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29卷  第6期

基础医学
成人外周血细胞中Th2功能亚群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朱安友, 陈礼文, 李柏青
2004, 29(6): 479-481.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CD3单克隆抗体(CD3mAb)激活的人外周血αβ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用CD3mAb、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CD3mAb激活的T淋巴细胞(CD3AT)的中性条件培养;用CD3mAb、IL-2、rhIL-4和抗人IL-12抗体,作为Th2极化条件。分别收集PBMC和培养后第7、14和21天细胞,加PMA、ionomycin和monensin作用6 h后,用多色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αβT细胞中胞内IFN-γ或IL-4产生细胞的比例。结果: PBMC中IFN-γ+或IL-4+αβT细胞分别为23.6%、2.4%。与中性条件相比,Th2极化条件下培养3周,αβT细胞中IFN-γ产生细胞明显减少(P<0.001),IL-4+产生细胞显著增加(P<0.001);同时产生IFN-γ+IL-4+细胞从3.6%增加至6.1%。结论: 体外Th2极化条件可以使人外周血αβT细胞分化为Th2功能亚群。
女性乳腺癌组织ERα、ERβ的表达及其意义
汪子书, 秦凤展, 吴穷, 佘明金
2004, 29(6): 482-485.
摘要: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α(ERα)与ERβ mRNA及ERα蛋白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ER亚型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R 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及19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ERα与ERβ mRNA及ERα蛋白的表达。结果: ERβ mRNA总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为51.9%,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21.1%(P<0.05);ERαmRNA单独表达率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为63.2%,高于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25.0%(P<0.05);ERα与ERβ mRNA共表达表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1.9%,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15.8%(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表达表型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5),并趋向于更高的肿瘤病理学分级;ERα蛋白在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两种组织中的表达率相似。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同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马佳, 陈素莲, 陈治文
2004, 29(6): 485-486.
摘要: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诱导A 375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结果: As2O3浓度分别为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时,A375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75%、50.9%和43.7%,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10%、4.61%和11.2%,总凋亡率分别为11.85%、55.51%和54.9%。结论: As2O3可诱导A375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10 μmol/L和20 μmol/L的As2O3可明显增加A375细胞总凋亡率。
乳腺癌pS2、PSA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预后意义
刘铁成, 鲁智, 陶仪声, 佘明金, 王勤
2004, 29(6): 487-488.
摘要:
目的: 探讨pS2、PS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关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中pS2和PSA的表达,并对52例进行了5年随访。结果: pS2总阳性表达率为65.38%,在ER(+)、ER(-)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PR(+)、PR(-)中分别为84.21%和54.55%,差异有显著性(P<0.05);PSA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4%,在ER(+)、ER(-)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和66.67%,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PR(+)、PR(-)中分别为84.21%和48.48%,差异有显著性(P<0.05)。pS2(+)、pS2(-)两组中,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9%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SA(+)、PSA(-)组中,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8%和5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S2与PSA均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因素,若联合检测激素受体(ER、PR),对判断预后将更有帮助。
临床医学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26例临床分析
丁周志, 薛莲
2004, 29(6): 489-491.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价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3~2001年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者进行观察和门诊随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水肿5~35天消失,蛋白尿2周~3个月消失,血压7~28天恢复正常,血尿8天~19个月消失。所有患儿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的临床表现较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持续时间较长。经长期随访观察,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意义
姜从桥, 刘瑞林, 刘牧林, 郝博
2004, 29(6): 491-492.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广泛淋巴结清扫可行性和意义,并提出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的16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进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有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胰头癌与壶腹周围癌、肿块大小和胰头肿瘤部位间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不同(P=0.588~P=0.511)。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病例中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常见并发症。结论: 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肿瘤大于3 cm以上,无论是位于胰头还是壶腹部癌均应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同时行胰头周围广泛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安全的。
重症监护病房160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何先弟, 李峰, 吴强
2004, 29(6): 493-494.
摘要:
目的: 监测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 用E试验测定1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的耐药率为1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41株,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舒巴坦-头孢哌酮,敏感率分别为88.7%、81.2%和79.4%。结论: 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产生菌所致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而头孢吡肟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复合剂可用来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选用药物之一。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机及气道管理体会
毕良学, 金丹群
2004, 29(6): 495-497.
