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权重配方法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徐晖 陆松虹 张景俊 潘松 程亮 吴鸿浩

引用本文:
Citation:

权重配方法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 徐晖(1972-), 男,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971.2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he co-induction of midazolam, fentanyl and propofol on hemodynamics using weighted modification method

  • CLC number: R971.2

  • 摘要: 目的采用权重配方法分析咪达唑仑(Mid)、芬太尼(Fen)和丙泊酚(Pro)联合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根据权重配方法设计,均匀分配至6个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的用药组(配伍组1~6),麻醉诱导为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 mg/kg。Pro注入后3 min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Pro注入后1 min、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值。结果以平均动脉压为评价指标,3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Pro > Mid > Fen,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5 mg/kg;以心率为评价指标,三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Fen > Pro > Mid。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结论Pro和Fen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上起主要作用,Mid、Pro和Fen之间有协同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
  • 图 1  权重配方设计表

    表 1  各配伍组的剂量(mg/kg)

    配伍组 Mid Fen Pro
    组1 0.02 0.0025 0.8
    组2 0.025 0.004 1.5
    组3 0.03 0.006 0.6
    组4 0.04 0.002 1.2
    组5 0.05 0.003 0.5
    组6 0.06 0.005 1.0
    Dmax 0.06 0.006 1.5
    Dmin 0.02 0.002 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各组不同时点MAP与基础值的差值(x±s; ni=10)

    分组 T1 T2 T3 T4 T5 T6 T7
    组1 16.1±10.9 16.9±13.0 33.7±16.3 16.5±14.0 11.4±8.6 17.7±8.0 21.0±13.5
    组2 19.4±10.0 23.6±10.8 20.4±14.9 17.3±9.3 10.1±8.2 12.7±8.9 13.6±7.0
    组3 17.8±13.0 25.1±14.9 23.3±13.6 18.0±12.2 15.3±10.1 18.7±10.6 19.2±12.1
    组4 24.1±17.0 19.1±16.0 27.1±16.5 21.6±15.9 12.3±8.9 13.9±8.9 17.8±8.5
    组5 10.6±7.8 28.5±13.2 24.5±19.0 11.6±13.7 11.6±8.6 13.2±6.7 21.5±19.6
    组6 16.7±7.4 22.7±13.4 7.6±3.9* 11.3±6.8 15.7±14.0 19.8±17.0 16.1±7.5
    F 1.48 0.93 3.43 1.03 0.52 0.86 0.61
    P >0.05 >0.05 < 0.01 >0.05 >0.05 >0.05 >0.05
    MS组内 132.068 186.242 220.187 153.012 98.730 111.445 148.387
    q检验:同时间点与组1比较*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各组分在组方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定性分析

    组分 标化剂量 b(di) b(didj) P 优化剂量 优化剂量注释和相互作用定性结果
    Mid d1 0.458 >0.05 0.060 为Mid DEmax
    Fen d2 0.288 >0.05 5.000 为Fen DEmax
    Pro d3 0.537 < 0.05 1.500 为Pro Dmax
    交互项 d3d1 0.524 < 0.05 0.060 为Mid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交互项 d3d2 0.353 >0.05 5.000 为Fen剂量, 两组分间呈相加性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各组不同时点HR与基础值的差值(x±s, ni=10)

    分组 T1 T2 T3 T4 T5 T6 T7
    组1 8.8±6.8 8.2±10.2 24.5±19.1 23.2±10.8 17.1±10.4 14.4±13.8 13.7±15.0
    组2 6.9±5.2 10.1±7.8 13.5±10.8 15.0±14.6 11.8±15.6 11.8±14.2 11.5±9.2
    组3 7.4±3.7 6.3±2.3 13.3±7.2 13.3±17.9 18.5±13.0 13.7±12.0 13.5±10.7
    组4 10.4±7.9 17.2±10.6 13.8±21.1 24.7±18.6 17.0±11.3 16.5±10.0 18.3±13.6
    组5 7.2±8.6 8.1±9.8 15.7±9.6 17.6±12.4 14.4±13.6 8.6±6.8 8.8±7.7
    组6 18.2±13.9 16.3±11.9 8.2±3.8 13.0±8.1 7.6±9.5 8.3±11.4 9.4±10.8
    F 2.67 2.44 1.40 1.27 1.09 0.80 0.9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MS组内 69.425 86.697 180.850 202.141 153.903 135.380 130.837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各组分在组方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定性分析

