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44卷  第11期

基础医学
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Flag-PTEN和原核重组质粒pGEX-6P-1-GST-PTEN构建
柴云, 于明, 朱颖
2019, 44(11): 1437-14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1
摘要:
目的构建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Flag-PTEN和原核重组质粒pGEX-6P-1-GST-PTEN,研究PTEN融合质粒生物学效应。方法根据基因库中PTEN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关引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pCDNA3.1-Flag和pGEX-6P-1-GST空载质粒中,通过PCR和DNA测序,鉴定插入基因序列。将pCDNA3.1-Flag-PTEN转染到HEK 293细胞,将pGEX-6P-1-GST-PTEN转到E.coli BL-21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分别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显示目的基因插入成功;DNA测序显示插入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无位点突变;Western blotting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证实融合质粒可以在生物体内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TEN相关真核和原核融合质粒并正确表达,为PTEN在帕金森疾病中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葛根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骨组织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曾锁林, 施能兵, 刘异
2019, 44(11): 1441-14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2
摘要: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骨组织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观察组,用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方法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观察组大鼠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股骨头病理切片和股骨头骨密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水平、股骨头中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大鼠给药后活动程度显著提高,毛发有色泽,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VEGF和NO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大鼠血清中的VEGF和NO水平高于模型组(P < 0.01)。3组大鼠股骨头中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股骨头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大鼠股骨头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1)。结论葛根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中促进血管新生活性因子水平的升高,进而促进血管新生,重建供血和血液循环,促进坏死部位新骨生成。
三阴性乳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及自噬特性差异的研究
冯琛, 朱超, 余定玥, 刘蕴霞, 宋早智, 王庆康, 钱军
2019, 44(11): 1445-1448, 14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3
摘要: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自噬特性的差异。方法选取TNBC细胞株BT-549与非TNBC细胞株MCF-7,分别对比其EMT及自噬特性。通过细胞形态,平板克隆,Transwell侵袭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其EMT的差异,通过电镜观察自噬体,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其自噬特性。结果TNBC增殖性和侵袭性强于非TNBC,TNBC组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相对高表达,非TNBC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相对高表达。电镜下,非TNBC细胞线粒体自噬,TNBC组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相对高表达。结论TNBC增殖性、侵袭性皆强于非TNBC,EMT及自噬化程度均较高。
脉冲电刺激联合姜黄素对小鼠足背皮肤黑素瘤的影响
赵玉利, 刘岳鹏, 黄厚芹, 谈笑
2019, 44(11): 1449-14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4
摘要:
目的观察脉冲电刺激联合姜黄素对小鼠足背皮肤黑素瘤的影响。方法将B16-F10小鼠黑素瘤细胞注射到C57/BL6小鼠足背皮下,制备足背黑素瘤模型;脉冲电刺激、姜黄素独立或联合处理黑素瘤,并观察其对肿瘤大小生长情况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脉冲电刺激独立或联合姜黄素具有抑制黑素瘤瘤体增大的作用(P < 0.01),联合疗法更加有效(P < 0.05),且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的数量增加(P < 0.05)。结论足背黑素瘤模型便于观察肿瘤形态和测量体积,具有一定优势;脉冲电刺激联合姜黄素可以通过引起细胞凋亡而抑制黑素瘤的生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黑素瘤的手段。
临床医学
缝隙连接蛋白26和核转录因子κB在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圆圆, 刘娟, 杨燕, 张金莲, 巩幼洁, 欧玉荣
2019, 44(11): 1453-14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5
摘要: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病人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和分子分型确诊为TNBC的存档石蜡组织,原发灶共49例,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2例(A1组),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7例(A2组);将27例淋巴结转移灶作为B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各组中Cx26和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原发灶中A2组Cx26和NF-κB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1组(P < 0.01和P < 0.05);转移灶B组Cx26和NF-κB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灶A1组(P < 0.01)。Cx26蛋白表达与TNBC病人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1),NF-κB表达与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1和P < 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x26与NF-κB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3,P < 0.01)。结论Cx26和NF-κB共同参与TNBC的浸润和转移,可作为预测TNBC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在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凌云志, 刘刚, 孙宜云, 李晓红, 梁启胜, 黄元云
2019, 44(11): 1457-14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6