摘要: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呼吸机应用及气道管理的体会。方法: 术后均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辅助呼吸,常规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创动脉血压、血气等呼吸循环指标。结果: 撤机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17例,再插管5例,另12例改用CPAP后呼吸困难改善,避免了2次插管。本组52例行气管分泌物培养及涂片,19例阳性,其中8例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1例涂片为霉菌孢子,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后肺部感染全部控制。本组肺不张15例,气胸3例,给予加强体位引流、胸腔穿刺抽气后治愈。结论: 先心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是十分重要的,提倡循环稳定时早期撤机;对于撤机后呼吸困难者,尽早给予CPAP支持,对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要根据气管分泌物培养及涂片结果调整抗生素。
两种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探讨
董淮富, 丁周志, 王亚明, 薛莲
2004, 29(6): 497-498.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5~2003年收治的41例川崎病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17例川崎病应用IVIG 1 g/kg,分400~500 mg·kg-1·d-1×2~3天和22例IVIG 2 g/kg,分400 mg·kg-1·d-1×5天治疗,在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至正常、冠状动脉(CA)扩张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1.000)。结论: 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1 g/kg和2 g/kg疗效相当,推荐应用IVIG 1 g/kg,以节约药源和患者治疗费用。
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一期人工晶体植入40例分析
郁佳, 李韵倩
2004, 29(6): 499-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对1998~2002年我院40例角膜穿孔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及并发症治疗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6~1.0 5眼(12.5%);0.3~0.5 16眼(40.0%);0.05~0.2 17眼(42.5%);0.05以下2眼(5.0%)。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葡萄膜炎及后囊混浊。结论: 掌握适当手术适应证,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角膜穿孔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肥胖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及C肽应答的影响
席倩
2004, 29(6): 501-503.
摘要: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INS)和C肽(CP)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非糖尿病者5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采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同步INS释放及CP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DM组肥胖者1h INS低于对照组(P<0.05),余INS及CP应答在两组肥胖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肥胖型DM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1h、2hINS及1h、2h、3hCP均减少(P<0.05~P<0.01)。DM组及对照组内肥胖者各时点INS及CP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P<0.01),但肥胖者ISI显著低于非肥胖者(P<0.01)。结论: 肥胖老年人2型DM者INS水平虽然不低,但胰岛素抵抗(IR)显著。非肥胖老年人2型DM者主要是INS释放受损,但IR轻微。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20例临床分析
程银兰, 盛健
2004, 29(6): 504-506.
摘要:
目的: 减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3年我院收治糖代谢异常孕产妇20例结局并与同期孕产妇比较。结果: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症及母儿病死率均高于其它孕产妇(P=0.041 5~P=0.001 3)。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产妇孕期、产程中监测及分娩方式选择,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病死率,并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Pilon骨折术前跟骨牵引与手术治疗
余汉峰, 钱塘, 冷震, 王松韬
2004, 29(6): 506-507.
摘要: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术前跟骨牵引的重要性及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方法: 治疗32例34肢,Pilon骨折Ⅰ型6例,Ⅱ型21例,Ⅲ型5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6例,跟骨牵引辅以小夹板外固定4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17例,有限手术切开螺钉内固定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5例,有2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3例采用人工骨植骨。结果: 随访4个月~3.5年,优良23例,可5例,差4例。结论: 根据Pilon骨折的不同分型,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硬膜外阻滞与氧化亚氮用于分娩镇痛疗效分析
叶爱华
2004, 29(6): 508-510.
摘要: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与氧化亚氮吸入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硬膜外组稀释成0.2%罗哌卡因9 ml复合芬太尼1 ml,注入硬膜外腔,以后视产妇腹痛情况酌情追加5 ml。氧化亚氮组吸入50%氧化亚氮和50%氧气的混合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在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差异有显著性(P<0.01),硬膜外组第二产程时间比氧化亚氮组长(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子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舒张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呼吸、心率和收缩压氧化亚氮组均高于硬膜外组(P<0.05~P<0.01)。结论: 硬膜外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氧化亚氮吸入组,但硬膜外组需专业麻醉师监护,第二产程有延长趋势,氧化亚氮组镇痛效果稍差,但不需专职麻醉师,产妇乐于接受,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观察
王忠生
2004, 29(6): 510-511.
摘要: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肌苷及维生素B6。21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除血尿外)、血浆比黏度、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肌酐(Sc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阿魏酸钠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对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的手术疗效分析
李晓广, 代斌
2004, 29(6): 512-513.
摘要:
目的: 探讨枕大池扩大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Arnold-Chis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枕大池扩大重建术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MRI复查示脊髓空洞腔明显缩小。结论: 枕大池扩大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安全有效。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22例
吴正凯, 刘毅东
2004, 29(6): 514-515.