    组分 标化剂量 b(di) b(didj) P 优化剂量 优化剂量注释和相互作用定性结果
    Mid d1 0.256 >0.0.5 0.060 为Mid DEmax
    Fen d2 0.390 >0.05 5.000 为Fen DEmax
    Pro d3 0.277 >0.05 1.000 为Pro DEmax
    交互项 d2d1 0.511 < 0.05 0.060 为Mid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交互项 d2d3 0.717 < 0.01 1.500 为Pro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下载: 导出CSV
  • [1] ZHENG QS, SUN RY.Quantitative design of drug compatibility by weighted modification method[J]. Acta Pharmacol Sin, 1999, 20(11):1043.
    [2] 黄继汉, 张密, 王民, 等.权重配方模型的非线性混合效应分析:一个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实例[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10):1121.
    [3] 符定家, 许铿, 李建, 等.丙泊酚、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 2017, 41(7):737. doi: 10.3969/j.issn.1000-744X.2017.07.028
    [4] 方育, 黄洁, 袁源.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复合芬太尼对患者效应室丙泊酚浓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9):134.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14.09.035
    [5] YASSER S, KHALDA R, MAHA Y, et al.Hemodynamic changes and stress response during BIS-guided TCI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fentanyl in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cholecystectomy[J]. Egypt Anaesthesia, 2016, 32(1):45. doi: 10.1016/j.egja.2015.09.014
    [6] YUKARI S, MASUMI M, HITOSHI S, et al.Optimal fentanyl dosage for attenuating systemic hemodynamic changes, hormone release and cardiac output changes during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hypertensio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study[J]. Anesth, 2013, 27(4):505.
    [7] WICZLING P, BIEDA K, PRZYBYLOWSKI K, 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Propofol and fentany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aortic surgery——a study of pharmacodynamic drug-drug interaction[J]. Biopham Drug Dispos, 2016, 37(5):252. doi: 10.1002/bdd.v37.5
  • [1] 邱庆荣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处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27-1029.
    [2] 陆松虹王忠云 . 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66-167.
    [3] 黎伟 . 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023-10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12
    [4] 李凌云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697-698.
    [5] 时文清陈兰仁张引方云 . 咪达唑仑致浅镇静状态对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14-10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11
    [6] 曹樱花王岩车媛 .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377-1378.
    [7] 卢剑华孙宜萍陈强 .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06-308.
    [8] 李华忠徐继海宋际明袁管京黄忠义 .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7): 904-906,9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7.017
    [9] 邵兰 . 丙泊酚和芬太尼不同配伍剂量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59-60.
    [10] 张庆文马明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对比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11-313.
    [11] 郭全周 . 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ERCP的对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38-1539.
    [12] 汪建胜柯善高陶峰叶欲峰郑磊 . 小剂量咪达唑仑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64-65.
    [13] 梁启胜杨茗竣符炜凌云志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靶控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55-1158.
    [14] 吴年生汪东学王玲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泵注对甲状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207-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19
    [15] 刘会凤陶志国罗宏丽夏晓琼 . 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923-92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21
    [16] 张静吴石华张安生欧阳帆 . 高血压患者下肢骨手术后三种镇痛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70-172.
    [17] 郭芳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麻醉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4): 327-329.
    [18] 许芾岳洋陈彪杨如宵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8): 1008-10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8.005
    [19] 李真祁云 . 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 54-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1.016
    [20] 赵琛李应杰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80-1081.
  • 加载中
图(1)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95
  • HTML全文浏览量:  3095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12-22
  • 录用日期:  2018-07-17
  • 刊出日期:  2019-05-15

权重配方法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 徐晖(1972-), 男,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麻醉科, 233000

摘要: 目的采用权重配方法分析咪达唑仑(Mid)、芬太尼(Fen)和丙泊酚(Pro)联合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根据权重配方法设计,均匀分配至6个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的用药组(配伍组1~6),麻醉诱导为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 mg/kg。Pro注入后3 min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Pro注入后1 min、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值。结果以平均动脉压为评价指标,3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Pro > Mid > Fen,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5 mg/kg;以心率为评价指标,三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Fen > Pro > Mid。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结论Pro和Fen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上起主要作用,Mid、Pro和Fen之间有协同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

