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30卷  第4期

基础医学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小鼠各器官损伤的实验研究
赵文红, 厉曙光
2005, 30(4): 283-286.
摘要: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100只,分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通过饮水途径摄入DEHP,浓度分别为250 mg/L、500 mg/L、1 000 mg/L、2 000 mg/L,另设一溶剂对照组;每10天称重一次,观察其行为,60天后称重处死,计算脏器系数,并做病理学检查;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体重减轻的现象,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雌、雄小鼠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的脏器系数在不同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睾丸脏器系数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各器官病理学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DEHP对生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可能产生潜在危害。
Caspase-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杨小淮, 李庆文, 张家俊, 承泽农
2005, 30(4): 286-287.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47.83%)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90.00%)(P<0.01),Caspase-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有明显关系(P<0.01),但与其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Caspase-3的表达降低在膀胱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氧化二砷抑制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的研究
王丽, 陈治文, 夏俊
2005, 30(4): 288-29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抑制及诱导B16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砷及其化合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3H-TdR和3H-UdR掺入肿瘤细胞DNA和RNA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s2O3诱导B16细胞的凋亡及细胞毒作用。结果: 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抑制和诱导凋亡及细胞毒作用有显著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1)。结论: 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及细胞毒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胆囊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刘会春, 鲁贻民, 谈燚
2005, 30(4): 291-292.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22例胆囊癌及28例慢性胆囊炎新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2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22例胆囊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8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胆囊癌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刘铜, 王冬梅
2005, 30(4): 293-294.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肝切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 PCNA强阳性肝细胞数及其总灰度值在肝大部切除后24 h明显增高,肝细胞阳性表达率在48 h达到峰值,至120 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 PCNA强阳性肝细胞呈规律性变化,提示残余肝可再生。
临床医学
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申庆文, 王兰云
2005, 30(4): 295-297.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统计1991~2004年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总数、剖宫产数及剖宫产指征、产钳及胎吸分娩数,对14年来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难产包括子宫收缩乏力、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胎儿、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等,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但以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为指征上升最为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而产钳、胎吸助产率则逐年减少。结论: 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正确诊断胎儿窘迫,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制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07例分析
刘传苗, 徐葵花
2005, 30(4): 298-299.
摘要: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不同年龄组、HBeAg阴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各年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BPC)和总胆红素(TBI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G、WB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且高年龄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ALT、TBIL、A/G、WBC和BP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PT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HBeAg血清转换组的病死率与HBeAg阳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高年龄患者病死率高。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比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更易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分析
路屹, 刘晓林, 陈宏平
2005, 30(4): 300-30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该病居前几位的症状和体征依次为意识障碍(75.0%)、眼球运动障碍(66.7%)、肢体活动障碍(58.3%)、眩晕(58.3%)和瞳孔改变(50.0%);栓塞和脑血栓形成是常见病因,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5.0%)、糖尿病(33.3%)、高血脂(25.0%)等;影像学表现以中脑、丘脑梗死(75.0%)多见,可合并颞叶(33.3%)、枕叶(41.7%)、小脑(41.7%)梗死。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常见病因和危险因素同一般脑卒中。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133例临床分析
丁周志, 陈信, 张翠英
2005, 30(4): 302-304.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外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3年在我院儿科住院并随访的13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中合并医院感染20例(15.04%)合并院外感染84例(63.16%),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多数。住院时间超过3周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达40%(P<0.05),但院外感染率与年长儿相似(P>0.05)。医院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下降有关(P<0.01),而乡村患儿并发院外感染较多(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院内外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长短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成正相关,而院外感染则与居住环境有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改善居住环境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减少复发机会。
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冠心病患者左心泵血功能的临床价值
孔潇玉, 马其民
2005, 30(4): 305-307.
