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竟
, 郑照军
, 郑晶
, 郭晖
. 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01-7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1
|
[2] |
吴取梅
, 赵久法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604-160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10
|
[3] |
梁华
, 梁友宝
, 李柏青
. 人外周血白介素-22产生细胞在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中的比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41-444.
|
[4] |
曹娟
, 王春
, 姜敏
, 范晓红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06-15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14
|
[5] |
陈杰
, 李慧慧
, Mohsin Raza kashif
, 高淑娴
, 周平
, 郑庆委
, 韦莉
, 申林
, 管俊昌
. 孕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新生子代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 981-983,9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01
|
[6] |
于永涛
, 丁新苑
, 云宗金
.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及与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8): 1064-10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8.019
|
[7] |
谢扬虎
, 李玉云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82-985.
|
[8] |
姚春艳
, 金齐力
, 姜丽娜
, 唐洁
, 李柏青
. 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CD3+ CD16+ CD56+)比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379-382.
|
[9] |
王志杰
, 赵丽芳
. EV-A71疫苗接种预防儿童手足口病有效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769-7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6.016
|
[10] |
储磊
, 冯友江
. 多次献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05-17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33
|
[11] |
王素侠
, 卜强
, 陈娟玉
. 改良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效果的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81-16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8
|
[12] |
朱勤英
, 温晓红
, 邬江
, 孙茗兰
, 管桂珍
. 小儿急性感染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59-260.
|
[13] |
苏文
, 殷素梅
, 陈娟
, 赵论
, 周海荣
. 巨细胞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26-827.
|
[14] |
赵武
, 陈兰举
, 王亚明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2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04-306.
|
[15] |
董淮富
, 潘家华
, 李莉
, 李兴武
.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28-230.
|
[16] |
王彦波
, 吴倩
, 汤璘珊
, 陈兰举
. 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后细胞因子水平及肠道外损伤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9): 1160-1164,11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9.003
|
[17] |
毛国顺
, 郭玉淮
, 赵永
, 李岩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39-340.
|
[18] |
苏智祥
, 张燕军
, 刘爱琴
, 王云梅
, 陈文娟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化疗中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00-10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06
|
[19] |
李慧平
, 侯宝洲
, 魏思忱
, 穆宗玮
, 李丽娟
, 田树英
. 血清VEGF、TK-1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0): 1393-13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0.014
|
[20] |
倪龙根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液透析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9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