摘要:
目的: 探讨偶发性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22例,对侧肾正常的肾细胞癌17例,对侧肾存在病变或潜在功能受损2例,移植肾肾细胞癌1例,先天性孤立肾1例,vonhipple-Lindau综合征1例。结果: 术后随访6~62个月,仅1例术后复发。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应用于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孙素欣, 宋金涛
2004, 29(6): 516-517.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SV E分为HDIG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HDIG(400 mg·kg-1·d-1),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止痉时间、神志开始恢复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DIG治疗SVE能减轻脑组织损害,缩短疗程,临床疗效好。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治疗
何祖龙, 胡毅
2004, 29(6): 518-519.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2例,常规采用双J管作支架内引流。结果: 术后无感染、漏尿和再狭窄等并发症,患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较有效的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作支架有利于肾功能迅速恢复,减少术后吻合口再狭窄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血液净化技术联合应用抢救急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刁秀竹, 杨沐, 柴树人
2004, 29(6): 520-52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BP)技术在抢救重症急性肾衰竭(ARF)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999年7月~2002年9月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连续性静-静脉透析滤过(CVVHDF)、血浆置换(PE)联合应用抢救ARF25例,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比较了3种方法对肌酐、尿素氮、胆红素清除、纠正电解质酸碱液体平衡的不同点。结果: 25例ARF病死6例,总病死率24.0%。对肌酐、尿素氮的清除IHD效果最好,CVVHDF次之,PE效果最差。而对胆红素的清除相反,PE效果最佳,CVVHDF和IHD较差。结论: IHD、CVVHDF、PE对肌酐、尿素氮、胆红素清除效果各有不同,重症ARF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并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疗效分析
米妍
2004, 29(6): 522-523.
摘要: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50例痉挛程度不同的面肌及眼睑痉挛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痉挛缓解程度。结果: 面肌及眼睑痉挛强度有明显改善,其中完全缓解率68.00%,明显缓解率22.67%,部分缓解率9.33%,眼睑下垂等副反应均在2~4周内明显缓解。结论: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可作为目前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的首选方法。
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
束庆文, 娄诗金, 黄艺, 徐政富, 朱英夫
2004, 29(6): 524-526.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3例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患者,在内镜及X线透视下,插入导丝并越过狭窄段,以沙氏探条扩张器由细至粗渐扩至10~15 mm。恶性狭窄与食管贲门癌术后瘢痕狭窄或术后复发患者,在扩张结束后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33例中18例行扩张治疗,扩张1~2次者17例,1例扩张4次;15例行扩张和内支架置入治疗,均1次扩张与置管成功。术后狭窄程度按Stooler分级下降Ⅱ级者28例,Ⅰ级者4例,未下降者1例。术中、术后无剧烈疼痛、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及吻合口狭窄近期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治疗成功的前提是导丝通过狭窄段,保证是固定好导丝,关键是狭窄段的有效扩张与支架置放位置的准确。
肝局灶性病变CT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徐家声, 彭传勇
2004, 29(6): 526-527.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病变动脉期强化类型与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资料完整的肝脏局灶病变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并将其分为4种类型,归纳其形态特征。结果: 46例患者中6例病灶呈均一强化型,其中4例肝细胞癌(HCC),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11例病灶呈肝内异常管腔或不均匀强化型;8例病灶呈周边结节状强化型;18例病灶呈环状强化型;3例病灶没有强化。结论: 区分肝脏局灶病变动脉期强化类型对其定性诊断及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GM-CSF、IL-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汪华学, 徐凤珍, 陈余清, 刘超, 王凤超
2004, 29(6): 528-530.
