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晓静
, 刘先富
, 陈延松
, 郭伟
. DNA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469-1471,14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11
|
[2] |
张琼
, 朱玉兆
. c-erbB-2、p53、PCNA、ER、PR及TopoⅡ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447-450.
|
[3] |
王萍
, 童仙君
, 程遵华
, 郑颖
, 项晓宇
, 董晓燕
, 黄菊琴
, 张晓云
, 薛晓红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92-195.
|
[4] |
刘铁成
, 鲁智
, 陶仪声
, 佘明金
, 王勤
. 乳腺癌pS2、PSA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预后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487-488.
|
[5] |
瓮生彬
, 张建波
, 张淑艳
, 郑超
, 白杰
, 徐德龙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37-39.
|
[6] |
陈金璋
, 张继平
, 殷宪刚
, 李国霞
, 徐流河
, 杨艳丽
, 赵澄泉
, 任兴昌
, 薛德彬
.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39-841.
|
[7] |
年峰
, 彭开桂
.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318-321.
|
[8] |
栾文斌
, 项平
. 视网膜干细胞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402-1405.
|
[9] |
马飞
, 郭术俊
, 李柏青
. 基因扫描技术检测人TCR δ2链CDR3多态性的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433-436.
|
[10] |
蔡朝阳
, 马筱玲
, 纪冰
, 赵燕
.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9-12.
|
[11] |
冯艳
, 李志军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84-1287.
|
[12] |
欧玉荣
, 张洪福
. 大肠癌患者粪便p53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195-197.
|
[13] |
赵芳芳
.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编码基因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108-109.
|
[14] |
王春
, 石建华
, 汪万英
. p53和p16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55-457.
|
[15] |
徐颖
, 石建华
, 项平
. 胰岛素降解酶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426-429.
|
[16] |
管俊昌
, 夏佩莹
, 唐素兰
.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产B型肠毒素及其基因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283-285.
|
[17] |
管俊昌
, 刘勇
, 徐飞
, 夏佩莹
. 金葡菌及其L型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98-100.
|
[18] |
马涛
, 陶润
, 关翰
, 张家俊
. 基于TCGA数据库探究膀胱癌关键基因的表达及预后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811-8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6.027
|
[19] |
郭术俊
, 赵保明
, 吕合作
, 胡建国
. 用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Olig1/Id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73-975.
|
[20] |
陈冬生
, 程双怀
, 聂刘旺
. Sox基因家族的特点及其功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9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