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34卷  第10期

基础医学
β-连环蛋白和APC基因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金浩, 刘会春, 于东红, 鲁贻民, 吴斌全
2009, 34(10): 853-855,860.
摘要: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APC)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和APC基因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异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0.0%和25.0%(P<0.01),与胆囊癌分期及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P<0.01);APC基因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及90.0%(P<0.01)。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APC基因缺失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是胆囊癌发生的早期事件,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功能的丧失也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食管鳞癌中NF-κB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张挺, 陶仪声, 赵成岭
2009, 34(10): 856-860.
摘要: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周期素D1(Cyclin D1)、C-Src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NF-κB、Cyclin D1、C-Src、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特征。结果:NF-κB在正常上皮无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但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1);Cyclin D1在正常鳞状上皮中有少量表达,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1);C-Src在正常上皮中有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增高(P<0.05),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关系(P<0.01);EGFR在正常上皮中有少量表达,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且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亦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在食管鳞癌中,NF-κB和Cyclin D1、C-Src、EGFR的蛋白表达均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NF-κB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Cyclin D1、EGFR、C-Src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NF-κB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Cyclin D1、C-Src、EGFR的作用有关系。
食管鳞癌中CDC2、MCM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马莉, 陶仪声, 马新义, 陶玉梅
2009, 34(10): 861-864.
摘要:
目的:检测细胞分裂周期2(CDC2)、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28例食管鳞癌患者癌旁正常上皮组织及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上皮组织中CDC2、MCM2的表达情况。结果:CDC2、MC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食管癌旁正常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CDC2的表达程度与其临床分期有关(P<0.05),MCM2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DC2和MCM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C2、MCM2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决定性作用,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18氟-脱氧葡萄糖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陶新全, 王明明
2009, 34(10): 865-867.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指数生长期Lewis肺癌细胞分为18F-FDG实验组(为92.5×104Bq/ml组、185×104Bq/ml组、370×104Bq/ml组和740×104Bq/ml组)和对照组,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浓度18F-FDG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后,诱导脂质氧化、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8F-FDG能诱导Lewis肺癌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变化,随着18F-FDG浓度增加,脂质氧化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18F-FDG能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且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TSL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何丽亚, 王俊和, 张凤, 朱芳兵, 杨艳丽
2009, 34(10): 868-870.
摘要: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物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AL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9例AL患者及10例对照组骨髓细胞中TSLC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TSLC1表达阳性率为80.00%,AL组为12.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M1、M2及M5型与对照组TSLC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3、M4型与对照组TSLC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中TSLC1失表达是一个频发事件,可能与AL的发生、发展有关,对AL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p53及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春, 石建华, 汪万英
2009, 34(10): 871-873.
摘要:
目的:探讨p53及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i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7例PTC和30例甲状腺瘤组织中p53及p16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C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并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而且颈部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而PTC中p1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0.005),且阳性表达率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降低(P<0.01),p16在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与未发生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及p16基因的失表达都可能促进PTC的发生、发展及其转移,且p16基因可能在PTC的中晚期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PTC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临床医学
盆腔器官脱垂对下尿道功能影响的尿动力学研究
王文艳, 朱兰, 李胜泽, 李群, 李玉芝, 李燕华, 孙蕊, 马玲, 李庆文, 申震
2009, 34(10): 874-877.
摘要:
目的:探讨盆腔不同部位器官脱垂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与无前盆腔器官脱垂组相比,前盆腔器官脱垂组年龄大、绝经患者比例高、阴道分娩次数多、剖宫产比例低、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比例少,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患者强烈排尿欲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初始排尿时逼尿肌压力和残余尿量均增大,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明显降低,排尿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而与无中后盆腔器官脱垂组相比,中后盆腔器官脱垂组绝经患者比例高、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比例少且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残余尿量明显增大,排尿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前盆腔器官脱垂明显增加了尿道阻力,是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析
梁建明, 钟永, 蔡建强, 马洁, 张叔人
2009, 34(10): 878-881.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 (CD4+ CD25high T)细胞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胰腺癌患者和14名健康人外周血CD4+ CD25high T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5.61±13.97)%,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53±1.26)%(P<0.01);CD4+ CD25high 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即HLA-Ⅰ、CD45 RO阳性,CD45 RA、CD69阴性。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个体间的CD4+ CD25high T细胞差异较大。这群细胞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很低,而共刺激分子CD152(CTLA-4)在不同个体间的CD4+ CD25high T细胞差异较大。胰腺癌Ⅰ~Ⅱ期患者,其外周血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为(18.75±20.76)%;Ⅲ期为(13.71±9.53)%;Ⅳ期为(14.20±7.46)%;各期CD4+ CD25high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眼球穿孔伤76例治疗分析
岳晓丽
2009, 34(10): 881-882.