摘要: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男22例,女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S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控浓度为6μg/mL,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55±5;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并比较2组术中HR、MAP、SpO2、BIS值,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病人在麻醉后MAP及HR均降低(P < 0.01),S组在麻醉后BIS值降低(P < 0.01),BIS值稳定于55左右;组间比较D组MAP降低、HR减慢较S组更为明显(P < 0.01)。D组SpO2在麻醉后降低(P < 0.01),且低于S组(P < 0.01)。S组病人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D组(P < 0.01),2组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能更好地维持术中循环和呼吸功能平稳,病人术后更为舒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无痛肠镜麻醉方法。
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指导术中干预措施在降低心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应用
闵祥振, 高国豪, 郭蕊, 王南海
2019, 44(11): 1461-146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7
摘要:
目的将近红外光谱学(NIRS)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并根据其数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心脏外科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RS rSO2干预组(T组,n=30)和常规监测组(C组,n=30)。T组NIRS rSO2数值降低至基线的11%时,依次通过干预头部位置、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的位置、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混合血氧饱和度将NIRS rSO2数值恢复至基线水平。C组根据麻醉医生经验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量表和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综合评估2组POCD的发生率。结果T组术中NIRS rSO2数值高于C组(P < 0.01),NSE、S100β蛋白数值低于C组(P < 0.05~P < 0.01),POCD的发生率小于C组(P < 0.05)。结论NIRS rSO2监测技术和术中恰当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病人POCD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治疗创伤性骶骨骨折合并脊柱-骨盆分离疗效分析
段超
2019, 44(11): 1465-1467, 14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8
摘要:
目的探讨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治疗创伤性骶骨骨折合并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创伤性骶骨骨折合并脊柱-骨盆分离病人16例,骨折分型Denis Ⅲ型,采用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记录病人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末次随访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参照Majeed功能评分评价综合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耗时(172.34±43.23)min,出血量(670.98±98.34)mL,住院时间(25.76±6.45)d,骨折愈合时间(4.21±0.43)个月。病人末次随访时Gibbon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Majeed评分明显升高(P < 0.01);末次随访Majeed评分综合疗效优7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68.75%(11/16);术后切口感染2例,压疮1例,均无钢板、连接杆断裂、骨折再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能重建创伤性骶骨骨折合并脊柱-骨盆分离病人骨盆环及脊柱稳定性,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及活动功能。
硒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氧化抗氧化系统的作用
周路路, 金国玺, 吕高友, 王春, 李娟
2019, 44(11): 1468-14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09
摘要:
目的研究硒干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T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60例HT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再分为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的A1、B1亚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A2、B2亚组。B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A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加硒酵母治疗,共3个月。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NC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硒水平、甲状腺功能[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氧化指标(MDA)、抗氧化指标(GPX)的变化以及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治疗前,HT病人血硒水平明显低于NC组(P < 0.01),其中甲减组又低于甲功正常组(P < 0.05);治疗后,A组升高(P < 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A2、B2亚组TSH水平降低(P < 0.05),其余各组甲状腺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TPOAb、TgAb水平总体上明显降低(P < 0.01),而B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HT病人MDA水平高于NC组(P < 0.05),而GPX活性低于NC组(P < 0.05);治疗后,A组总体上MDA水平降低(P < 0.05),同时GPX活性明显升高(P < 0.01),而B组两个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前,HT病人血硒水平与TT4呈正相关关系(r=0.294,P < 0.05),与TSH呈负相关关系(r=-0.343,P < 0.01),其余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T病人血硒水平低于健康人群,硒酵母可降低病人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其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后者。
COPD病人共患疾病的种类在COPD稳定期病人中的预后价值
余晓丹, 李铮
2019, 44(11): 1473-14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共患疾病的种类在COPD稳定期病人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稳定期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共患疾病情况与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按照CCI评分分为高分组(25例)与低分组(26例),按共患疾病数分为较少共患疾病组(24例)与较多共患疾病组(27例),比较各组临床表现,观察共患疾病数量、种类与病人肺功能关系。结果与低分组比较,高分组病人年龄大、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且伴大量COPD相关共患疾病,在1年随访期间病人住院次数多(P < 0.05~P < 0.01);与较少共患疾病组比较,较多共患疾病组病人年龄大、mMRC评分高、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CCI评分与年龄校正后CCI评分高,随访过程中因COPD急性加重病人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疗程增加(P < 0.05~P < 0.01);较少共患疾病组与较多共患疾病组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总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支气管扩张COPD病人在随访期间住院次数、急性加重总次数均高于无支气管扩张病人(P < 0.05);但COPD加重造成门诊与社区就诊、急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病人共患疾病类型、评估共患疾病程度对COPD病人全方面诊断与预后价值具有相关性。