摘要:
目的: 探讨测定冠心病患者左室泵血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冠心病患者全部使用美国HBSONOS 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获得满意图像后,分别计算出反映左室泵血功能指标。结果: 左室射血分值异常48例,每搏出量异常56例,每分排血量异常37例,心脏指数异常39例,排血指数异常44例。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者左室泵血功能指标80%以上均低于正常标准值,特别是左室射血分值,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极为密切。结论: 在冠心病与心脏瓣膜疾病中,若射血分值<33%,表示预后严重不良;<40%者,病死率显著增高;>60%者,几乎无死亡病例出现。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52例
周文生, 关超, 刘建民
2005, 30(4): 307-30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VBT)的手术方式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0~2004年,5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疗效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UVBT具有出血少、操作简便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扩大了腔道手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使用范围。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16例临床分析
靳丽杰, 王素侠, 史倩
2005, 30(4): 309-310.
摘要:
目的: 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主要包括子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卵巢妊娠、子宫颈妊娠、腹腔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和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其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4.90%,主要症状以腹痛、停经、阴道流血为主。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预后良好。结论: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及妇女健康的急腹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对比观察
张庆文, 马明
2005, 30(4): 311-313.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联用芬太尼、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I~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加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加氧化亚氮组(B组),每组2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B组:首先用面罩吸氧去氮,然后吸入2:1(1 L/min)氧化亚氮:氧气,3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前及术中均数动脉压(MAP)、HR及SpO2、苏醒时间。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两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A组长于B组(P<0.01)。A组术中MAP、HR和SPO2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1)。B组术中MAP和HR较给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两组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效果俱佳,丙泊酚伍用氧化亚氮安全性更好。
红细胞直方图对儿童缺铁性贫血诊断及疗效观察意义
许东琳, 刘忠伦
2005, 30(4): 313-314.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红细胞直方图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IDA患儿22例,配比性别相同、年龄相似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标本,以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红细胞直方图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DA患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Hb、RBC、HCT、MCV、MCH、MCHC、RDW均高于治疗前(P<0.01)。从红细胞直方图看,IDA患儿直方图<30fl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05),而峰值及终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峰值及终点较治疗前升高(P<0.05和P<0.01)。结论: 观察血液分析仪红细胞直方图及血液学参数,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均有重要意义。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班布特罗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张文娟, 孙勇
2005, 30(4): 315-316.
摘要: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加盐酸班布特罗防治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32例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加盐酸班布特罗口服,对照组14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对22例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结果: 两组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于治疗4、8、12周后均有显著改善,且在以后的治疗中得到持续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PEF于治疗后也有显著改善(P<0.0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加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
复方青黛、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时新颖, 潘登, 郑顶运, 黄明
2005, 30(4): 317-318.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青黛片、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临床疗效。方法: 对初诊24例APL患者,先用复方青黛片或ATRA治疗达完全缓解,再用化疗与ATRA、复方青黛片序贯交替治疗,持续缓解3年以上者监测PML/RARα基因,再决定是否停药或继续治疗。结果: 24例全部存活,复发率8.3%,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复方青黛片、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APL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改良莎氏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郑延贵, 董桂书, 宋振和, 胡德康, 王开明, 冯磊
2005, 30(4): 319-321.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莎氏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自1992~2002年共行改良莎氏手术196例262髋。选择合适的髋臼锉扩大髋臼,加深至Y软骨。加深髋臼时,在尽可能保留软骨面的前提下向内、上后方加深,使髋臼能覆盖2/3股骨头即可。直视下测定股骨颈前倾角及股骨颈干角。据不同的畸形做相应的股骨粗隆下截骨,截骨1.5~3.0 cm,用115°钢板固定。保持前倾角5°~10°,颈干角115°。结果: 随访66例96髋,优53.1%,良30.2%,可10.4%,差6.3%,优良率83.3%。并发症:髋关节活动受限14髋,脱位或半脱位1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髋,截骨处骨不连接1髋。结论: 改良莎氏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但该术式相应发生的并发症也应引起重视。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体内外检测
彭书莉, 王敏, 汝琳
2005, 30(4): 321-322.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原体内外检测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因学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1 3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体内(皮试法)过敏原测定,对其中254例同时做体外过敏原测定(血清特异性IgE、sIgE)。结果: 皮试过敏原阳性率为78.8%(1 052/1 335),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室内尘土、多价霉菌I、夏秋花粉等。最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虾、芝麻、西红柿、姜。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65.7%(167/254);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屋尘螨、特异青霉菌、烟曲霉、艾蒿花粉等;最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虾、西红柿等。结论: 淮北及周边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吸入过敏原以尘螨、霉菌、夏秋花粉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虾、芝麻、西红柿为主。体内外检测符合率高。
地塞米松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痛的疗效观察
陆宇淼, 曹德菁, 周晓燕
2005, 30(4): 323-325.
