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媛媛, 赵玺, 孟庆芳, 等. PASS矫治技术与MBT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1): 153.
[2] 蓝英德.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CD].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18): 90.
[3] 罗哲. 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应用PASS技术对支抗控制效果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7): 1119.
[4] 赵会杰, 许刚, 唐春梅. 生理性支抗与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上颌前突病例的支抗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1): 3213.
[5] 辛志武, 刘晔, 陈文静, 等. 垂直支持矫治器对高角病例垂直向控制效果的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5): 655.
[6]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80.
[7] 狄耀云, 刘红彦. 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5): 700
[8] 赵珍,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 2018, 38(12): 1149.
[9] 王卫平. 儿科学(第九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4.
[10] 李娟. 传统支抗与微种植体支抗在安氏2类高角牙颌畸形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CD].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26): 28.
[11] 郑莹, 熊玮, 田晶. Pass技术矫治安氏Ⅱ°伴牙列中度拥挤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20): 3301.
[12] 马宁, 李巍然. 不同支抗控制下上颌前突矫治结果的三维模型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3(1): 63.
[13] 李雅, 陈志宇, 张辉伟. 微型种植支抗、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后中切牙位置比较[J]. 山东医药, 2015, 55(22): 69.
[14] 王媛媛, 赵玺, 孟庆芳, 袁方. PASS矫治技术与MBT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1): 153.
[15] 李凤霞.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用于矫治青少年重度牙列拥挤错畸形的临床体会[A].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中华口腔医学会, 2017: 3.
[16] 王加昌, 祝荣杰, 苟培芳.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在拔牙矫治患者中的应用[J/CD].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4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