有显著疗效。
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李文省, 王震寰, 李成, 沈龙山, 李秀辉
2018, 43(4): 440-4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6
摘要: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找寻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规律,为肾脏手术提供有意义的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动脉MSCTA检查且泌尿系统无重大病变50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观察肾动脉起源位置与椎体的位置关系,对比左右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及肾动脉变异情况。结果:97%的肾动脉开口于第一腰椎椎体上1/3至第二腰椎椎体下1/3。伴有副肾动脉的主肾动脉直径测量值明显小于单支肾动脉的测量值(P<0.01)。左侧θ夹角明显大于右侧θ夹角(P<0.01)。50例中有24例(48%)出现肾动脉变异情况,左右侧出现肾动脉变异例数相当。变异肾动脉32支,起源于腹主动脉23支,肾动脉门前分支9支。结论:MSCTA检查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及其变异情况,根据其影像检查结果能为肾脏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基础医学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房颤大鼠心房纤维化的影响
单锋, 葛敏, 唐碧, 侯秀杰, 高琴, 关宿东
2018, 43(4): 444-4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7
摘要: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大鼠心房颤动模型心房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蛋白、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蛋白、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敏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对照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A处理组(DHA+AF组),各20只。观察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心房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大鼠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第10、17天,DHA+AF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AF组(P<0.01)。与CTL组比较,AF组大鼠心房肌间质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心房纤维化程度高;DHA+AF组大鼠心房肌间质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增生,心房纤维化程度较AF组降低。与CTL组比较,AF组大鼠P-ERK1/2与ERK1/2比值升高(P<0.05),DHA组比值降低(P<0.05),而CTL组与DHA+A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比较,DHA组和DHA+AF组与P-ERK1/2与ERK1/2比值均降低(P<0.05)。与CTL组比较,AF组和DHA+AF组大鼠心房组织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与AF组比较,DHA+AF组大鼠心房组织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DHA具有改善SD大鼠房颤模型心房纤维化的作用,此作用与其抑制心房组织ERK1/2通路的活性进而下调心房组织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AMPK激动剂AICAR抑制糖氧剥夺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及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晶晶, 杨振坤, 孙洁, 王伟, 董文艳, 陈静瑜
2018, 43(4): 450-4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8
摘要:
目的:探讨AMPK激动剂AICAR对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OGD模型,在正常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加入对照溶剂和AICAR(0.5 mmol/L),后给予OGD处理,在复氧第12小时通过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再将上述对照组和AICAR组OGD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加入OGD损伤后的原代培养神经元中,通过LDH检测及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ICAR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OGD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AICAR组显著地降低了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P<0.01),抑制p38磷酸化,且明显降低了缺糖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P<0.01),促进损伤的神经突起修复。结论:AICAR抑制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对OGD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多聚赖氨酸表面改性后同种异体骨的骨传导能力研究
笪虎, 陈伟
2018, 43(4): 454-4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09
摘要: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表面改性兔同种异体骨后骨传导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冻干法,将多聚赖氨酸覆盖在实验组兔同种异体骨的微孔表面,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未经表面改性的同种异体骨设为对照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于2组的微孔表面,进行培养,并向成骨方向诱导。采用扫描电镜观察、MTT法检测BMSCs在同种异体骨微孔表面黏附、增殖情况,检测2组细胞表达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将2组复合自体BMSCs的同种异体骨回植入兔双侧桡骨缺损处,1、2、3和4个月后分别对标本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中BMSCs在同种异体骨微孔表面黏附、增殖以及表达碱性磷酸酶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兔桡骨缺损处的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骨经多聚赖氨酸表面改性后,其在体内和体外的骨传导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在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
白笙君, 王伟, 陈传好
2018, 43(4): 458-4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0
摘要: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原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6孔板内制备细胞损伤模型。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和划伤后1、3和7 d的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软骨细胞和损伤后1、3和7 d MMP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成功建立细胞损伤模型。MMP-2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比正常组均升高,其中损伤后7 d最高(P<0.05~P<0.01)。MMP-3 mRNA表达水平在细胞损伤后1、3、7 d与正常组均明显下降,损伤后7 d最低(P<0.01)。MMP-9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均比正常组升高,划伤后3 d最高,随后开始下降(P<0.01)。结论:MMPs在细胞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可为调节细胞外基质基因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临床医学
116 441例普查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情况分析
金龙妹, 张晓华, 肖丽萍, 张琳琳, 杨慧宾, 张蕾
2018, 43(4): 462-4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1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16 441例普查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基因分型及其在宫颈病变病人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4种高危型HPV和2种低危型HPV。结果:成功检测115 463例,HPV感染率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 25岁组HPV感染率(15.90%)最高,多重感染以>60岁老年妇女为主。普通人群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52、58、16、68、18型;多重感染占21.02%,感染型别最多六重。宫颈癌和癌前病变208例,97.60% HPV感染,CINⅢ和宫颈癌病人都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16、52、58、18、31型,HPV16居首位,且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结论:HPV16、52、58、18型持续性感染是闵行区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52、58、18型感染者,尤需关注合并HPV16型多重感染的老年妇女。
Sox4和E-cadher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浜, 何玉
2018, 43(4): 467-4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2
