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47卷  第4期

基础医学
LncRNA SNHG15通过调控miRNA-451a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研究
岳成旭,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2022, 47(4): 421-4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1
摘要: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5(LncRNA SNHG15)与miRNA-451a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qRT-PCR法检测SNHG15、miRNA-451a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癌耐药细胞SKBR3-PR中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干扰SNHG15及miRNA-451a抑制剂对SKBR3-PR的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XCR4、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Snail水平表达。结果相比于亲本细胞,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SNHG15表达量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RNA-451a表达量下降(P<0.05),CXCR4表达量上调(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NHG15促进细胞的迁移(P<0.01), miRNA-451a可抑制细胞迁移(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SNHG15抑制细胞凋亡(P<0.01),miRNA-451a促进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ting表明干扰SNHG15后,EMT相关蛋白Snail和CXCR4表达水平下降,miRNA-451a抑制剂组Snail和CXCR4表达水平上升(P<0.01),Vimentin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SNHG15可能通过调控miRNA-451a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凋亡,并且潜在调控CXCR4诱导乳腺癌细胞的EMT。
新型重组杨梅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付凉, 刘飞, 吴楠, 孙利, 李芮, 周杰, 黄银久, 薛伟, 钱中清
2022, 47(4): 426-4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2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杨梅素抑制4T1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杨梅素化学式改造合成一种新的杨梅素衍生物;CCK-8细胞增殖力抑制实验,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划痕与Transwell实验观察新型杨梅素对4T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4T1细胞在合成杨梅素干预后其周期与凋亡的变化情况,小鼠体内移植瘤模型评估新型杨梅素在模拟体内环境下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抑制作用。HE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移植肿瘤组织切片的细胞坏死与凋亡。最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4T1细胞干预后其相关蛋白(p53、Bcl2、Bax、Caspase 3)的表达。结果IC50为5.5 μmol/mL。与DMSO组相比,5.5 μmol/mL新型重组杨梅素在作用于4T1细胞24 h,细胞计数和迁移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和肿瘤组织切片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5.5 μmol/mL新型重组杨梅素细胞凋亡细胞数增高,G1期细胞比例较低,G2期细胞比率增高,肿瘤生长体积和肿瘤重量均较小,p53和Bcl2蛋白下调,Caspase 3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型重组杨梅素可在体外和体内诱导4T1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可能通过下调p53抑制4T1细胞增殖,通过Bcl2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4T1细胞凋亡。
维生素C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miR126a-5p、miR155-5p表达的影响
王娇, 邹琪, 刘成, 楚新旭, 汪华学
2022, 47(4): 433-4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3
摘要:
目的观察维生素C(vitamin C,Vit C)干预后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炎症表达情况及miR126a-5p和miR155-5p含量的变化,分析Vit 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潜在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6周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CON组)、脓毒症+NS组(SEP组)、脓毒症组+Vit C干预组(SEP+IR组),予Vit C 1 000 mg/kg术前连续3 d尾静脉进行注射,采用盲肠穿刺结扎制作模型,术后12 h检测肺组织的湿重/干重(W/D);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肺脏病理形态,测量肺泡的直径;用RT-qPCR检测miR126a-5p、miR155-5p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 1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SEP组中肺的W/D增加, 肺泡孔径明显减小;SEP组中的miR126a-5p和miR155-5p以及蛋白Caspase 1和Caspase 3表达量升高;同时可进一步促进炎症因子IL-6和TNF-α增加(P<0.05)。与SEP组相比,SEP+IR肺组织的W/D减低,肺泡孔径增大,miR126a-5p和miR155-5p以及蛋白Caspase 1和Caspase 3表达量降低,同时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增加(P<0.05)。结论Vit C具有减轻肺水肿和稳定肺泡体积的作用,可能与miR126a-5p和miR155-5p诱导的Caspase 1、Caspase 3表达降低有关。
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Trib3基因大鼠的基因型鉴定
蔡昊, 桂峥, 杨铮, 李妍, 刘娜, 霍哈日汗, 卜凡一, 邹振雨, 段雅干, 刘陶迪
2022, 47(4): 437-4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4
摘要:
目的构建Trib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及基因型鉴定。方法靶向敲除大鼠Trib3基因后,通过基因测序和PCR技术对大鼠Trib3基因的第3号外显子删除情况进行检测与基因型鉴定。结果得到阳性F0代首建大鼠Trib3-/+,通过自交得到F1与F2代大鼠,筛选出F2代Trib3-/-大鼠。结论成功制备Trib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依次鉴定出Trib3-/-、Trib3-/+和Trib3+/+大鼠,并可以稳定遗传,为后续的实验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干扰LncRNA LRRC75A-AS1抑制肺癌细胞发生发展研究
吴迪, 沈兆坤, 陈聪
2022, 47(4): 442-4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5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LRRC75A-AS1/miR-22-3p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RRC75A-AS1、miR-22-3p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si-NC、si-LRRC75A-AS1、si-LRRC75A-AS1与anti-miR-NC、si-LRRC75A-AS1与miR-22-3p inhibitor转染入A549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LRRC75A-AS1、miR-22-3p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RRC75A-AS1与miR-22-3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LRRC75A-AS1的表达水平[(1.01±0.13)vs(4.59±0.34)]升高(P < 0.01),miR-22-3p的表达水平[(1.00±0.12)vs(0.28±0.04)]降低(P < 0.01);与si-NC组比较,si-LRRC75A-AS1组细胞存活率[100%vs(54.45±2.21)%]降低(P < 0.01),克隆形成数[(121.00±5.10)个vs(58.67±2.49)个]减少(P < 0.01),凋亡率[(8.42±0.34)%vs(25.59±0.80)%]升高(P < 0.01),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0.20±0.01)vs(0.68±0.05)]升高(P < 0.01),划痕愈合率[(66.71±1.43)%vs(32.56±0.95)%]降低(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LRRC75A-AS1可充当miR-22-3p的竞争性内源RNA;与si-LRRC75A-AS1+anti-miR-NC组比较,si-LRRC75A-AS1+miR-22-3p inhibitor组细胞存活率[(54.61±2.28)%vs(88.75±3.22)%]升高(P < 0.01),克隆形成数[(57.67±2.49)个vs(106.67±3.68)个]增多(P < 0.01),凋亡率[(25.63±0.99)%vs(13.11±0.55)%]降低(P < 0.01),划痕愈合率[(32.52±0.98)%vs(55.30±1.18)%]升高(P < 0.01),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0.67±0.06)vs(0.30±0.03)]降低(P < 0.01)。结论干扰LRRC75A-AS1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22-3p从而减弱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诱导细胞凋亡。
