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金海
, 张琼
, 董慧明
, 周锐
, 王岩岩
. β-连环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587-5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08
|
[2] |
马新义
, 陶仪声
, 马莉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8): 771-775.
|
[3] |
郭冰沁
, 俞岚
. 卵巢癌MMP-2、MMP-9和VEGF-C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381-383,506.
|
[4] |
朱正志
, 王圣应
, 吴礼高
, 承泽农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388-391.
|
[5] |
李德群
, 宁国龙
, 岳喜成
, 蔡绍朋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38-941.
|
[6] |
田绪平
, 甘怀勇
, 俞岚
. 脑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63-265.
|
[7] |
汪青
, 王文福
.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25-228.
|
[8] |
赵睿
, 马玲
. 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08-1409.
|
[9] |
何玉
, 晋茂生
, 杜丹丽
, 王才智
. RASSF 1A基因在卵巢癌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甲基化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35-37,41.
|
[10] |
缪晨婷
, 钱静
, 朱璟
. IL-33及其受体ST2对人卵巢癌ES-2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2): 1606-16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2.004
|
[11] |
相媛媛
, 张莘
, 林仲秋
, 周晖
, 徐国才
, 张丙忠
. 雷帕霉素联合顺铂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249-1252.
|
[12] |
王春
, 石建华
, 汪万英
. p53及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871-873.
|
[13] |
谷文文
, 杜丹丽
. 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67-369.
|
[14] |
方开峰
. 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57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643-644.
|
[15] |
杜金耀
, 吴礼高
. 肺滑膜肉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370-1372.
|
[16] |
金功圣
, 韩福生
, 承泽农
. 层粘连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496-498.
|
[17] |
平慧
, 汪渊
, 梅传忠
, 夏俊
, 陈治文
, 承泽农
, 李胜泽
, 石莹
, 朱光能
. occludin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07-1411.
|
[18] |
张家俊
, 李庆文
, 王萍
, 承泽农
. 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39-141.
|
[19] |
曲真真
, 石建华
, 汪万英
. 甲状腺乳头状癌nm23和bcl-2表达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65-968.
|
[20] |
王欣
, 李志娟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研究(附14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94-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