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乙酰肝素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锐 刘会春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乙酰肝素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 王锐(1980-),男,硕士,助教.
    通讯作者: 刘会春, 教授.doctorlhc2000@yahoo.com.cn
  • 中图分类号: R735.8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and heparanase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ui-chun, 教授.doctorlhc2000@yahoo.com.cn
  • CLC number: R735.8

  • 摘要: 目的:观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染色法检测50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20例胆囊腺瘤组织和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中Ep-CAM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Ep-CAM胆囊癌组阳性率高于胆囊炎组(P < 0.05);Hpa胆囊癌组与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p-CAM、Hpa阳性率与Nevin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 < 0.05和P < 0.01)。Ep-CAM过表达与非过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24个月。结论:Ep-CAM和Hpa表达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的有用指标。Ep-CAM可能是胆囊癌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 [1] 贾兴胜刘会春张军 . RNA干扰对胆囊癌细胞上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872-876.
    [2] 阮福祥田怀杲 .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与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76-1078.
    [3] 刘铮刘会春李三红 . 共干扰Hpa、EP-CAM对人胆囊癌细胞株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380-382.
    [4] 刘杜先刘兰侠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5] 刘会春鲁贻民谈燚 . 胆囊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291-292.
    [6] 吴斌全刘会春金浩承泽农 . 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659-662.
    [7] 金浩刘会春于东红鲁贻民吴斌全 . β-连环蛋白和APC基因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853-855,860.
    [8] 吴斌全刘会春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胆囊癌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579-581.
    [9] 鲁贻民刘会春刘金新 . 67 kDa层粘连蛋白受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03-205.
    [10] 金浩刘会春周少波于东红 . claud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 22-24.
    [11] 夏泽亮刘言玉褚亮刘言浩王法宝周超毅蒋磊 . siRNA沉默MUC16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0): 1345-13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0.005
    [12] 吴维刘会春谈燚崔培元鲁正 . 胆囊癌组织中蛋白赖氨酸乙酰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6): 722-7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6.005
    [13] 胡应光谢闵赵剑 . 乳腺癌HER-2基因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59-961.
    [14] 郭苏阳颜士杰李群李胜泽 . 缺氧诱导因子-1和碳酸酐酶-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42-145.
    [15] 麻晓峰沈晓辉俞晨杰章宜芬钱晓云 . 喉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858-860.
    [16] 郭伟刘先富张明亮 . 碳酸酐酶-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53-455.
    [17] 傅军高涌 .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焦点黏附激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339-340.
    [18] 李三红刘会春周少波金浩 . RNA干扰Heparanase基因表达对胆囊癌侵袭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289-1292,1295.
    [19] 郭苏阳赵燕李胜泽 . 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42-444.
    [20] 姜海广姜波健 . 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29-43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67
  • HTML全文浏览量:  386
  • PDF下载量:  1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4-25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乙酰肝素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通讯作者: 刘会春, 教授.doctorlhc2000@yahoo.com.cn
    作者简介: 王锐(1980-),男,硕士,助教.
  • 1. 蚌埠医学院科研中心, 安徽省组织移植重点实验室, 安徽蚌埠 233030;
  • 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安徽蚌埠 233004

摘要: 目的:观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染色法检测50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20例胆囊腺瘤组织和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中Ep-CAM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Ep-CAM胆囊癌组阳性率高于胆囊炎组(P < 0.05);Hpa胆囊癌组与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p-CAM、Hpa阳性率与Nevin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 < 0.05和P < 0.01)。Ep-CAM过表达与非过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24个月。结论:Ep-CAM和Hpa表达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的有用指标。Ep-CAM可能是胆囊癌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