临床医学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汤阳, 朱飞宇, 孙硕, 戎李, 赵懿, 张恒, 高琴, 康品方
2022, 47(4): 447-4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6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上刺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LKL)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为ACS病人6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2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名。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和IL-18、MLKL的水平,运用Real Time- PCR检测MLKL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BMCs中RIP1、RIP3和MLKL的蛋白表达。结果3组受试者血浆IL-1、IL-18含量和MLK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BMCs中RIP1和RIP3蛋白表达增加(P < 0.05),MLKL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增加(P < 0.05)。与UAP组比较,AMI组病人外周血浆中IL-1、IL-18和MLKL进一步升高,RIP1和RIP3的蛋白表达的进一步增加(P < 0.05),MLKL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UAP和AMI病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化,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在PBMCs中的表达量随病情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提示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可能在ACS的不同类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NLRP3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丁丽红, 张森, 余慧, 陈丹, 余忠山, 李培坤, 倪海锋, 王德光
2022, 47(4): 452-45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7
摘要: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观察SHPT病人异常增生的甲状旁腺镜下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和SHPT病人血清中NLRP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LRP3在正常和异常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NLRP3的表达与SHP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HPT病人异常增生的甲状旁腺镜下可表现为弥漫性及腺瘤样增生,与正常甲状旁腺表现明显不同;NLRP3在SHPT病人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 < 0.01);NLRP3在SHPT病人异常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旁腺组织(P < 0.01)。不同性别、年龄、透析方式、透析龄等SHPT病人甲状旁腺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可能参与慢性肾脏病病人SHPT的发生、发展,其高表达有望成为SHPT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低剂量氯胺酮配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疲劳程度及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
董军久, 易斌, 鲁开智
2022, 47(4): 456-4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8
摘要: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胺酮配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疲劳程度及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病人15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2组均采取全麻,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而后以0.5 μg·kg-1·h-1输注至术毕前0.5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于麻醉诱导前静注0.5 mg/kg氯胺酮。比较2组术中一般情况、手术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疲劳量表-14(FS-14)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术中1 h时、术毕时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毕时、术后24 h、术后48 h时血清5-羟色胺、P物质、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毕时、术后24 h及48 h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24 h及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的FS-14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氯胺酮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可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减轻术后疼痛及疲劳程度,改善免疫功能状态及认知功能。
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
鲁婷, 郭敏娜, 韩传宝, 李竞进
2022, 47(4): 462-4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09
摘要: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方法将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200例女性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P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连接PCIA泵(配方:布托啡诺12 mg+盐水格拉司琼注射液6 mg);对照组(F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连接PCIA泵(配方:芬太尼0.6 mg+盐水格拉司琼注射液6 mg)。2组均将镇痛泵制药业稀释至总量100 mL。2组病人切片前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术后1 h(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的切口疼痛评分、内脏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记录术后补充镇痛药次数和PCIA按压次数。同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组T1、T2、T3腹内脏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P < 0.01),术后T1、T2、T3和T4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F组(P < 0.05~P < 0.01);PB组术后PCIA按压次数少于F组,不良反应低于F组(P < 0.01)。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能明显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的内脏痛,有较好的镇静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高嵌体和全冠修复早期活髓隐裂牙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王春红, 丁伯福, 鲍利红, 郝新河
