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正徐
, 章尧
, 陈昌杰
. 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信号传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116-118.
|
[2] |
马佳
, 沈继龙
, 黄桦
, 陈素莲
, 陈治文
. 三氧化二砷对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33-234.
|
[3] |
黄桦
, 高洁
. 三氧化二砷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抑制机制的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277-1279,1282.
|
[4] |
孙军培
, 刘久华
, 杜丹丽
, 杨晓东
, 张燕
. 三氧化二砷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APC基因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 989-99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03
|
[5] |
高绪锋
, 陈昌杰
, 王东萍
, 章尧
. bcl-2和bax在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9-11.
|
[6] |
庄颖
, 赵文红
, 张鼎
, 赵红
. 三羟异黄酮对胆固醇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372-375.
|
[7] |
杨同怀
, 陈治文
, 夏俊
, 王惠
. 三氧化二砷对黑素瘤B16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17-220.
|
[8] |
马佳
, 陈素莲
, 陈治文
.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485-486.
|
[9] |
杨芬
, 蒋志文
. 内质网应激对肿瘤发展及化疗反应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57-459.
|
[10] |
王丽
, 陈治文
, 夏俊
. 三氧化二砷抑制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288-290.
|
[11] |
王东萍
, 陈治文
, 汤复根
, 高绪峰
. 三氧化二砷对黑素瘤B16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60-263.
|
[12] |
王丽
, 陈治文
, 夏俊
, 马佳
.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02-204.
|
[13] |
孙淼
, 章尧
, 陈昌杰
, 杨清玲
, 黄丽珠
, 李友建
, 房兵
, 丁淑琴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端粒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49-253.
|
[14] |
杨洋
, 郑荣生
.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在相关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208-213.
|
[15] |
雷思雨
, 陈曼曼
, 陈斌
, 李玉云
. 细胞自噬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7): 979-9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7.043
|
[16] |
邵俊峰
, 陈余清
. 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 134-1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1.038
|
[17] |
陈治文
, 王东萍
, 夏俊
, 高绪锋
, 杨同怀
.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NF-κB、C-IAP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728-731.
|
[18] |
冯玉虎
, 黄明
, 许凌云
. 全反式维A酸分别联合白血康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709-711.
|
[19] |
陈素莲
, 朱丽华
, 卢晓辉
, 赵遵兰
, 王洋洋
, 周继红
, 陈昌杰
, 杨清玲
. 三氧化二砷对乳腺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6): 711-713,717.
|
[20] |
禹莉
, 李玉云
, 郝艳梅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47-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