摘要: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痛(EI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接诊的164颗患牙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为根管预备后在根尖周局部注射5 mg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EIP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1.95%,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瘘管、后牙的EIP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降低EIP的发生,并减轻疼痛程度。
经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4例分析
马骥, 温振东
2005, 30(4): 325-326.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岛叶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54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预后:ADL Ⅰ级13例,ADL Ⅱ级20例,ADL Ⅲ级10例,ADL Ⅳ级5例,ADL Ⅴ级1例;死亡5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并术后进行相关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髋动力钉板、解剖型接骨钉板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张平
2005, 30(4): 327-328.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动力钉板(HD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接骨钉板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 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解剖型接骨钉板开放复位30例,髋动力钉板开放复位内固定28例。结果: 在Evans Ⅲ型、Ⅳ型、Ⅴ型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解剖型接骨钉板和髋动力钉板相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畸形愈合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接骨钉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明显增强Evans Ⅲ型、Ⅳ型、Ⅴ型转子间骨折术后的稳定性,疗效优于髋动力钉板。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破裂9例临床分析
刘桂凌, 陶荣亚, 陈卫东, 刘传苗
2005, 30(4): 329-330.
摘要:
目的: 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肾破裂的临床特点,探讨降低其发生率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9例经治的EHF自发性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EHF自发性肾破裂患者有明显诱因8例,发生在少尿期8例;左肾破裂4例,右肾破裂4例,双肾破裂1例;血小板<80×109/L者7例。内科保守治疗治愈6例。病死3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2例,血透后死亡1例。结论: EHF自发性肾破裂大多发生在少尿期,血小板数值很低,左右肾破裂机会均等,频繁搬动和腹内压增大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对血小板极低者谨慎血透。内科保守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55例疗效分析
周庆明, 杨昌猛, 杨宜频
2005, 30(4): 330-331.
摘要:
子宫肌瘤变性65例分析
汪晨霞
2005, 30(4): 332-333.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1995~2003年临床诊断为非孕期子宫肌瘤变性患者53例、晚期妊娠剖宫产术中诊断合并子宫肌瘤变性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获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较大的子宫肌瘤及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变性。绝大多数的子宫肌瘤变性均为良性变化,临床症状常无特殊表现,用其它方法诊断困难,B超声像图分析对肌瘤变性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
李飞, 黄天福, 张明芬
2005, 30(4): 333-334.
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确诊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3例病例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单纯性损伤2例,合并伤11例,术前无一例明确诊断,痊愈10例,病死2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确诊率,合理选择术式,术后有效的胃、十二指肠减压引流及静脉高营养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体位引流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作用
吴晓宇, 孔祥君, 方云亮, 张猛, 刘群, 曹先圣, 鲁兵
2005, 30(4): 335-336.
摘要:
目的: 探讨体位引流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清除31例重症脑出血血肿,引流时采用变换头部体位的方法,以便尿激酶和血肿接触,加速血肿清除。结果: 31例中恢复较好者2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8例。结论: 体位引流的方法有助于颅内血肿的清除。
金属烤瓷冠修复中临时冠的应用
秦稼楠, 陆宇淼, 曹德菁
2005, 30(4): 336-337.
摘要:
目的: 观察金属烤瓷冠修复过程中临时冠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门诊136例要求金属烤瓷冠修复的297个活髓牙,在牙体制备后用德国叶牌公司的PROTEMP临时冠桥修复材行临时冠桥修复。结果: 297个临时冠有282个获得满意的效果(94.95%);另有15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5.05%)。结论: 临时冠桥在金属烤瓷牙冠修复中有美观、护髓、保持牙龈位置、咀嚼等作用,可有针对性地常规应用。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疗效观察
翁婷
2005, 30(4): 338-339.
