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诚
, 席康明
, 柴建春
, 胡健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5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67-168.
|
[2] |
张宝民
, 孙艳
, 徐继来
, 潘利平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08-1110.
|
[3] |
陈贞祥
, 沈怀云
, 诸宏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血糖、血钠、CRP改变的临床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773-775.
|
[4] |
梁贤芳
. 三升袋营养液配制及临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75-176.
|
[5] |
赵强
, 李钰
, 马雪华
, 陈亮
. 腹腔镜在急腹症和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4): 325-326.
|
[6] |
冯希武
, 张继洲
, 孙长海
, 谢怀顺
, 陶天晓
. 微创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腹联合伤34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61-162,165.
|
[7] |
余刚
, 何先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329-331.
|
[8] |
杨汉麒
, 赵继利
, 杜斌斌
, 李兴武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3): 320-3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3.011
|
[9] |
闫波
, 孟德娣
, 袁丽萍
, 楼研
, 韩静
. 脂肪炎症因子在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的变化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680-683.
|
[10] |
刘成
, 张泓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322-1324,1327.
|
[11] |
刘成
, 汪华学
, 邹琪
. -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55-58.
|
[12] |
鲍青青
, 刘红
. 抗阻训练及营养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病人体适能和全身肌肉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0): 1472-14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0.032
|
[13] |
刘婷婷
, 马丽娜
, 李凤云
, 樊蓉
. 短链脂肪酸作用下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060-1062.
|
[14] |
王玲
. 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66-367.
|
[15] |
潘敏
, 宋育林
, 许建明
, 陈命家
. 褪黑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26-29.
|
[16] |
张效明
, 张鹏
, 焦贤春
, 王廷涛
, 张俊
, 汪朝晖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568-570.
|
[17] |
陈东运
, 高大胜
, 李丽
, 张恒
, 史晓俊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早期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71-173.
|
[18] |
徐从军
, 张雯
.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738-740.
|
[19] |
金芳
, 刘龙
, 彭媛
. 不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肺损伤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48-752, 7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13
|
[20] |
谢丽丽
, 崔慧娴
, 陈苏
, 赵文红
. 果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0): 1351-13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0.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