2022, 47(4): 466-46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0
摘要:
目的探讨全瓷高嵌体对早期活髓隐裂牙的2年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全瓷高嵌体和全冠对早期活髓隐裂牙修复治疗的2年疗效。选择128例病人128颗患牙,基于临床症状分层,分层一:咬物不适;分层二:咬物不适伴冷热刺激痛。每层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嵌体修复组和全冠修复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24 h疼痛差异;随访2年,分析2种修复方法、临床症状分层对早期活髓隐裂牙的疗效。结果分层一与分层二高嵌体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全冠组(P < 0.01)。两个分层的高嵌体组和全冠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和全冠组均为分层一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分层二(P < 0.05)。结论全瓷高嵌体治疗早期活髓隐裂牙,术后疼痛反应小,疗效可靠,尽早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T1b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赵莉, 侯滨芬, 邓敏
2022, 47(4): 469-4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1
摘要:
目的探究T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的T1b食管癌的14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 分析淋巴结转移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140例病人中淋巴结阳性组20例,淋巴结阴性组120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4.3%,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55岁、中低分化和肿瘤直径≥5 cm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随访时间58(3~127)个月, 失访9例, 死亡15例,存活率为98.2%。T1b期淋巴结阳性组食管鳞癌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73.3%,阴性组分别为98.2%、96.9%。淋巴结阳性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 < 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年龄≥55岁、中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是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及女性是影响T1b期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超声引导全程可视化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在肥胖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陈齐, 郭敏, 蒋维维, 盛奎, 黄春霞, 宋永生, 胡宪文, 张野
2022, 47(4): 473-4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2
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全程可视化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在肥胖病人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体质量指数≥28 kg/m2拟行手术,需要动脉穿刺置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组(L组)和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组(S组);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并发症等。结果L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S组(P < 0.05);S组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均更换对侧桡动脉穿刺成功,L组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病人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针使用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长轴全程可视化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技术。
SGTB矫治器在Angle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利, 田瑞雪, 张容秀, 谢小飞, 李建成
2022, 47(4): 476-4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3
摘要: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SGTB矫治器对生长发育高峰期Angle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病人进行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生长发育高峰期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伴骨性下颌后缩的病例40例,随机分成2组,S组采用Ⅰ期SGTB矫治器导下颌向前联合Ⅱ期固定矫治;F组采用Ⅰ期固定矫治联合Ⅱ期Forsus矫治器导下颌向前。在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Pancherz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间病人的各指标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组L1-MP高于S组(P <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SNB、B/OLP、Pg/OLP、Pg/OLP+Co/OLP、ii/OLP、mi/OLP均增大,ANB、is/OLP、U1-NSL、is/OLP-ii/OLP、ms/OLP-mi/OLP、is/OLP-A/OLP均减小,F组L1-MP增大,S组ii/OLP -Pg/OLP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余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牙覆盖的纠正中,S组牙性和骨性因素所占比分别为43%、57%, F组分别为56%、44%;在磨牙关系的纠正中,S组牙性和骨性因素所占比分别为39%、61%, F组分别为49%、51%,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TB矫治器对Angle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且在下切牙唇倾的控制方面优于Forsus矫治器。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CD8+、IL-4与儿童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黄光举, 张慧玉, 李娟, 李佳, 徐静
2022, 47(4): 482-4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4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CD4+/CD8+、白细胞介素-4(IL-4)与儿童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方法选取300例儿童细菌性CAP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平喘及抗感染治疗, 其中4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及2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CD40L、CD4+/CD8+、IL-4,采用Pearson分析CD40L、CD4+/CD8+、IL-4与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CD40L、CD4+/CD8+、IL-4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D40L、CD4+/CD8+、IL-4与治疗无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CD40L、CD4+/CD8+、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结果观察组WBC、CRP、PCT、CD40L、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CD4+/CD8+低于对照组(P < 0.01);CD40L与WBC、CRP、PCT均呈正相关(r=0.720、0.433、0.832,P < 0.01),CD4+/CD8+与WBC、CRP、PCT呈负相关(r=-0.709、-0.449、-0.698,P < 0.01),IL-4与WBC、CRP、PCT呈正相关(r=0.889、0.760、0.723,P < 0.01);CD40L、CD4+/CD8+、IL-4均与治疗无效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40L与CD4+/CD8+呈负相关(r=-0.776,P < 0.01),与IL-4呈正相关(r=0.554,P < 0.01);CD4+/CD8+与IL-4呈负相关(r=-0.538,P < 0.01);单一指标中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最大为0.805,各指标联合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为0.867,敏感度达79.07%,大于任一单一指标(P < 0.01)。结论CD40L、IL-4、CD4+/CD8+与经典炎症标志物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菌性CAP患儿病情程度,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早预测疗效,为细菌性CAP患儿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IP-10及受体CXCR3表达与细胞增殖、侵袭、耐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苏智祥, 于滨, 魏晓辉, 张燕军