摘要: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6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并分别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治疗,其它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水痘相比,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退热快、疗效好、结痂时间短(P<0.01~P<0.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显著。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68例治疗体会
乔乐同
2005, 30(4): 339-340.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例后尿道断裂一期吻合,术后留置导尿管3~8周,全部排尿正常。24例单纯尿道会师术,导尿管留置时间6~8周,有21例正常排尿(87.5%),3例排尿困难,需再次手术治疗。28例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术后留置导尿管6~8周,正常排尿26例(92.9%),2例尿道狭窄,其中1例经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1例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社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分析
张琳琳
2005, 30(4): 340-342.
摘要:
目的: 了解近年来社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治疗状况。方法: 调查亳州市人民医院2000~2003年出院诊断为AMI、住院时间>24 h患者的病史资料及各种治疗措施的使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168例患者,接受溶栓30例(17.86%),适宜溶栓率30.00%,其中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学者10例(5.95%)。β受体阻滞剂(B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50.60%与57.74%;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使用率较高,分别为60.12%、85.71%、89.28%;普通肝素使用率为23.21%;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调脂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7%和8.33%。所有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结论: 社区医院AMI治疗情况与2000年国际ECC和CPR治疗指南的要求差距明显,中药应用普及。
雷诺现象84例随访分析
孙家英, 屠文震, 陈冬冬
2005, 30(4): 343-344.
摘要:
目的: 随访雷诺现象以观察其转归,以便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方法: 对84例雷诺现象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初诊时所作的免疫学检测和转归的关系;以及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对转归的影响。结果: 84例雷诺现象患者5年后,9例转为系统性硬皮病,2例转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转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转为干燥综合征,其余未出现结缔组织病。84例患者中25例长期服用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其中19例雷诺现象减轻,仅2例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结论: 雷诺现象可以是各种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表现,尤其是系统性硬皮病。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早期干预能改善雷诺现象预后。
硬膜外腔注射少量曲马多对手术患者寒颤的影响
金向红
2005, 30(4): 345-346.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注射少量曲马多对手术寒颤的影响。方法: 胆囊切除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麻醉平面测试后,再注入0.75%布比卡因4 ml加曲马多50 mg(1 ml),对照组注入0.75%布比卡因4 ml加生理盐水1 ml,记录阻滞平面、血压(BP)、心率(HR)。观察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平面均在T4~T12,麻醉后BP、HR均略有降低,观察组发生寒颤1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0例(P<0.05)。结论: 硬膜外腔注入少量曲马多可以降低围术期寒颤发生率。
有并存病的直肠癌外科手术159例分析
付少华, 朱坚刚
2005, 30(4): 346-347.
摘要:
目的: 分析有并存病的直肠癌的特点,探讨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月收治有并存病的直肠癌患者159例临床资料,分析并存病的种类、并发症情况及病死原因。结果: 根治性肠切除130例,切除率81.8%,术后并发症30例,发生率为18.9%,病死6例,病死率3.8%。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并存病的处理,良好的麻醉,合理的手术方式,简洁利索的手术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结石漏入腹腔的处理
欧松柏, 吴浩瀚
2005, 30(4): 347-347.
摘要:
中西医结合辅以综合干预法治疗轻型复发性口疮74例
韩立显
2005, 30(4): 348-348.
摘要:
短篇报道
非酮症性高血糖诱发癫疒间持续状态1例
杨静, 陈卓, 赵德明
2005, 30(4): 304-304.
摘要:
检验医学
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初步探讨
谢冬梅, 张大萍
2005, 30(4): 349-350.
摘要:
目的: 建立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可行有效。结论: 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来控制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的质量。
两点与五点定标对血清脂蛋白(a)测定的影响评价
宋焰桃
2005, 30(4): 350-352.