摘要: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ox4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60例CSCC定义为观察组,28例癌旁组织定义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验2组Sox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ox4在观察组阳性率为63.75%,高于对照组的39.29%(P<0.05),E-cadherin观察组阳性率为35.00%,低于对照组的64.29%(P<0.01);Sox4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54,P<0.01);且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和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病人年龄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Sox4可能通过下调E-cadherin促进CSC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二者可为CSC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
周海洲, 黄倩洁, 蒋晖
2018, 43(4): 471-4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操作的老年病人1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稀释程度不同分为红细胞比容30%组(A组)和红细胞比容25%组(B组),比较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和手术结束时(T2)2组病人的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情况。结果:2组病人T2时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较T0明显降低(P<0.01),T1时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T0和T2P<0.05~P<0.01)。B组T2时血红蛋白明显低于A组(P<0.01),T1和T2时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1);2组各时点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T1和T2时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心房利钠多肽水平均高于T0P<0.05~P<0.01),而肺顺应性均低于T0P<0.05~P<0.01)。B组T1和T2时IL-1β和肺顺应性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T2时心房利钠多肽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的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影响不同,较低程度的稀释可能会对病人内脏氧合造成影响,降低凝血功能,使全身炎性反应加重。
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两种消化系统重建的疗效分析
朱家磊, 姜从桥
2018, 43(4): 475-4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4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 Uncut型吻合(Uncut型)和Roux-en-Y吻合(R-Y型)两种消化系统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6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中胃-空肠消化系统重建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胃-空肠Uncut型吻合,对照组采用胃-空肠R-Y型吻合。对比2组病人在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总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RSS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胃-空肠Uncut型吻合较R-Y型吻合可减少术后RSS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确切,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比较
周兰柱, 崔忆旋, 王文忠, 孙哲, 吴俊
2018, 43(4): 478-480,4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5
摘要: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ACP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路径结合鼻动力系统清除病变,A组21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路径,B组15例经下鼻道开窗路径,C组15例经犬齿窝处开窗路径。结果: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均高于C组(P<0.01),随访12~48个月,3组间病情完全控制和病情部分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情未控制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术后A组2例出现鼻腔粘连,B、C组均无并发症出现,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4例,B组复发1例,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控制ACP复发率,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路径可使ACP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犬齿窝处开窗路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获得较好的视野。
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曹松松
2018, 43(4): 481-4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6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疗效。方法:行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50例(微创组),同期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0例(后路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变化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17±6.72)mL和(10.28±1.37)d,均明显小于后路组的术中出血量(387.13±104.39)mL和住院时间(13.86±2.51)d(P<0.01));微创组术后2周、3周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组(P<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能有效固定伤椎,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痛苦。
青年人群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赵宏
2018, 43(4): 485-48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7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脑梗死的常见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首发脑梗死病人197例,分析青年人群的常见脑梗死高危因素。结果:青年组病人男性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中、老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病人肥胖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中、老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吸烟、饮酒、高血压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两指标均为老年组最高,中年组次之,青年组最低(P<0.01);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两指标均为中、老年组大于青年组(P<0.01),中、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多见于男性病人,与血压升高、抽烟、个人饮酒等因素有关。规范降压治疗,戒除不良烟酒嗜好,将有助于防范青年人群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宣爱丽, 夏群, 张阵, 杨梅, 周瑞
2018, 43(4): 488-490,4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8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炎患儿47例,根据病情分为MPP组24例和细菌性肺炎(BP)组23例,另收集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并将MPP组患儿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PCT和CRP水平。结果:MPP组和BP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MPP组(P<0.01)。MPP恢复期患儿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P<0.01)。血清CRP水平为18.95 mg/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66.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血清PCT水平为0.36 ng/m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83.3%,AUC为0.752;二者联合诊断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87.5%,AUC为0.881。结论:MPP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可作为MPP病情评估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孟海