摘要:
目的:探讨眼球穿孔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76眼)眼球穿孔伤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眼保留眼球,视力得到提高,其余5眼未能保住眼球。术前视力无光感6眼,光感~0.05者40眼,0.06~0.3者20眼,0.4~1.0者10眼。术后患者视力得到改善(P<0.05),无光感5眼,光感~0.05者16眼,0.06~0.3者35眼,0.4~1.0者20眼。结论:正确的伤口处理联合手术治疗,提高了伤眼视功能的恢复水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2例治疗分析
鲁贻民, 刘会春, 李宗狂
2009, 34(10): 883-884.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31例入院72 h内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11例。非手术治疗11例。结果:非手术治疗11例中1例复发,2例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治疗31例中,1例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是安全的;积极的外科干预,有助于提高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减少复发。
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2例
方丽, 王剑锋, 周琦, 王爱莲, 岳晓丽
2009, 34(10): 884-885.
摘要:
目的:探讨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重度上睑下垂22例(28眼)行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22例28眼术后效果满意,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多在2个月内消失,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结论:额肌筋膜悬吊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矫正效果持久、可靠、美观的优点,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优选术式。
乳腺肿块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临床评价
董慧明, 金鑫, 王圣应, 张荣新, 姚廷敬, 张晖
2009, 34(10): 886-887.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经皮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检查可疑为乳腺癌的64例患者进行CNB和开放性活检(open biopsy,OB),对两种方法所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肿块CNB和OB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CNB和OB检测具有较高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乳腺肿块CNB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上尿路结石患肾功能
刘恒超, 陶新全, 申勇, 胡永全
2009, 34(10): 888-890.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上尿路结石患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资料。结果:在261只受检肾脏中,肾动态显像检出的有功能肾明显多于IVP检查(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124只,其中92只(74.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提示有放射性摄取,主要表现为2~3级,肾小球滤过率均值为24.3 ml/min。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特别是对IVP不显影的患肾功能判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STAT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郭伟, 李洪涛, 张明亮
2009, 34(10): 890-892.
摘要:
目的:探讨STA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组织、76例乳腺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观察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STAT3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是23.3%,低于乳腺癌组织中的65.8%(P<0.01);STAT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STAT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儿童急性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
魏广友
2009, 34(10): 893-895.
摘要:
目的:对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中毒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2000~2007年住院的614例中毒儿童病案。结果:儿童中毒物质(药物和毒物)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72.80%),中毒原因主要为误服(69.54%)。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管理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渡过疑惑期。
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
郭苏阳, 李群
2009, 34(10): 895-897.
摘要: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6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为29.0%,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83.3%(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率22.6%,与正常子宫内膜的2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ER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ERα低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方宣城, 邱新建, 仇加农, 徐一川, 查兴胜, 许海
2009, 34(10): 898-900.
摘要: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或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未见明显脊柱失稳。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理想,选择性后路植骨有效保证脊柱稳定,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5例临床分析
肖嵩, 张兴梅, 徐杰, 郝中平, 周志强, 张万路
2009, 34(10): 900-902.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中1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4.9%。有光感以上的10眼中9眼视力有提高;无光感的6眼中3眼视力有提高(P=0.118)。伤后3~7天手术12眼,术后视力有改善的10眼;伤后>7~16天手术4眼,术后视力改善的1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无需开颅,侵袭性小,头面部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无光感或伤后较长时间者,也不应该放弃手术治疗。
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方小红, 梁茂芸
2009, 34(10): 903-904.
摘要:
目的:分析近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来10 377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0年为29.4%,2007年升至60.1%。剖宫产主要指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其中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53例救治体会
王渊, 肖振鹏, 鲁友卫, 耿兴二
2009, 34(10): 905-906.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救治方法。方法:53例在彻底洗胃和一般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突击量氯磷定疗法、尽早阿托品化、机械通气(MV)等综合抢救措施。结果:抢救成功44例,成功率为83%,自动放弃5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彻底洗胃、合理应用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对昏迷患者先气管插管后胃管洗胃、早期、合理使用MV等救治方法配合恰当,可提高疗效。
经尿道钬激光与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比较
曹志刚, 刘军, 苏江浩, 李文成, 徐郑, 罗勇
2009, 34(10): 907-908.