45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特点
苏国德, 武怡, 屈昌雪
2019, 44(11): 1477-1480, 14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1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2018年收治的重症CAP患儿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 < 3岁120例纳入幼儿组,3~ < 6岁151例纳入学龄前组,≥6岁179例纳入学龄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口腔内痰液,器械通气的患儿经气管插入导管装置吸取痰液。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查法来进行检测,以核酸阳性作为病毒标准;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痰液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并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机械通气治疗。结果450例患儿痰液中有389例检出病原体阳性,阳性率为86.44%,共检出632种病原体,其中细菌、病毒比例达到56.01%与35.60%。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真菌感染在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分布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病毒、细菌、MP、CT、真菌感染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季节混合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嗜血杆菌对氧氟沙星耐药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克洛低耐药。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不耐药,对阿莫西林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耐药。结论细菌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中的主要病原体,幼儿病毒、细菌、MP、CT检出率较高,且细菌耐药情况严峻,推荐在病原检测及细菌耐药实验后根据相关数据使用针对性抗生素。
氨甲环酸灌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血的疗效观察
王志焘, 张晓东, 刁天华, 张敬标, 吴帅, 郑志远
2019, 44(11): 1481-14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2
摘要: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局部灌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病人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局部灌注氨甲环酸溶液,对照组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病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病人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和肢体周径变化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所有病人术后10 d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无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心、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局部灌注能够明显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不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
李春梅, 陈频, 林忆阳, 徐向进
2019, 44(11): 1484-14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3
摘要: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病人96例,将服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的47例病人作为联合组,服用二甲双胍的4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2组病人血骨保护素、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末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2组病人股骨颈、股骨干、大转子等部位骨密度及骨密度总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骨保护素和Ⅰ型胶原C末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病人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骨保护素和Ⅰ型胶原C末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前,2组病人的左股骨颈(Neck)、腰椎(L)2~4、股骨上段总的(Total)、Wards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Neck、L2~4、Total、Wards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联合组治疗后Neck、L2~4、Total、Wards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P < 0.05)。结论维格列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吸收,缓解糖尿病状态下的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可将维格列汀作为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的首选降糖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甲强龙环磷酰胺联合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邵蔚, 石勇铨, 王云, 梁进, 武昆
2019, 44(11): 1487-1489, 14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4
摘要:
目的探讨甲强龙环磷酰胺联合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收治的TAO病人5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甲强龙、环磷酰胺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甲强龙、环磷酰胺联合99Tc-MDP治疗方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眼外肌厚度、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和病情严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CAS评分、眼外肌厚度和病情严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CAS评分和病情严重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观察组病人眼外肌厚度亦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AS评分、病情严重率和眼外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3/56),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P < 0.05)。结论甲强龙环、磷酰胺方案联合使用99Tc-MDP治疗TAO,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疗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应的影响
陈鹏, 陈伟, 张毅, 谭敏