2018, 43(4): 491-4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9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腔胆囊切除术病人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采取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啶组于诱导前10 min采用微量泵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啶1.0 μg/kg,随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0.2~0.5 μg·kg-1·h-1,丙泊酚3 mg·kg-1·h-1,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七氟烷1%~2%持续吸入,罗库溴铵0.15 mg/kg间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组除不使用右美托咪啶外,其他与右美托咪啶组一致。观察2组病人术后复苏时间及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EA评分情况。结果: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病人各时点的收缩压均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P<0.01);2组病人T1时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病人T2和T3时心率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右美托咪啶组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EA评分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保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病人EA的发生。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的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的影响
周晓, 吴君旭, 曹炜, 赵旭东, 沙纪名, 石开虎
2018, 43(4): 494-49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0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影响。方法:将118例食管癌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联合胃食管胸内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2组病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改善效果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8%)低于对照组(22.0%)(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病人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
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孟凡伟, 赵玉魁, 郑杰, 刘勇
2018, 43(4): 497-5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1
摘要:
目的:探讨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全脑放疗的恶性肿瘤脑转移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采用局部加量照射治疗,30例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和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脑肿瘤放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病人生存率,并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脑转移病人的颅内病灶完全缓解率为4%(2/50),部分缓解率38%(19/50),稳定率50%(25/50),进展率8%(4/50)。总有效率为42%(21/50),疾病控制率为92%(46/50),临床症状缓解率86%(43/50)。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38%和8%。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P<0.01),脑转移瘤灶加量照射地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而对总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颅外原发灶是否控制、近期客观缓解率是病人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转移瘤病人选择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利拉鲁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超重男性病人的血睾酮水平的影响
赵琳, 刘洋, 申晶
2018, 43(4): 501-502,5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2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超重男性病人对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新诊断肥胖/超重T2DM男性病人40例,随机分为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20例(观察组)和不加用利拉鲁肽20例(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睾酮的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和HbA1c均降低(P<0.05和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睾丸酮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新诊断T2DM合并肥胖/超重病人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可提高血浆睾酮水平。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的疗效对比
闫晓洁, 王丽娜, 温小明
2018, 43(4): 503-5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3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不理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49例,A组加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2组病人血糖、胰岛素、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血糖、胰岛素、BMI及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餐后2 h血糖及BMI水平均低于B组(P<0.05);A、B 2组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但西格列汀在餐后血糖及体质量控制方面效果优于吡格列酮。
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及硫酸镁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庄惊奇
2018, 43(4): 507-5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4
摘要: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及硫酸镁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硝苯地平,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及硫酸镁。比较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疾病知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干预前2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高血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疾病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病人健康感觉、躯体功能、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认知功能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应用于高血压病人,不仅可有效降低病人血压,还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同剂量促甲状腺激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代瑞, 杨枋
2018, 43(4): 510-5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后30 d均采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残留组织,随后给予TSH治疗。根据应用TSH剂量的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和抑制剂量组,各25例。常规剂量组病人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0 μg/kg;抑制剂量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5 μg/kg。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L2-4椎体、Ward三角、股骨大转子和股骨干4个部位的骨密度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FT3、FT4、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FT3、FT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T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抑制剂量组FT3、FT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1),TSH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及L2-4椎体、Ward三角、股骨大转子、股骨干的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能够确保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的正常生理需求,抑制剂量则会使甲状腺功能保持在亚临床甲亢状态,不同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对骨代谢和BMD的影响较小,临床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剂量选择。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张磊