2022, 47(4): 487-4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5
摘要: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人组织中重组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及受体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侵袭、耐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DLBCL病人资料,30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病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IP-10、CXCR3、细胞增殖指标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体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结果DLBCL组中IP-10、CXCR3、Ki67、PCNA、CD44V6、MMP-9、P-gp、MRP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在DLBCL组织中,IP-10、CXCR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及肿瘤侵袭相关蛋白(PCNA、CD44V6)具有相关性(P < 0.05~P < 0.01),而与细胞耐药相关蛋白(P-gp、MRP1)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DLBCL组织中IP-10及受体CXCR3表达明显增高,IP-10及受体CXCR3表达可能增加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性,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无关。
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人炎性指标、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查秀婧, 邵晨, 马续祥
2022, 47(4): 491-4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6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人炎性指标、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6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入组糖尿病病人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 < 30 mg/24 h)9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 < 300 mg/24 h)6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88例,另选取92名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肾功能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差异,进行HDL-C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4组研究对象胆固醇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低于其余3组,而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FBG、TG、HbA1c、IL-6、TNF-α、hs-CRP、BUN、Scr、FINS、HOMA-IR呈递增趋势,而HDL-C、eGFR、ISI和HOMA-β水平呈递减趋势(P < 0.05~P < 0.01);糖尿病肾病病人HDL-C水平与病程、FBG、IL-6、hs-CRP、Scr、FINS呈负相关,与eGFR、HOMA-β呈正相关(P < 0.05~P < 0.01)。结论HDL-C与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炎症反应、肾功能和胰岛功能具有相关性,HDL-C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FGF-21、BMP-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中的作用
王梦慈, 吴志茹, 尹晓丽, 徐鹏, 赵雯雯, 王妍菲, 张继强
2022, 47(4): 495-4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7
摘要: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中行内瘘修复术及慢性肾脏病4~5期初次内瘘术者各2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中心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0名为对照组。在观察组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时留取修剪下的内瘘血管组织(初瘘病人的头静脉组织,修瘘病人的“静脉动脉化”的头静脉),行茜素红S染色检测有无钙化,并计算钙化积分进行钙化分级(重度钙化组和轻、中度钙化组、无钙化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基本资料、血清生化指标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FGF-21和BMP-2血清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组内瘘血管壁上FGF-21和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FGF-21和B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随着血管钙化程度加重FGF-21和BMP-2在血清中水平越高,FGF-21及BMP-2在钙化程度越高的血管壁上的免疫组织表达也越强(P < 0.05)。观察组血清FGF-21、BMP-2、血磷、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baPWV值与内瘘血管钙化呈正相关(rs=0.850、0.769、0.718、0.433、0.441、0.457,P < 0.01)。结论FGF-21及BMP-2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监测内瘘血管钙化的参考依据。
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对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老年病人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吴超贤, 张莉
2022, 47(4): 500-5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8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对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老年病人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3例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老年病人,根据病人液体阳性反应情况,将心脏指数增加量≥15%作为反应组(n=38),心脏指数增加量 < 15%作为非反应组(n=25)。分析2组在麻醉诱导5 min、气腹压稳定5 min及补液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每搏量变异度、中心静脉压、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气道峰压及心脏指数变化;分析气腹压稳定5 min的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每搏量变异度、中心静脉压与心脏指数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指标对液体阳性反应的预测效能。结果反应组各时间节点的心率及心脏指数均低于非反应组(P < 0.05~P < 0.01);反应组各时间节点的每搏量变异度、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均高于非反应组(P < 0.01);气腹压稳定5 min的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每搏量变异度与心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638、r=-0.517,P < 0.05);气腹压稳定5 min的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7.50%,曲线下面积为0.877(0.758~0.958);经Delong检验发现,气腹压稳定5min的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预测效能高于每搏量变异度及中心静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可有效评估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老年病人容量反应性。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干扰素-γ用于支气管扩张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效能分析