2019, 44(11): 1490-14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120例手术病人,ASAⅠ级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Dex1组)40例,于麻醉诱导前泵注0.5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组(Dex2组)40例,泵注0.8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C组)40例,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所有病人置入喉罩5 min后均静脉注射0.1 mg/kg麻黄碱。比较3组病人入室后(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诱导后1min(T3)、置入喉罩(T4)、注射麻黄碱后即刻(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比较3组病人注射麻黄碱10 min内HR、血压到达最大值的时间(MtHR和MtBP)以及HR、SBP、DBP的最大值与T5时刻的差值(ΔHR、ΔDBP和ΔSBP)。结果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SBP和DBP均低于C组(P < 0.01),Dex2组T2、T3、T4、T5时刻SBP和DBP均低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1组、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C组,MtHR和MtBP均明显低于C组(P < 0.01);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MtHR和Mt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果,并加快见效时间,且剂量为0.8 μg/kg时的升压效果明显优于0.5 μg/kg。
静态调强下两种布野方式放疗联合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胃癌病人的疗效比较
杨洋
2019, 44(11): 1494-1496, 14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6
摘要:
目的探讨静态调强下两种布野方式放疗联合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胃癌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术后淋巴结阳性胃癌病人29例,均进行两种不同布野方式(5野组,9野组)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放化疗后继续予以辅助化疗,对比不同布野方式下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5野调强治疗联合化疗在疗效方面与9野无差异(P>0.05);5野调强治疗在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发生率明显高于9野(P < 0.01);放疗后续化疗的病人中,既往接受5野调强治疗的病人耐受性低于9野治疗(P < 0.05)。结论胃癌病人的调强放疗过程当中,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应当尽量选择9野照射方式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袁龙良, 辛毅, 王启之
2019, 44(11): 1497-14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7
摘要:
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人257例,按照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结果分为失败组77例和治愈组180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分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率为29.96%(77/257)。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有家庭成员感染、CagA阳性、口腔HP感染、治疗情况、不规则服药、耐药、未全程督导在失败组和治愈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不规则服药均为根除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和P < 0.05)。结论文化程度、不规则服药等多种因素影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结果,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及早干预。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
赵纲驿
2019, 44(11): 1500-15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8
摘要: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方式,检测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及综合应激状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拆线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第1周、2周、4周的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逐渐升高(P < 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 d、3 d及7 d的膝疼痛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3 d、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 d、3 d及7 d神经肽Y、前列腺素2、P物质、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 d 2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术后3 d及7 d 2组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减轻病人膝疼痛,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134例不同指征的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产前诊断分析
王清玫, 曹旭, 梁玉
2019, 44(11): 1505-15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19
摘要:
目的探讨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符合率,并评价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作为产前一线筛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有产前诊断指征的1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91例,异常检出率为8.02%(91/113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嵌合体)79例(21-三体46例、18-三体13例、13-三体4例、性染色体异常6例、嵌合体10例),占86.81%(79/91);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占13.19%(12/91)。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羊水核型异常结果符合率:NIPT阳性率为88.24%(45/51)最高(P < 0.01),其次为超声筛查异常率为9.73%(P < 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率为3.81%(28/735),高龄发生率为3.42%(5/146),超声筛查异常发生率为9.73%(11/113),不良孕产史发生率为2.13%(1/47),其他2.38%(1/42)等产前指征之间的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血清学筛查(唐氏筛查)高风险是羊水穿刺的主要指征,孕中期NIPT可以为孕妇提供更加精准的筛查及优生指导。
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儿童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张文婷, 杨辉, 蔡祥
2019, 44(11): 1508-15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根据感染病原纳入病毒组(75例)和细菌组(85例),同时选取60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儿童血清PCT、hs-CRP水平及WBC计数,计算并绘制三个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3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细菌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较病毒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上升,病毒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均大于hs-CRP及WBC。结论血清PCT、hs-CRP及WBC在患儿早期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PCT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其诊断价值优于hs-CRP和WBC。
大肠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严波, 杨善峰, 李祥
