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燕.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6):78.
[2]
[3]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
[4] 邝嘉宜,吕宣斌,邓慧慧,等.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其关系实证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4):39.
[5]
[6] 李虹.大学校园压力的年纪和性别差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16.
[7] 张丽,张永林.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7):116.
[8] 杨杰文,蔡开贤,范瑞泉.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1129.
[9] 郭楠.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83.
[10] 谭贡霞,张允蚌,陈剑锋.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现状分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11):204.
[11] 张忠琼,班永飞,殷红敏.欠发达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