刘红红, 邢宁宁, 师丽敏, 李爱军
2022, 47(4): 504-5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9
摘要: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和干扰素-γ(IFN-γ)对支气管扩张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或者支气管扩张病人共165例,其中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为A组48例,单纯哮喘为B组60例,单纯支气管扩张为C组57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EOS%和IFN-γ的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拟合IFN-γ、EOS%联合诊断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采用Hanley-McNeil方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组、B组病人EOS%明显高于C组(P < 0.01),A组、B组病人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IFN-γ低于B组、C组(P < 0.01)。EOS%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敏感性为0.684,特异性为0.621;IFN-γ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敏感性为0.614,特异性为0.661;IFN-γ联合EOS%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敏感性为0.754,特异性为0.601。结论EOS%联合IFN-γ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诊断价值较高。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
徐名洪, 李景光, 黄爱民, 傅智平, 杨学明
2022, 47(4): 508-5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0
摘要: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IM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及对病人功能改善、炎症应激、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片段(β-CT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IMN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IMN组行IMN。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后6个月踝关节、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ALP、N-MID、β-CTX水平。结果IMN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 h患侧小腿中段周径/术前周径比值低于对照组(P < 0.01);IMN组并发症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2.50%(P < 0.05);2组术后1 d、3 d血清TNF-α、IL-8、IL-6、NE、Ang-Ⅱ、Cor水平均较术前增高,但IMN组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1周、1个月ALP、N-MID水平均较术前增高,且IMN组高于对照组,β-CTX水平较术前降低,且IMN组低于对照组(P < 0.01);IMN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87%、97.44%高于对照组的74.36%、79.49%(P < 0.05)。结论应用IM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且机体炎症应激反应轻,ALP、N-MID、β-CTX等骨代谢指标恢复快。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白细胞介素-6预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价值
刘堃, 张杰, 严进, 周琦, 阚丹, 蔡彬林, 成红政
2022, 47(4): 514-5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1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6在预测慢性鼻窦炎(CRS)鼻内镜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术治疗的87例CR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疾病复发分为术后复发组(n=30例)和术后未复发组(n=57例)。同期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各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NLR、IL-6单一和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CRS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复发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组(P < 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后未复发组(P < 0.01);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优于外周血NLR、IL-6单一检测(P < 0.01)。结论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影像医学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周辉
2022, 47(4): 517-5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2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对于肛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病人,术前均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3种不同MRI序列对肛瘘征象的显示和诊断价值。结果在主瘘管(包括脓肿)的诊断方面,T2WI的正确率为96.7%,T2WI-FS为95.1%,T1WI-FS增强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瘘内口的诊断上,T2WI和T1WI-FS增强序列的准确率均为98.0%、T2WI-FS为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继发/分支/细小瘘管的诊断方面,T2WI和T2WI-FS准确率均为76.7%,T1WI-FS增强为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此外,3种扫描序列对于肛瘘内口和瘘管显示的清晰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多模态成像可以对肛瘘的主要征象清晰地显示,T2WI和T1WI-FS增强序列对于病灶的整体解剖结构更好,其中T1WI-FS增强序列可以对更细微的病灶进行显示。
胎儿脐动脉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在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中的诊断效能评价
魏然
2022, 47(4): 521-5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3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UA)联合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在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单胎妊娠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者50例,设为观察组。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者UA[包括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MCA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UA、MCA血流动力学在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UA血流动力学中S/D、RI及P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MCA血流动力学中RI、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ROC曲线结果表明:UA联合MCA血流动力学在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中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UA和MCA血流动力学(P < 0.01),灵敏度分别为93.51%、79.43%和84.17%,特异度分别为61.42%、67.81%和65.67%。结论UA血流动力学中S/D、RI及PI在单胎妊娠合并帆状胎盘病人中呈高表达,而MCA血流动力学呈低表达,加强胎儿UA及MCA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指导临床治疗。