2019, 44(11): 1511-15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1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行肠镜检查病人126例,分为大肠息肉组73例和非大肠息肉组(对照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外周血中Hp表达。结果大肠息肉组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大肠息肉组中,不同性别病人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大肠息肉病理类型进行比较,腺瘤性大肠息肉和非腺瘤性大肠息肉病人的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但腺瘤性与非腺瘤性大肠息肉病人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与Hp感染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大肠息肉病理类型及病人性别均与其无明显相关。
影像医学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和病理表现
李晓光, 谢宗玉, 康厚艺, 毛怡, 马强, 张伟国
2019, 44(11): 1513-15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2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表现和病理表现,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及病理结果。结果31例中单发结节/团块型16例,多发结节/团块型6例,浸润实变型5例,混合型4例。21例(67.7%)位于肺外周胸膜下区,11例(35.3%)见“胸膜凹陷征”,10例(32.3%)见“空气支气管征”,9例(29.0%)见“毛刺征”,8例(25.8%)见“晕征”。25例行增强扫描,6例见“血管造影征”;其中21例呈轻中度强化(19例均匀,2例不均匀),4例呈重度均匀强化。病理上所有病灶表现为肉芽肿样病变,其内可见大量隐球菌孢子。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以肺外周胸膜下结节/团块多见,可伴“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及“胸膜凹陷征”和轻-中度均匀强化,有助于对其做出早期诊断。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价值探讨
丁中, 张锋, 程将, 黄筠璐
2019, 44(11): 1517-15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一步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将SM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斑块根据新生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经颈动脉SMI检查后评分为0级的斑块10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5例。经颈动脉CEUS检查,评分为0级的斑块15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0例。两种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很好(Kappa=0.769,P < 0.05)。结论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有很好的一致性,且SMI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重要方法。
中老年人群血压变化与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
李雯, 赵剑秋, 李俊娟, 宋璐, 陈朔华, 吴寿岭
2019, 44(11): 1522-1525, 15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4
摘要:
目的探讨开滦研究队列基线(2010年)血压水平及2年后(2012年)血压变化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来自开滦研究中的脑卒中队列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和2012年分别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队列中基线非高血压且无斑块人群1 445例进行分析。根据基线血压及2年间血压变化进一步分为:稳定为正常血压组(Ⅰ组)284例,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Ⅱ组)184例、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Ⅲ组)238例,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Ⅳ组)498例,正常血压或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Ⅴ组)241例。观察血压变化与2012年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2年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检出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P < 0.01)。Ⅰ、Ⅱ、Ⅲ、Ⅳ、Ⅴ组新发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8.9%、14.3%、17.1%、24.2%、26.4%,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新发斑块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 < 0.05)。调整混杂因素后,与Ⅱ组比较,Ⅳ组、Ⅴ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RR值(95%CI)分别为2.007(1.162~3.464)和1.823(1.009~3.291)。结论非高血压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与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比较,血压稳定在正常高值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已经增加。
孕11~13+6周胎儿颅内结构超声特征在诊断开放性脊柱裂中的应用
吴泽珊, 陈雪玲, 王霞妹
2019, 44(11): 1526-15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5
摘要: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胎儿颅内结构的超声特征在诊断开放性脊柱裂(OSB)中的应用。方法选取OSB胎儿80例作为OSB组,同期选取80名健康胎儿作为健康组,所有胎儿均在11~13+6周给予超声检查颅内结构,并测量颅内透明层厚度(ITT)、脑干直径(BS)、脑干-枕骨间距离(BSOB),计算BS/BSOB比值。结果健康组胎儿间脑及中脑形态“8”字形态及颅内透明层可清晰显示;OSB组间脑及中脑形态扭曲变形、颅后窝颅内结构移位、颅内透明层显示部分受碍且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或消失。OSB组ITT、BS、BSOB均明显低于健康组,BS/BSOB明显高于健康组(P < 0.01)。ROC分析显示,在鉴别OSB方面,ITT以 < 1.0 mm为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87.50%;BS/BSOB以>1.0为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85.00%;二者联合时分别为97.50%、97.50%。结论间脑和中脑形态扭曲变形、ITT减少或消失和BS、BSOB减少及BS/BSOB增大是OSB发生的重要颅内结构超声特征,超声观测间脑和中脑形态特征,测量ITT、BS/BSOB可帮助诊断OSB,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鉴别效能,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侯建荣, 任庆芹
2019, 44(11): 1530-15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6
摘要: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疑似布加综合征病人使用超声进行检查,其中布加综合征42例(后经相关影像检查及手术证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4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及门静脉栓子形成2例,观察并比较各类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超声表现。结果超声检查敏感性97.67%,特异性91.11%,假阳性率8.89%,假阴性率2.33%,准确度84.69%。布加综合征病人在肝肿大、尾叶增大、肝静脉闭塞、下腔静脉闭塞、下腔静脉狭窄、肝静脉交通支形成、副肝静脉扩张等指标中的阳性率高于肝硬化组(P < 0.05~P < 0.01),而肝硬化组在门静脉增宽方面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布加综合征组(P < 0.01);2组病人在脾肿大、脾静脉增宽、脾静脉侧支形成和脐静脉开放的阳性率方面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加综合征病人的肝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下腔静脉内径、肝静脉交通支内径均明显小于肝硬化组(P < 0.01),而尾叶前后径和副肝静脉内径明显大于肝硬化组(P < 0.01);2组门静脉流速、脾脏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病时准确度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证据,并且操作者应该熟练掌握此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和情况,及时作出具有价值的超声诊断。