摘要: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与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尿道狭窄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19例行经尿道冷刀内切开,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尿道狭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等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6年,两组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钬激光组尿道再次狭窄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冷刀内切开组(P<0.05)。结论: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减少再次狭窄发生率等方面比冷刀内切开更有优势。
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215例分析
侯为顺, 杨江华, 喻艳林, 杨剑, 许慧阳, 汪长生
2009, 34(10): 909-911.
摘要:
目的:分析215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麻疹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8年2~6月收治的21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5例患者,男127例,女88例;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个年龄段,3~12月龄83例,20~39岁85例。发热39~41.2℃ 197例,62.20%患者有麻疹黏膜斑,持续2~6天,3~5天出疹163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210例。结论:本次流行的麻疹临床表现典型。做好1岁以下小儿麻疹疫苗初种和育龄妇女、成人应急接种工作是控制小儿和成人发病的重要措施。
胃肠道间质瘤53例临床病理分析
蔡昶, 孟宪良, 李军, 夏燕, 张艮龙
2009, 34(10): 911-913.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rn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3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IST较为少见,胃和小肠是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核分裂象、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表型CD117为84.91%,CD34为67.92%,vimentin为94.34%,平滑肌动蛋白(SMA)为60.38%,S-100蛋白为13.21%。根治性手术44例,姑息性切除术9例。随访11例,生存时间7~33个月。结论:GIST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因此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仍依赖病理结果。GIST均具有潜在恶性,术后需长期随访。CD117及CD34对于GIST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研究
张子诚, 张雷, 钟平, 苏东升, 张向农, 张诚, 薛庆华
2009, 34(10): 914-917.
摘要: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长疗程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疗效。方法:诊断为CCCI、连续每天服用3次养血清脑颗粒(4 g)的109例患者,分别于服药4周、8周和12周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变化。结果:连续服用8周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服用4周者(P<0.01);服用12周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治疗12周后血流变学和TCD指标获得改善(P<0.01)。结论:长疗程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安全可靠。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15例分析
黄俊, 常维东
2009, 34(10): 917-918.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例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结果:平均随访1年以上,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青少年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在具体操作中,主张在形成一个稳定半月板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半月板的生理功能,防止晚期关节退变。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王冰, 王坚平, 翁景宁
2009, 34(10): 919-921.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95例(204眼)青光眼行单纯或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术后64眼(31.4%)出现各种早期并发症,其中以浅前房最为常见。结论: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对于提高青光眼的疗效有重要作用。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
徐运川
2009, 34(10): 921-923.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腔镜保守性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分离粘连并行盆腔异位结节电灼术,无并发症发生。行一侧囊肿剥除术27例,双侧囊肿剥除术9例,同时行输卵管造口术2例。36例术后均建议服用孕三烯酮3~6个月,每月查肝功能1次。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术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旋型三踝骨折17例临床分析
林勇祥, 程银树, 李国强
2009, 34(10): 923-924.
摘要:
目的:探讨外旋型三踝骨折的复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取腓骨远端后外侧手术入路和内踝内侧手术入路。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制定的评定标准,从疼痛程度(40分)、踝关节功能(50分)、骨折力线(10分)方面进行评定。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根据AOFAS的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1%。结论:手术治疗外旋型三踝骨折,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尤为重要,可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的稳定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远期功能。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及预后
周毅惠, 马少平, 凌利
2009, 34(10): 925-926.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3)行高频电刀子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后再次行LEEP术的疗效。方法:行阴道镜检查确诊为CIN 2 60例,其中CIN 2~3 122例行LEEP术,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再次行LEEP术,分析切缘阳性的发生率及切缘阳性者再次手术后复发的随访结果。结果:切缘阳性6例,阳性率为4.9%,CIN 2、3患者切缘阳性分别为2例和4例。1例因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其余病例在下次月经干净后3~7天再次行LEEP术,术后病理切缘阴性,随访20个月,无一复发。结论:LEEP术后切缘阳性,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可再次行LEEP术,切除足够范围的组织,能降低CIN的存在和复发率。
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21例效果分析
蒋玖金
2009, 34(10): 926-927.
摘要:
目的:探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UPJ梗阻患者21例,其中2例肾积水致肾盏高度扩张、肾皮质菲薄的患者同时行肾实质折叠术,并放置双J管引流。结果:2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B超检查示肾盂缩小,静脉尿路造影显影的时间和浓度均与健侧相似或较术前好转,UPJ漏斗状形态及管腔均似正常。结论: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治疗UPJ梗阻的理想术式,对肾皮质菲薄者并行肾实质折叠术以缩小肾盏的容积。
椎管内肿瘤65例诊治体会
剧小军
2009, 34(10): 928-929.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及年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随访2~5年,疼痛缓解率88.6%(51/58),感觉障碍改善率76.3%(50/65),运动障碍改善率90.5%(53/59),括约肌功能改善率88.9%(52/58)。结论:椎管内肿瘤良性居多,且大多位于髓外,手术效果好,宜早诊断尽早手术;髓内病变恶性居多,疗效较差,宜适时手术。
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在小儿肠套叠急症手术中的应用
郭芳, 王春林, 陆康生
2009, 34(10): 929-931.