English Abstract

  • 在临床麻醉中,镇静安定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静脉全麻药联合用于全麻诱导是目前最常见诱导用药组合,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每个药的药理特性,从而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少或降低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丙泊酚(Pro)与小剂量麻醉性镇痛药一起使用时,不仅可以彼此增强催眠作用,而且可以利用麻醉性镇痛药能缓解或阻断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特性,达到满意的诱导、插管和切皮等麻醉的要求。药物联合应用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咪达唑仑(Mid)、芬太尼(Fen)、Pro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其性质是什么?它们的最佳配伍剂量是多少?等等。对于多比例多剂量水平的组方优选,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正交设计法、配方均匀设计法、直接寻优法等,这些方法要求的组数多,实验误差大。权重配方法是研究利用优化(或超级)拉丁方设计和均匀设计原理,并根据复方药物量效关系特点,规范实验设计建立的新的数据分析法[1],为药物配方实验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和简便的手段。本研究运用权重配方法,探讨Mid、Fen和Pro联合诱导时,各药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上作用的大小,以及各药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 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

    • 根据临床上的使用情况,将Mid、Pro、Fen的足量和弱效量分别确定为:Mid 0.02~0.06 mg/kg,Fen 2~6 μg/kg,Pro 0.5~1.5 mg/kg。用0.8的等比例,在足量至低效量范围内,将各组份药分为大小不同的6个剂量,构建出权重配方设计表(见图 1),60例病人随机分配至6个配伍组(见表 1)。

      图  1  权重配方设计表

      配伍组 Mid Fen Pro
      组1 0.02 0.0025 0.8
      组2 0.025 0.004 1.5
      组3 0.03 0.006 0.6
      组4 0.04 0.002 1.2
      组5 0.05 0.003 0.5
      组6 0.06 0.005 1.0
      Dmax 0.06 0.006 1.5
      Dmin 0.02 0.002 0.5

      表 1  各配伍组的剂量(mg/kg)

    • 所有病人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3 mg。入室后GE-B40i型监护仪监测心率、无创动脉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右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滴注乳酸林格液。待监护仪上各项数据稳定3 min后,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 mg/kg。Pro注入后3 min采用双盲法行气管插管。

    • 记录诱导前、Pro注入后1 min(T1)、2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T4)、3(T5)、5(T6)、7 min(T7)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数值。

    • 采用方差分析。

    • 诱导后各时点的MAP与术前基础值的差值,配伍组6的血压波动在插管前后(T3)低于配伍组1(P<0.05)(见表 2)。将各时点的血压波动值换算成效应值输入DAS ver1.0,结果显示3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Pro>Mid>Fen(P<0.05)。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5 mg/kg。理论优化比例为Mid:Fen:Pro=1.00:0.083 33:25。Pro与Mid之间为协同作用(P < 0.05),Pro与Fen之间为相加作用(P<0.05)(见表 3)。

      分组 T1 T2 T3 T4 T5 T6 T7
      组1 16.1±10.9 16.9±13.0 33.7±16.3 16.5±14.0 11.4±8.6 17.7±8.0 21.0±13.5
      组2 19.4±10.0 23.6±10.8 20.4±14.9 17.3±9.3 10.1±8.2 12.7±8.9 13.6±7.0
      组3 17.8±13.0 25.1±14.9 23.3±13.6 18.0±12.2 15.3±10.1 18.7±10.6 19.2±12.1
      组4 24.1±17.0 19.1±16.0 27.1±16.5 21.6±15.9 12.3±8.9 13.9±8.9 17.8±8.5
      组5 10.6±7.8 28.5±13.2 24.5±19.0 11.6±13.7 11.6±8.6 13.2±6.7 21.5±19.6
      组6 16.7±7.4 22.7±13.4 7.6±3.9* 11.3±6.8 15.7±14.0 19.8±17.0 16.1±7.5
      F 1.48 0.93 3.43 1.03 0.52 0.86 0.61
      P >0.05 >0.05 < 0.01 >0.05 >0.05 >0.05 >0.05
      MS组内 132.068 186.242 220.187 153.012 98.730 111.445 148.387
      q检验:同时间点与组1比较*P<0.05

      表 2  各组不同时点MAP与基础值的差值(x±s; ni=10)

      组分 标化剂量 b(di) b(didj) P 优化剂量 优化剂量注释和相互作用定性结果
      Mid d1 0.458 >0.05 0.060 为Mid DEmax
      Fen d2 0.288 >0.05 5.000 为Fen DEmax
      Pro d3 0.537 < 0.05 1.500 为Pro Dmax
      交互项 d3d1 0.524 < 0.05 0.060 为Mid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交互项 d3d2 0.353 >0.05 5.000 为Fen剂量, 两组分间呈相加性