精神卫生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个性特征、月经态度的关系
李金芝, 许华山, 白洁, 王曼丽, 刘敏
2019, 44(11): 1533-15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7
摘要: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发生现状及其与个性特征、月经态度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选取820名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经前期综合征量表(PMS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包括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亚量表)、月经态度量表(MAQ)进行现场调查。结果803名大学生中379人发生PMS,PMS检出率为47.2%,其中轻度209人(55.15%)、中度153人(40.37%)、重度17人(4.48%);PMS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62.14%)、易激动(61.15%)、嗜睡(58.78%)及焦虑(55.04%)等。PMS大学生精神质、神经质量表得分均高于非PMS者(P < 0.01和P < 0.05),外倾性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PMS者(P < 0.01);PMS与非PMS大学生的MA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神经质量表和MAQ得分均与PMSS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 < 0.01),外倾性量表得分与PMSS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 < 0.01),精神质量表得分与MAQ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 < < 0.01)。结论PMS目前属于女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个性特征、月经态度与经前期综合征有一定相关性。
情绪管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赵静, 杨庆宇, 万娟, 薛芳
2019, 44(11): 1537-15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8
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满意度、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短式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对352名被试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工作满意度、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规培学员工作满意度通过情绪管理能力进而影响自我效能感。结论规培学员情绪管理能力在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护理学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永侠, 白茹, 陈娜, 王万霞
2019, 44(11): 1541-15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29
摘要: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法,而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时间3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和随访结束时采用Herth希望量表、QLQ-C30生命质量测评量表评估病人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对比2组病人康复情况差异。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Herth希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2组病人Herth评分积极行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和希望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随访结束时,QLQ-C30量表中,功能领域评分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领域(纳差、疼痛、便秘、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蓉, 张静
2019, 44(11): 1545-15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0
摘要: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312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为(38.54±5.26)分,其中生理健康维度为(20.23±3.03)分,社会家庭维度为(18.30±2.46)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和有无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与希望水平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复发或转移、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均为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恐惧疾病心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特点,为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心理干预。
肺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
刘华华, 蒋红, 冯威, 丁晓芸, 杨佳妮, 邢晓燕, 郑洁, 陈丹青, 沈晓芳
2019, 44(11): 1549-15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1
摘要:
目的将现有的与肺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肺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管理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促进肺癌化疗病人情绪状态的改善。方法根据澳大利亚JBI-PACES系统的标准程序,检索现有的最佳证据,形成6条相应的审查指标,对20名护士及20例病人开展为期10个月的质量审查。结果在证据应用后质量审查时,护士对评价工具、教育和培训、健康教育、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有氧运动5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达到100%,对团体心理治疗的执行率达到90%,所有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提高了25%~100%。同时,病人的肺癌化疗相关知识水平也明显提高(P < 0.05~P < 0.01),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1)。结论基于循证的肺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改善了护理实践,但仍需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完善焦虑抑郁管理。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预防新发基底节区脑梗死后抑郁的应用价值
马建宁, 王飞, 徐琴, 胡善友, 黄蔚萍
2019, 44(11): 1554-15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2
摘要:
目的探讨以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新发基底节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选取新发基底节区脑梗死病人158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2组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和优质常规护理,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抑郁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降低(P < 0.05),ADL评分明显升高(P < 0.01),轻度抑郁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P < 0.05),且轻度抑郁病人的HAMD评分明显降低(P < 0.01),而ADL评分明显提高(P < 0.01);2组病人中度及重度HAMD评分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在校正性别、年龄、独居及社会支持评分等相关因素后,预见性护理仍是抑郁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42,P < 0.01)。结论在护理新发基底节脑梗死病人中,以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的预见性护理能显著降低病人急性期抑郁的发生,同时可能有潜在改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应用价值。