摘要:
目的: 采用无创法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特征,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组13例(Ⅰ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组11例(Ⅱ组)和健康不吸烟组15名(Ⅲ组),均吸入4.5%盐水,诱导其排痰;部分患者作支气管激发(组织胺)试验。用ELISA法测定痰液中GM-CSF、IL-10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痰液中GM-CSF和IL-10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GM-CSF含量,Ⅰ组均高于Ⅱ组和Ⅲ组,而Ⅱ组亦高于Ⅲ组(P<0.01);IL-10含量,Ⅰ组均低于Ⅱ组和Ⅲ组,而Ⅱ组亦低于Ⅲ组(P<0.01)。在Ⅰ组,7例支气管激发试验(组胺)阳性患者,使FEV1降低20%所需药物累计量:HisPD20-FEV1(mg)与痰液GM-CS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气道促炎症细胞因子GM-CSF水平增高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IL-10水平降低有助于慢性气道炎症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且GM-CSF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气道敏感性的高低。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
阚乃颖, 年丽
2004, 29(6): 530-531.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方法: 对2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撕裂。21例孕妇无一例死亡,新生儿均存活。结论: 为预防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应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规范手术操作。
改良式输卵管吻合术20例分析
陶思娥
2004, 29(6): 532-533.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2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原输卵管结扎部位为峡部的受术者41例,其中20例采用2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观察组),另21例为传统4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术(对照组)。结果: 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术后复通率及复孕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1.000和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2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是可行的,它可减少缝合处瘢痕,促进输卵管生理功能的恢复,达到4针缝合同样的效果,并降低了手术难度,但不适合输卵管两断端管腔较大部位的吻合。
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联用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章雪莲
2004, 29(6): 533-534.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用甲氨喋呤(MTX)与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单用MTX的异位妊娠40例与MTX和米非司酮联用治疗异位妊娠53例的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结果: 联用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 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联用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用甲氨喋呤疗效好、疗程短,提高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经棘突间注药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陈金星, 吴郁
2004, 29(6): 535-536.
摘要:
目的: 评价经棘突间注药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 22例ASA Ⅰ~Ⅱ级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经棘突间注入曲安奈得混合液15 ml。结果: 本组病例中优15例,良4例,差3例,总有效率86.4%。结论: 经棘突间注药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近期疗效尚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46例临床分析
张宁芝
2004, 29(6): 536-537.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的治疗现状与围产儿结局。方法: 对46例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46例,存活21例,死亡25例,围生儿死亡率54.3%。结论: 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如病情稳定尽可能延长孕期至34孕周终止妊娠。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刘和福
2004, 29(6): 541-54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AHS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采取针对病因及抗凝和扩血管治疗。结果: 本组AHS婴幼儿发病8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伴抽搐多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7例病侧肌力恢复正常(Ⅴ级),5例病侧肌力恢复至Ⅳ级。结论: 颅内感染是小儿AHS的最常见原因,其次为脑血管畸形和脑损伤。早期抗凝和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是AHS治疗所需。
眼肌麻痹4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刘太珍, 彭声援
2004, 29(6): 542-543.
摘要:
目的: 探讨眼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8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CT、MRI、脑脊液、血糖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糖尿病15例(31.25%),血管性疾病9例(18.75%);痛性眼肌麻痹、颅内肿瘤各7例(14.58%);前两者临床多表现为动眼神经不全性麻痹,其次为外展神经麻痹;后两者多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多颅神经麻痹。其它少见的病因为重症肌无力、颅内炎症等。结论: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掌握各种病因所致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时完善有关辅助检查,避免误诊。
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
张勇
2004, 29(6): 544-545.
摘要:
目的: 探讨门静脉氟尿嘧啶(5-Fu)插管化疗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994年9月~2001年12月间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59例,术中随机分为门静脉插管化疗组29例和常规静脉化疗组30例。完整随访48例(81.4%),另外11例中途失访按肝转移死亡处理。随访时间24~60个月。结果: 肝转移的发生率插管化疗组为24.1%,常规静脉化疗组为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插管化疗组1、3、5年生存率为92.1%、75.9%、65.5%,常规静脉化疗组为90.0%、56.7%、23.3%。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后应用5-Fu门静脉插管化疗,比常规静脉化疗更有效,可降低肝脏转移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低血钾心电图改变及严重低血钾抢救体会
付松山
2004, 29(6): 545-545.
摘要:
糖尿病低血糖性偏瘫5例临床分析
夏元亮, 武秀玲
2004, 29(6): 546-547.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性偏瘫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5例糖尿病低血糖性偏瘫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一些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均为老年人2型糖尿病,存在明确的诱因和脑动脉硬化,多无典型的低血糖表现,常伴意识障碍和Babinski征阳性,及时静脉推注高渗糖症状缓解。结论: 老年人2型糖尿病出现偏瘫应详细询问病史,急查血糖,才能确诊并不失时机恰当地治疗。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钱庆燕, 顾安丽, 王春梅
2004, 29(6): 547-548.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4例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加用纳络酮治疗,每次0.1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 ml中静脉推注,每次1 h,每天可连续应用6~8次,待自主呼吸稳定后改用0.4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30 ml中微泵维持3 h,连用3~5天。对照组常规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困难、青紫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P<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带斜夹块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区骨折
姚小源, 冷志峰
2004, 29(6): 549-550.
