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青川
, 朱永献
, 关超
, 周文生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24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25-26.
|
[2] |
张青川
, 石家齐
, 朱永献
, 关超
, 周文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49-250.
|
[3] |
韩锋
, 张家俊
, 陈志军
. 术中黏膜下注射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82-283.
|
[4] |
周文生
, 关超
, 刘建民
.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5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07-308.
|
[5] |
张青川
. 膀胱肿瘤的课堂教学改革.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88-289.
|
[6] |
杨小淮
. 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15例诊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453-455.
|
[7] |
鲍彤
. 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肿瘤35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24-525.
|
[8] |
张秀红
.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68-1669,16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41
|
[9] |
方文革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肿瘤10例诊治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62-163.
|
[10] |
张兴长
, 吴戈
, 胡林
, 梁朝朝
. 膀胱病变患者术前膀胱镜活检与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88-289,292.
|
[11] |
苏华山
, 张辉
, 吴学飞
, 陈凯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5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44-46.
|
[12] |
薛胜
, 李庆文
, 张家俊
, 陈志军
, 王成勇
. 原位回肠新膀胱与乙状结肠新膀胱早期贮尿囊功能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303-1305.
|
[13] |
刘定益
, 王名伟
, 王健
, 楚晨龙
, 沈周俊
, 周文龙
.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治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577-579.
|
[14] |
韩锋
, 李建
, 张家俊
. 干扰素2α联合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69-470.
|
[15] |
朱圣亮
, 杨芳
. 丝裂霉素C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729-731.
|
[16] |
董雪成
, 李庆文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29-231.
|
[17] |
张琼
, 甘怀勇
, 谢群
, 吴强
. 膀胱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病理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28-1230.
|
[18] |
薛胜
, 李庆文
. 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治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326-329.
|
[19] |
张红琴
, 周雪妃
, 汪盛
, 薛胜
, 孙文衍
, 周皖宁
, 李俊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706-170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43
|
[20] |
赵建军
, 韩成贤
. 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复发77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86-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