      表 3  各组分在组方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定性分析

    • 插管后各组的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将各时点的HR变化值输入DAS ver1.0,结果显示3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Fen>Pro>Mid(P<0.05)。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理论优化比例为Mid:Fen:Pro=1.00:0.083 33:20.83,Fen与Pro和Mid之间均为协同作用(P<0.05和P<0.01)(见表 5)。

      分组 T1 T2 T3 T4 T5 T6 T7
      组1 8.8±6.8 8.2±10.2 24.5±19.1 23.2±10.8 17.1±10.4 14.4±13.8 13.7±15.0
      组2 6.9±5.2 10.1±7.8 13.5±10.8 15.0±14.6 11.8±15.6 11.8±14.2 11.5±9.2
      组3 7.4±3.7 6.3±2.3 13.3±7.2 13.3±17.9 18.5±13.0 13.7±12.0 13.5±10.7
      组4 10.4±7.9 17.2±10.6 13.8±21.1 24.7±18.6 17.0±11.3 16.5±10.0 18.3±13.6
      组5 7.2±8.6 8.1±9.8 15.7±9.6 17.6±12.4 14.4±13.6 8.6±6.8 8.8±7.7
      组6 18.2±13.9 16.3±11.9 8.2±3.8 13.0±8.1 7.6±9.5 8.3±11.4 9.4±10.8
      F 2.67 2.44 1.40 1.27 1.09 0.80 0.9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MS组内 69.425 86.697 180.850 202.141 153.903 135.380 130.837

      表 4  各组不同时点HR与基础值的差值(x±s, ni=10)

      组分 标化剂量 b(di) b(didj) P 优化剂量 优化剂量注释和相互作用定性结果
      Mid d1 0.256 >0.0.5 0.060 为Mid DEmax
      Fen d2 0.390 >0.05 5.000 为Fen DEmax
      Pro d3 0.277 >0.05 1.000 为Pro DEmax
      交互项 d2d1 0.511 < 0.05 0.060 为Mid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交互项 d2d3 0.717 < 0.01 1.500 为Pro剂量(Dmax), 两组分呈协同性

      表 5  各组分在组方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定性分析

    • 权重配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是一种高效的方法,组方优选一般仅需6组,就可初步得出结果。如条件许可,尽量另设2~3组进行确定性试验。(2)在限定的多药物多剂量水平范围内,寻找最佳配伍,且结果符合专业要求。(3)能做药物相互作用的定性分析。(4)可确定各药组方中的重要程度。(5)由于确定性试验存在,使得本法的结果可靠[2]

      MAP是反映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指标,也是判断病人术中麻醉深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理想麻醉诱导药应该是既能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本实验中,Mid、Fen、Pro的权重指数分别为0.458、0.288和0.537,说明这3种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但Pro在保持病人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上起主要作用,Pro在组方中的理想剂量应为1.0~1.5 mg/kg,与符定家等[3]的研究相似。

      麻醉诱导时影响HR的因素很多,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插管的伤害性刺激、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等均可对HR产生影响。方育等[4]认为Fen可以有效减弱置喉镜与插管刺激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诱导过程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另有学者[5-6]认为有效控制该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Fen的剂量应>4 μg/kg,就稳定病人诱导和插管期间HR而言,Fen在本诱导组方中起主要作用,组方中理想的Fen的剂量应不低于4 μg/kg。

      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上,Fen和Pro在保持诱导期心率稳定上起协同作用,而在对血压的影响上两者仅为相加作用。WICZLING等[7]认为0.001 mg/kg Fen与Pro合用时对血压和HR的影响呈协同作用,和本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中,以血压为参照指标时,Pro在组方中为主药;而在以HR为参照指标时,Fen为主药。对于Fen和Pro对血压和HR的影响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相互作用,和两药在体内不同的分布时间有关,在以与Fen相关性较好的HR作为参照指标观察时,由于Pro分布时间短,在体内很快达到血-效应点平衡浓度,所以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在以与Pro相关性较好的血压作为参照指标观察时,由于在诱导期Fen的血-效应点浓度未达到平衡,所以未表现出协同作用。

      Mid在本组方中的作用相对较弱,但它在预防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上,和Pro、Fen均有协同作用,值得关注。我们推荐的Mid用量为0.06 mg/kg。本文采用Mid、Fen、Pro序贯诱导的方法,是否发挥Mid的药理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在本麻醉诱导组方中Pro和Fen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上起主要作用,Mid、Pro和Fen之间有协同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