摘要:
目的: 介绍带斜夹块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区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带斜夹块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区骨折32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11例,Ⅳ型13例。均在局部麻醉下,在电视X线机下持续牵引,进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钉外支架固定。结果: 随访均超过1年,全部骨性愈合,无死亡病例和髋内翻发生。结论: 斜夹块单侧外支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损伤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股骨粗隆区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经胸超声和X线透视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陈名武, 陈兰举, 潘家华, 赵武, 黄元云, 宋伟, 高杰
2004, 29(6): 550-551.
摘要:
儿童疟疾12例临床分析
毛国顺, 王雷
2004, 29(6): 552-553.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疟疾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疟疾临床资料。结果: 发热呈周期性发作10例,其中发热前有寒战8例,可合并肝脾肿大及贫血、血小板减少。结论: 儿童疟疾常呈典型经过。
新生儿败血症24例临床分析
石佑根, 金莉
2004, 29(6): 554-554.
摘要: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探讨
赵天龙
2004, 29(6): 555-555.
摘要: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绞痛86例临床分析
姚凤斌, 贾兆伟
2004, 29(6): 556-556.
摘要:
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临床体会
杨涛
2004, 29(6): 557-558.
摘要:
节制韧带悬吊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
丁敏
2004, 29(6): 558-558.
摘要:
绞窄性肠梗阻30例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杨素勋
2004, 29(6): 559-559.
摘要:
检验医学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评估
汪丽儿
2004, 29(6): 538-54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重复性方法对比和预期偏差测定,探究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稳定性、可比性和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方法: 以美国Beckmam Coulter AC.T 5diff为对比方法,Sysmex kx-21N为试验方法,用患者血对两仪器批内重复性、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 在检测的主要项目中,重复性佳,相关性良好,其医学决定水平值的相对偏差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允许偏差范围。结论: 当实验室内存在同一检验项目不同分析仪器时,应对其方法对比和偏差进行评估,使不同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血小板及晚幼红细胞增多对WBC参数的影响与对策
张凡, 杨琦, 杜军
2004, 29(6): 565-56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晚幼红细胞对白细胞(WBC)计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CD-1700型血液分析仪及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涂片镜检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在血小板聚集、巨血小板、晚幼红细胞增多的患者中,用仪器法和显微镜法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结论: 血小板聚集、巨血小板、晚幼红细胞可引起W BC假性异常升高,此时常规稀释后再用仪器计数仍无法校正,只有手工镜检才能消除影响,为临床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
下呼吸道感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郝维敏
2004, 29(6): 566-567.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下呼吸道感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并行药敏分析,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改良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ICCA)法,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对阳性者再做β-内酰胺酶试验。以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67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24例,阳性率35.8%。其中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者3例,阳性率12.5%。结论: 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此菌的抗菌活性较高,敏感率达100%,而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等抗菌活性较低。
成人自动化血清蛋白电泳参考值的建立
施志农, 陈继梅, 陈健康
2004, 29(6): 568-569.
摘要:
短篇报道
少见的腹腔内出血4例报道
付少华, 朱坚刚
2004, 29(6): 553-553.
摘要:
影像医学
超声检查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王燕红, 王淑兰, 许雪英
2004, 29(6): 560-56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22例对照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观察,包括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及斑块情况等。结果: 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显著,颈总动脉内径增大、血管阻力指数增大以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 超声在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病变的随访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胃肠穿孔的临床价值
蒋云峰
2004, 29(6): 562-564.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穿孔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胃肠穿孔的声像图表现,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肠穿孔的主要超声征像包括腹腔游离气体、积液、包裹性包块,显示率分别为84%(27/32)、93%(30/32)、68%(22/32)。X线诊断胃肠穿孔的主要依据是膈下游离气体,敏感性为75%(24/32),不能发现腹腔积液、包块。结论: 超声根据腹腔游离气体、积液、包块等声像能为胃肠穿孔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
蒲春华, 叶虹, 谢广龙, 林喃, 刘新群
2004, 29(6): 564-564.
摘要:
临床护理
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
陈付华
2004, 29(6): 569-570.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方法: 对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抢救成功脱机28例(75.7%),死亡4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注重、改进吸痰技术,可有效提高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成功率。
化学性灼伤治疗及护理
沈红先
2004, 29(6): 570-571.
摘要:
综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王圣应
2004, 29(6): 571-573.
摘要:
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武超
2004, 29(6): 574-57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