摘要: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在小儿肠套叠急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急症行肠套叠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5例。所有患儿入室前肌肉注射地西泮0.2 mg/kg、东莨菪碱0.01 mg/kg。A组采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给予氯胺酮1~2 mg/kg,入睡后局麻下行骶管穿刺,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0.7 ml/kg,术中如出现流泪、哭叫或头、躯干、四肢躁动,则静脉给予氯胺酮1~2 mg/kg。B组用0.1%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1~2 mg/kg。结果:A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各时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SpO2有所升高(P<0.05)。B组MAP、HR和SpO2在切皮及手术结束后5 min均比术前有所升高(P<0.05)。B组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苏醒后燥动发生率与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5~P=0.215)。A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肠套叠手术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脑脂肪栓塞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刘艳, 陈卓, 赵德明
2009, 34(10): 931-933.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例CF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股骨干骨折后出现意识障碍、偏瘫,脑脊液镜检发现脂肪滴,头颅CT未发现异常,头颅MRI示两侧半卵圆中心、基底核区多发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治愈出院。结论:CFE临床少见,易被忽视,早期行头颅MRI检查,密切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指标,可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低出生体重儿214例临床分析
吴耀新
2009, 34(10): 933-934.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14例LBWI产妇及同期214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易导致LBWI的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升高(P<0.0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适宜的分娩时机,可减少LBWI的出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精神医学
医学生人际信任、交往焦虑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马长征, 李志刚
2009, 34(10): 935-937.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399名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不同性别、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与否、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医学生交往焦虑水平相对较高。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精神卫生
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薛芳, 齐玉龙, 张静
2009, 34(10): 937-939.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150名在校护理专业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络成瘾量表总分大于58分为成瘾组(12名),低于58分为非成瘾组(129名),量表均以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度网络成瘾者占2.1%,轻度网络成瘾者占6.4%,网络成瘾组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成瘾组(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生活事件能预测网络成瘾68.1%。结论: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网络成瘾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护理学
麻醉机内部回路消毒对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陈品, 甘峻柠, 龙胜华
2009, 34(10): 940-942.
摘要:
目的:通过对麻醉机回路消毒,降低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400例术前无感染、全麻术中使用麻醉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消毒机消毒内部回路的麻醉机,对照组使用未消毒内部回路的麻醉机;对两组患者进行发热、咳嗽、咯痰、肺部罗音、白细胞计数、胸片等监测。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16.5%(P<0.01)。结论: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消毒机对麻醉机内部回路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马杰, 吴亚男, 杨克侠
2009, 34(10): 942-943.
摘要: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康复锻炼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积极处理后痊愈,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防治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护理体会
曹小芳, 李若云, 王兰云
2009, 34(10): 943-945.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及心理等方面护理干预。结果:无一例合并大出血、感染。除1例行人工流产外,其余8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健康出院。结论:护理妊娠合并再障患者时应注意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渡过妊娠、分娩、产褥期三大难关。
食管癌围手术期各阶段特点及护理体会
孙影, 张晖, 陈永霞, 孙彩霞
2009, 34(10): 945-947.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各阶段特点,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详细记录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各阶段并发症,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特点。针对食管癌术前、术后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阶段重点护理。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心脏并发症32例,肺部并发症31例,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均恢复。术后早、中期发生吻合口瘘4例,其中早期1例、中期3例。术后中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各发生5例,术后后期主要并发症为胃排空障碍,共9例。结论:食管癌围手术期各阶段各具特点,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问题重点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李桂莲
2009, 34(10): 947-948.
摘要: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许多PICC相关并发症,如穿刺点渗血、感染、静脉炎、堵管等,影响其正常留置及应用
综述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Down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廖亚平, 鲍明升, 梁玉华
2009, 34(10): 949-951.
摘要:
Down综合征(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发病率最高的常染色体病,也是引起人类智力低下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DS的发病率为1/600~1/800,平均在150次妊娠中有1次发生机会[1-2]
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进展
臧豹, 李颖则
2009, 34(10): 951-953.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20多年的随访,良好的长期疗效已经被证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