2018, 43(4): 513-5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6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病人(NSCLC)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NSC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地佐辛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胸腔引流超过50 mL天数、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肺炎、肺栓塞、伤口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病人效果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白杨平, 罗伟初, 李翠芳, 林庆培, 谢道远
2018, 43(4): 515-51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7
摘要: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病人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组(观察组)和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颈椎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各15例。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和术后3 d,2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前2组病人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点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各时点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生理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神经功能和恢复效果较好,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胃癌相关基因的影响
叶浩
2018, 43(4): 519-52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8
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胃癌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病人给予胃复春片,观察组病人则加服半夏泻心汤,比较2组病人临床症状积分、总体治疗效果、胃癌相关基因积分与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总积分(8.96±4.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8±4.96)分(P<0.01),观察组Cyclin D1积分(1.30±0.48)分,低于对照组的(1.83±0.51)分(P<0.01),观察组PTEN积分(2.96±0.50)分,高于对照组的(2.33±0.42)分(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5%(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胃癌相关基因的影响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影像医学
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手术切检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临床分析
刘琳, 张丽云, 陆健, 王忠敏
2018, 43(4): 522-5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29
摘要:
目的:评价钼靶引导下钩丝定位引导手术切检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X线显示的小病灶,其中35例采用大体定位法进行定位(A组),43例采用乳腺钼靶X线引导导丝定位(B组),指导临床进行手术切检。结果:B组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成功率为93.02%(40/43),高于A组的74.29%(26/35)(P<0.05)。B组导丝的定位满意率为90.70%。穿刺定位平均时间14.8 min。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导丝折断、气胸、大出血等并发症,4例病人定位过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应,经休息数分钟后缓解,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钼靶X线引导穿刺钩针定位准确性较高,是诊治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刘三春, 沈龙山, 周之怀, 祁英, 谢海龙
2018, 43(4): 525-527,5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0
摘要: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肿瘤病人20例,运用128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20例肾肿瘤病人周围组织受侵情况进行术前手术方式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经手术证实,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对R.E.N.A.L评分和TNM分期判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0.0%,对术前手术方式评估的准确率达100%。结论: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肾肿瘤,为临床手术方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
护理学
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
饶珊珊, 黄丽, 皮海菊, 尚晖
2018, 43(4): 528-5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1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针灸,2组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等纬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评价
段晓侠, 王艳秋, 陈冬梅
2018, 43(4): 531-5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2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4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对病人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的基础上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观察病人出院当天、出院第7天、出院第2周、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延续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从认知、行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出院第7天与出院当天比较,病人除在心理社会领域中社交方面行为指标和角色改变方面行为、状态方面的差异,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个人照顾和营养方面状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第2周与出院第7天比较,病人在心理社会领域中社交方面知识、行为和状况三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睡眠和休息型态方面行为、状况和营养方面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1个月与出院第2周比较,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个人照顾行为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及生理领域行为和状况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与出院1个月比较,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睡眠和休息型态方面行为和营养方面状态及生理领域消化-水合行为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奥马哈系统能够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问题提供全面评估,且能够对其延续护理问题提供全面的干预指引,同时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主要护理结局。
护理营养干预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刘春芳, 王万霞, 顾侠, 叶枫林, 崔苗, 董慧明, 黄云侠
2018, 43(4): 537-5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3
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病人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病人术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6例食管癌病人在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进行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围(M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营养指标的监测,同时进行术后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不同时间段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病人术后1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84.88%,术后2周时降至70.93%(P<0.05);食管癌病人术后2周较术后1周BMI、TSF、MAC、AMC、ALB、TLC等营养指标均有所回升(P<0.05~P<0.01),2个时间段内回升幅度最大的是ALB,术后1周32.28 g/L,术后2周时回升至35.16 g/L。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前1周即存在营养不良,术后1周是营养不良最为严重的时期,至术后2周病人即将出院时虽有所降低,但营养不良状况仍不容乐观。护理工作者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促进病人康复进程。
