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磊
, 杨永红
, 孙桂君
. 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503-1505.
|
[2] |
谢扬虎
, 李玉云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82-985.
|
[3] |
管英华
, 魏晓巍
, 谢扬虎
, 李见
, 王露
, 李玉云
, 张强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648-651.
|
[4] |
贲大刚
, 李培生
, 张杰
, 孙发娣
. 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高位结扎和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37-138,141.
|
[5] |
秦鸣
.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彩色多普勒诊断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37-339.
|
[6] |
施元美
, 张泓
, 周保健
, 殷小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43-1445.
|
[7] |
陶玲
. 两种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的预测作用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927-9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7.022
|
[8] |
李彤
, 林霓阳
. 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103-106.
|
[9] |
李慧
.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头皮输液外渗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1038-1038.
|
[10] |
瞿色华
, 董淮富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91-694.
|
[11] |
孙丹
, 钱同
, 田礼军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血液指标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800-801,8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34
|
[12] |
徐王彪
. 自然光线照射对新生儿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250-12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39
|
[13] |
徐兵
, 杨丽娟
, 戴明红
. 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32-1434.
|
[14] |
杨海平
, 贾宝伶
. 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37-13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13
|
[15] |
周津徽
, 张欣
, 王成禹
, 徐彧
. TEOAE联合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3): 360-3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3.020
|
[16] |
卢佑英
, 曾培元
, 熊安芳
. Delphi法联合层次管理对新生儿危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404-4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33
|
[17] |
刘磊
, 张杏杏
, 夏帮坤
, 姚倩
, 李玉云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15例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8): 1096-10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8.028
|
[18] |
杨丽娟
, 徐兵
, 王茜
, 陈娜
, 戴明红
. 腔内心电图P波比例对新生儿PICC定位效果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3): 418-4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3.034
|
[19] |
张琍
. 新生儿惊厥51例病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02-203.
|
[20] |
李彤
, 佘绍逸
, 佘璇瑜
. 新生儿惊厥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283-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