孕21~41周正常胎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值范围研究
周燕, 陈芳, 陈冬冬, 詹小林
2022, 47(4): 525-5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4
摘要:
目的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并计算其95%参考值范围;探索其与胎儿孕周、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的相关性。方法按纳入标准入组2021年1-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进行产科超声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测量每个胎儿SMA与AA的夹角,并探讨该夹角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的相关性。结果共计260例胎儿被纳入研究,孕21~41周正常胎儿SMA与AA的夹角平均值为(57.75±7.27)°(范围为40.90°~73.60°),95%参考值范围43.50°~72.00°。SMA与AA夹角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无相关性(r=0.007、0.025、0.022和0.025,P>0.05)。超声测量孕21~41周胎儿SMA与AA夹角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观察者间95%一致性界限区间外数据点数2.86%,观察者内95%一致性界限区间外数据点数为0.04%)。结论孕21~41周正常胎儿SMA与AA夹角保持相对稳定,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无显著相关性。
检验医学
丙型肝炎病人基因分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关系
魏连存, 马玉秀
2022, 47(4): 529-5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5
摘要: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CHC)病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169例青海地区藏族CHC病人为研究对象(CHC组),同期选取170名青海地区藏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PCR-荧光探针检测HCV-RNA水平,PCR-反向杂交法进行HCV-病毒基因分型检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基因型分布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中INF-γ、IL-4关系;疾病严重程度与INF-γ、IL-4关系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C组HCV-RNA阳性率、血清中IL-4水平升高,INF-γ水平降低(P < 0.01)。与慢性肝炎轻、中度组比较,慢性肝炎重度组、急性肝炎组HCV-RNA阳性率升高(P<0.05)。不同基因型、亚型分布的病人在CHC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中HCV-R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HCV基因型1a比较,基因型2a、3b病人血清中INF-γ水平升高(P < 0.01);与HCV基因型1b比较,基因型2a血清中INF-γ水平升高(P < 0.01),IL-4水平降低(P < 0.01);与HCV基因型2a比较,基因型3b血清中INF-γ水平降低(P < 0.01)。CHC不同严重程度INF-γ、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NF-γ水平,慢性肝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重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L-4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青海地区藏族丙型肝炎病人检测到HCV (1a、1b、2a、3b)4种亚型,其中1b、2a比例较高,1b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1b型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
公共卫生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陶敏, 朱子良, 徐蕊, 张艳, 何春晓, 杨秀木
2022, 47(4): 533-5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6
摘要: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该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16.5%,其中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29.3%、5.4%、63.0%。对健康素养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 临床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总评分和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全科专业(P < 0.0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健康素养总评分和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健康技能3个维度评分均呈升高趋势(P < 0.01);女生在健康素养总评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上评分均高于男生(P < 0.05和P < 0.01);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总水平、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上评分高于回族、满族(P < 0.01)。随着学生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升高健康素养总水平和健康素养知识理念上评分呈升高趋势(P < 0.05);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月生活费对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应加强对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基于Morisky量表评估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霁云, 江佳, 王培培
2022, 47(4): 537-5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7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为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20年7-9月弋矶山社区居民中6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120例,利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收集信息,有效调查问卷119例,1例无效。采用Morisky量表问卷的方式对病人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病人中52例用药依从性好,67例用药依从性差,其中因为忘记服药而导致依从性差者23例,其次是症状改善擅自停药有21例,最后是自觉症状更糟停止用药和不注意用药者23例。年龄、服药次数、居住情况、血压监测是导致病人依从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居和无血压监测使病人用药依从性降低的风险增加16.9%和10.4%。结论医护人员和药师应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对病人实施系统健康宣教,改善其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治疗的规范化及血压控制水平。
医学教育
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题调查与分析
贾仁兵
2022, 47(4): 541-5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8
摘要:
目的总结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创计划”)总体立项和各方向及领域的选题情况,对实施情况和选题进行全面探索。方法对2008-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243个国家级“大创计划”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不同年份、各个学生特征的项目数,对选题进行大类和小类分组,统计各类别的选题百分比及随年份变化的情况。结果五年制、中文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展“大创计划”数量最多,基础研究项目百分比远远高于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且基础研究项目百分比逐年上升。更细化的分类得出,发病机制研究、建模/诊断研究项目百分比均上涨。结论医学生“大创计划”有利于在帮助学生专业选择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颖, 魏芳, 马琳艳, 宋宜宁, 姜牧君, 韦颖梅
2022, 47(4): 544-5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9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学生219人,随机分为护理A班(观察组,n=112)和护理B班(对照组,n=107)。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将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网络移动学习通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满意(95.5%)。观察组学生的综述成绩(16.47±1.03)分,高于对照组的(16.11±1.22)分(t=2.36,P<0.05)。观察组学生的期末成绩总分(60.42±11.22)分,高于对照组的(58.28±13.0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P>0.05)。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为57.1%(64/112),与对照组的53.5%(57/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是值得在药理学教学中推广的创新教学方法。
护理学
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作用
谢芬, 庞红霞, 孙小春, 周美燕, 郑旭
2022, 47(4): 547-5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3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的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流调用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牙周相关指标[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水平(CAL)]、自我效能感、牙周健康(OHIP-1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PD、PLI、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STAI、CES-D等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1),自我效能感较对照组增强(P < 0.01),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生理性疼痛等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针对性心理指导可抑制慢性牙周炎病人不良心理感受,提升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病人牙周指标,促进口腔健康,且护理满意度高。
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在硬式内镜管理中的应用
刘黎
2022, 47(4): 551-5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31
摘要:
目的探讨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在硬式内镜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分析,制定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的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选取2020年6-8月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前相关硬式内镜1 100件作为对照组,2020年10-12月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相关硬式内镜800件为干预组。比较2组硬式内镜管理合格情况、护理管理情况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内镜在清洗、灭菌、包装、存放和发放合格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护士内镜知识、手卫生知识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手卫生依从率和规范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后医生在发放、包装和清洁消毒满意度均优于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实施前(P<0.05~P<0.01)。结论前沿管理干预流程图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硬式内镜管理效果。
候诊管理中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分诊模式对急诊病人分诊服务质量的影响
刘赛, 陈旭, 颜静, 牛雪, 牛荣环, 陈亚坤, 许宁, 王晓翠
2022, 47(4): 555-5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32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诊病人候诊管理中应用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分诊模式对分诊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中随机抽取86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各4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诊模式,观察组给予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分诊模式。观察2组病人候诊时间及分诊准确情况;通过HAMA评分调查病人候诊焦虑情况;采用自建满意问卷表统计病人满意度;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病人候诊管理中,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焦虑情绪,缩短候诊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分诊服务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综合保温管理在脊柱后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胡秀玲, 刘芹, 路强
2022, 47(4): 558-5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33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保温管理对脊柱后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低体温、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脊柱后路手术病人6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维持手术间温度23℃+非手术区域加盖分段式手术毯;综合组采用时段性室温+皮肤消毒液加热+静脉输注液加热+充气升温毯。记录病人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病人苏醒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入手术室时、气管插管后、切皮后1 h、手术结束时的核心温度,术后血糖(GLU)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寒战、低体温、压力性损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病人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苏醒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2组病人入手术室时和气管插管后的核心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1 h和手术结束时,常规组核心温度均明显低于综合组(P<0.01)。术前2组病人GLU、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GLU、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综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综合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00%(P<0.01)。结论脊柱后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采用综合保温管理,可有效稳定病人术中核心体温,减少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缩短病人苏醒及出手术室时间,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