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桑冉 王雷 陈卫东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桑冉(1980-),男,硕士研究生,执业药师.
    通讯作者: 桑冉; 
  • 基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H127)

  • 摘要: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无明确完整 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应用时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 导致其很难在国际上流通。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 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以期为中药走向世界找到科学 的质量控制标准。
  • [2] 谢培山.中药色谱指纹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
    [2] 罗国安,梁琼麟,王文明,等.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质量控制与新药研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573.
    [3] 李强,李超.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综述[J].齐鲁药事,2010,29(3):158-161.
    [4] 顾宜,王胜春,高苏莉,等.中药五灵胶囊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5):453-455.
    [5] 洪燕龙,袁莹,林晓,等.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C].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大会,2009.
    [6] 王喜军,张宁,孙晖.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1004-1005.
    [7] 任培培.附子理中丸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8.
    [8] 陈明强.佛手散活血有效部位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9] 王小平.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病毒活性部位及其血清指纹图谱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10] 王喜军.中药及中药复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J].世界科学技术与中药现代化,2002,4(2):11.
    [11] 雷志丹,雷志钧,夏新华.川芎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96-98.
    [12] 于书仪,季芳茹,于栋华,等.穿山龙血清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80-82.
    [13] 王学志,李文兰,白晶,等.穿心莲体内血清指纹图谱建立[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511-513.
    [14] 李戎,闫智勇,李文军,等.创建中药谱效关系学[J].中医教育,2002,21(2):62.
    [15] 宁黎丽,毕开顺,王瑞,等.吴茱萸汤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0,35(2):131-134.
    [16] 宋宗华,冯东,许俊博,等.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中成药,2003,25(2):132-137.
    [17] 窦志华,罗琳,丁安伟,等.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与保肝作用的谱效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116-118.
    [18] 许良,毕开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在蒙药森登-4汤谱效关系解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10):1189-1192.
    [19] Feng Qu.Studi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ri Cortex.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philosophy in Hokkaido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D].Japan,1996.
    [20] 王喜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789-792.
    [21] 王喜军,张宁,曹洪欣.复方安替威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富集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54-1656.
    [22] 王喜军,孙文军,孙晖,等.茵陈蒿汤不同配伍变化对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的影响[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43-47.
    [23] 王喜军,张宁,孙 晖.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7(4):219-222.
    [24] 郭立玮.中药药物动力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5] 王慧,吕青涛,李洪晓,等.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与血清指纹图谱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8,10(1):22.
    [26] 吴秀君,肇丽梅.脑血宁注射液血清药物化学及药动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5):376.
    [27] 王家祥,张波,余捷凯,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89-192.
  • [1] 高峰 . 食管癌研究现状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45-648.
    [2] 石莹张玉心夏俊 .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的检测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 122-125.
    [3] 洛佩谷成英徐冬香徐澍人陈丽华陈隶华周里钢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参与糖尿病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427-14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44
    [4] 唐大为张梦晓刘浩 . 石榴的化学成分及在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 138-1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1.027
    [5] 张宏 . 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及其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99-701.
    [6] 蒋智慧张俊峰 . 药物后适应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87-1289.
    [7] 倪龙根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液透析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92-94.
    [8] 胡小磊石建华项平 . PGC-1α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248-251.
    [9] 段立彬何先弟 . 细胞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208-210.
    [10] 杨卫富李德春 . Stat3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234-236.
    [11] 王磊姚壮凯 . 微小RNA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246-249.
    [12] 周彤陆洪俊 .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73-375.
    [13] 臧豹李颖则 . 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951-953.
    [14] 马云崔虎 .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83-486.
    [15] 岳成旭王文锐杨清玲陈昌杰 . 肿瘤微环境在药物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7): 987-9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7.037
    [16] 童旭辉 . 乙酰肝素酶的生理特性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72-375.
    [17] 刘婷婷李凤云 .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60-461.
    [18] 宣兰兰于东红 . 胃癌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6): 551-553.
    [19] 廖亚平鲍明升梁玉华 .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Down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949-951.
    [20] 罗彦丽于东红 . 幽门螺杆菌及其L型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90-9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6
  • HTML全文浏览量:  462
  • PDF下载量:  1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10-23

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 桑冉; 
    作者简介: 桑冉(1980-),男,硕士研究生,执业药师.
  • 1. 1.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 2.  2. 蚌埠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基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H127)

摘要: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无明确完整 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应用时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 导致其很难在国际上流通。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 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以期为中药走向世界找到科学 的质量控制标准。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