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炬
, 刘帮助
.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597-1600.
|
[2] |
许启霞
, 陈余清
, 刘超
, 高华
, 胡俊锋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肺部感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18-20.
|
[3] |
蒋殊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测定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6): 757-7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6.017
|
[4] |
王磊
, 潘家华
, 陈信
, 彭万胜
, 徐家新
, 诸宏伟
.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680-683.
|
[5] |
杨迎梅
, 田丽梅
, 张永萍
. 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108-109.
|
[6] |
刘芳英
, 钱叶长
, 危蕾
, 申燕华
, 马伟
, 王众福
, 张善芳
. 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在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195-201.
|
[7] |
瞿潮英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59-60.
|
[8] |
叶富建
. 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91-1292.
|
[9] |
刘雨成
. 肺部真菌感染62例CT影像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07-209.
|
[10] |
颜志军
, 李艳
, 温雪萍
, 丁梅芬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和地诺前列酮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21-923.
|
[11] |
蒋慧
, 朱林萍
, 邵乐健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12-1314.
|
[12] |
刘双江
. 持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 210-211,2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2.023
|
[13] |
滕小宝
, 时建
, 周质胜
. 单侧功能肺并发气胸临床诊疗措施21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84-285.
|
[14] |
程娟
, 薛涛
, 张军
, 班向芳
, 周晓静
, 薛芳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65-67.
|
[15] |
殷文兵
, 汪大武
, 张子林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18-1120.
|
[16] |
张海青
, 黄玲玲
, 韩羽凤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192-1193.
|
[17] |
赵成国
, 许文龙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sIL-2R、IL-5、IL-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66-68.
|
[18] |
姚丛月
, 李华
, 徐佳燚
, 缪博
, 邓晓毅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并发症438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589-590.
|
[19] |
徐赟洁
. 乳腺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控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373-13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37
|
[20] |
徐仲阳
. 骶管封闭治疗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63-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