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照顾者照顾体验的Meta整合
何小凤, 王玲, 李玲, 袁春兰
2019, 44(11): 1558-15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3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CBM、VIP数据库,搜集关于恶性肿瘤病人照顾者照顾体验的所有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08)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结果,提炼了40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结果归纳组合形成10个新的类别,然后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照顾者不仅经历了复杂的负性情绪及心理体验,在照顾过程中还承担着沉重的照顾负担、身心和经济压力;整合结果2,照顾者渴望得到帮助,并通过不断的调整适应能获得成长。结论恶性肿瘤照顾者这一群体负性情绪明显、照顾负担重,应完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强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指导,促进其成长。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孟霞, 王春艳, 欧勤芳, 陆海林
2019, 44(11): 1563-15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4
摘要: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袋鼠式护理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何力, 黄朝梅, 刘丹, 邵巧仪, 武兆磊, 贾晓琴
2019, 44(11): 1567-15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5
摘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在护士科研、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陶文静, 马倩, 张欢, 刘玲, 尹娅楠
2019, 44(11): 1570-157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6
摘要:
目的探讨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在护士科研、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中的作用及其对护士学习风格的影响。方法选取护士9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名。对照组采用每周护士知识教学和科研培训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建立科室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和讨论组。比较2组护士提交论文写作思路、课题设计思路和专利设计方案情况,比较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在护理中的差错数量以及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并采用GRSLSS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士学习风格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论文写作思路、论文写作数量、课题设计思路、课题设计数量和专利设计方案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士的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士护理差错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护士在GRSLSS量表协作型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竞争型、独立型和参与型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回避型和依赖型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士在自主学习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性的提高、科研思维的提高和课题设计的提高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对培训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护士科研、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中采用钉钉移动办公平台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科研产能、技能和理论成绩,减少护理差错数量,还能改变护士学习风格,提高护士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创新性和科研思维等。
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在PICC导管自我维护中的干预效果评价
杨金芝, 孙彩霞, 牛萍, 葛婧, 高天侠, 陈芳
2019, 44(11): 1573-15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7
摘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肿瘤病人院外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自我维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PICC置管病人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院外自我维护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1个化疗周期内人均往返次数少于对照组(P < 0.05),人均差旅费、误工费和人均经济总负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运用互联网思维下延续性护理指导肿瘤病人进行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有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改良“Y+一”字型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王悦, 徐兵
2019, 44(11): 1575-15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8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的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降低危重新生儿经鼻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率和鼻腔黏膜损伤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新生儿监护室经鼻气管插管的新生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段性回顾方法,将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使用传统“Y”型固定方法的住院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使用改良“Y+一”字型方法的住院患儿2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气管插管移位、脱管及鼻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移位分级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总发生率为6.90%(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11/29)(P < 0.01)。观察组鼻腔黏膜损伤总发生率为6.90%(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10/29)(P < 0.01)。结论应用改良“Y+一”字型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能有效预防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和鼻腔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