摘要:
目的: 评价免疫透射比浊法(ITA)两点与五点定标对血清脂蛋白(a)[LP(a)]测定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两点与五点定标校正分析系统测定130例临床血清样本LP(a)水平。结果: 按浓度(mg/L)分成5组,0~,100~,200~,300~,400~600,测定结果两点定标依次为102.22±4.06、174.98±35.11、280.11±38.36、408.13±44.44、526.42±36.69,五点定标依次为84.48±4.31、160.21±24.98、243.14±29.85、351.98±27.74、479.51±41.88,两点结果均高于五点(P<0.001)。结论: ITA法测定血清LP(a)应采用五点定标建立工作曲线,两点定标测定误差较大。
哌啦西林/舒巴坦和哌啦西林/他唑巴坦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李小宁, 王明华
2005, 30(4): 352-353.
摘要:
预防医学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课堂教育效果评价
段培真
2005, 30(4): 353-355.
摘要: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的认知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方法: 课堂教育配合无记名调查表。结果: STD/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课堂教育前后分别为74.61%和95.93%(P<0.005);讲课前后道德行为观点转变的学生达73.77%(P<0.05);观点转变率为80.36%(P<0.05)。结论: 高校进行STD/AIDS知识宣传课堂教育效果明显。
农村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张泽莉, 廖玲, 张士玲, 王艳, 林雨, 李玲, 李光明, 王永娣
2005, 30(4): 356-358.
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访问形式,对明光地区350例已婚至60岁以内的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SUI发生率为23.14%。90.12%的患者对SUI无认识,曾去医院就诊仅为4.94%。SUI的发生与月经初潮年龄、周期、经期、月经量、有无痛经、分娩次数、不同分娩方式、流产次数、劳动强度及营养状况无关(P<0.05)。绝经期女性发生SUI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女性(P<0.05)。在家分娩、中重度产道损伤的女性发生SUI增多(P<0.05)。产后开始体力劳动的时间早、口服避孕药增加发生尿失禁的危险(P<0.001和P<0.005)。结论: 农村女性SUI发病率较高,家中分娩、产道损伤、产后过早体力劳动、口服避孕药及绝经是SUI发生的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高莉
2005, 30(4): 359-361.
摘要: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 对21例短期置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在置泵前后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及携泵指导,严密监测血糖变化,识别各种报警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短期置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水平较置泵前明显好转(P<0.001),撤泵后胰岛素用量较置泵期间显著减少(P<0.001)。结论: 规范化护理措施的实施,保证了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的良好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窄蒂侧颌颈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的护理
张莉华, 刘丽, 周福琴, 徐元花
2005, 30(4): 361-362.
摘要:
目的: 探讨窄蒂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后用消毒棉签蘸75%乙醇按摩皮瓣或用食指指腹消毒后,每15 min按摩一次,每次10 min左右,皮瓣成活后,渐改为每日2次,以促进静脉回流改善皮瓣血运。结果: 29例皮瓣,26例全部成活;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结论: 皮瓣淤血是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适当的加压按摩有助于静脉回流,皮瓣术后护理及细致观察可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手术成功。
鼻咽癌放射治疗护理体会
汪振林
2005, 30(4): 363-364.
摘要:
目的: 总结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4例鼻咽癌患者出现的不同副反应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对不同副反应的护理,患者全部成功完成常规放射治疗。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副反应,促进患者完成鼻咽癌放射治疗。
术后胆道镜检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邢艳莉
2005, 30(4): 365-367.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行术后胆道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80例行术后胆道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检查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现场实物的讲解和心理护理以及术中体位调整的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变化,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01),心率及血压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行术后胆道镜检查的耐受力,提高检查、治疗的成功率。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健康教育
乔淮燕
2005, 30(4): 367-368.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2002年10月~2003年7月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5和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巨大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王琴, 牛梅, 单雪梅
2005, 30(4): 368-369.
摘要: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其对策
滕玲香
2005, 30(4): 369-370.
摘要:
综述
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庄颖, 江城梅, 孟灿
2005, 30(4): 371-372.
摘要:
乙酰肝素酶的生理特性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童旭辉
2005, 30(4): 372-375.
摘要:
阿魏酸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廖松岩
2005, 30(4): 375-37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