床边胃镜引导下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何蕾, 侯丽, 孙涛, 赵士兵
2018, 43(4): 540-5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4
摘要:
目的:探讨床边胃镜引导下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危重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营养支持。比较2组病人干预第1、10天的营养指标;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反流误吸以及堵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第1天,2组病人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0天,鼻肠管组病人各项指标均高于鼻胃管组(P<0.05)。2组病人置管成功率均为100%;鼻肠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1)。结论:床边胃镜引导下留置鼻肠管有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并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用于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体会
曹利芸, 王云秀, 刘学慧, 冷娜, 李顺琼, 刘鹏
2018, 43(4): 543-5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5
摘要:
目的:探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在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脊柱骨折病人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取经后路脊柱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联合脊柱融合术。术后观察组予以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自我护理技能达标率以及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的脊髓独立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自我护理技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时的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均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脊柱骨折病人术后采取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功能锻炼并提高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脊柱功能的更佳恢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马艳, 陈冬梅, 常菲菲
2018, 43(4): 547-5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6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PCNL治疗的病人分为FT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FTS组运用FTS理念指导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补液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病人康复效果。结果:术后FTS组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补液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2组在腹胀、腹痛发生率和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理念运用于PCNL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舒适感,促进胃肠功能及体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在降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误吸发生中的应用
肖瑞红, 陶如华
2018, 43(4): 549-5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7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降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误吸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7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病人误吸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误吸率11.43%,对照组误吸率31.43%,2组误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食物性状及餐具选择、进食体位、正确喂食方法、误吸的危险性和主要症状、误吸后紧急处理方法及吞咽功能训练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和/或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病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误吸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遗忘曲线规律式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病人体质量过增的作用
刘君君, 薛建云
2018, 43(4): 552-5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8
摘要:
目的:探讨遗忘曲线规律式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病人体质量过增的作用。方法:选取长期透析且2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 5%的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遗忘曲线规律式教育。比较2组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尿素氮下降率和体质量增加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液体摄入依从性、尿素氮下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质量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遗忘曲线规律式教育能提高透析病人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的自我管理能力。
多元化延续护理对长期服用华法林病人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张静, 巫素青, 宋应群
2018, 43(4): 554-5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9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护理对长期服用华法林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长期服用华法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多元化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长期服用华法林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并发症。
医学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马善峰, 贾强, 杨锐, 关宿东
2018, 43(4): 557-5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40
摘要: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方式的授课,观察组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授课。课程结束后,采用通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检测表(中国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系统能力和综合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2组探求力、想象力、自信力、求知力、认知力评分和量表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
赵素容, 张配, 李娴, 魏芳, 刘浩
2018, 43(4): 559-5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41
摘要:
目的:探讨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对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5级药学专业2个本科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1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药学2班60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学生按照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方案完成课业学习和专业实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文化熏陶和参与相关活动。比较2组学生中医药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对中医药的认识、知识面与专业素养、考研或就业方向、专业认可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度、关注度、参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于中医药文化是否扩展知识面与提高专业素养,是否看好药学专业发展前景,观察组学生的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2组对于考研或毕业就业是否选择药学专业的肯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能促进药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与专业素养、专业认可度,从而促进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