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光明
, 郭丽萍
, 张雷
. 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早期创面23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069-1070.
|
[2] |
章祥洲
, 袁振奋
, 李勇
, 徐东卫
, 王飞
. 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16-218.
|
[3] |
倪进荣
, 滕晓峰
, 陈新军
, 陈占斌
. 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19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00-6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4
|
[4] |
张莉华
, 江淮芝
, 刘丽
, 周福琴
. 双侧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手术期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93-94.
|
[5] |
刘丽
, 赵永娟
. 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92-193.
|
[6] |
彭德峰
, 王圣应
, 朱正志
, 马小开
. 颈项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19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067-1069.
|
[7] |
朱东起
, 王欣
, 高翔
, 邓英虎
, 李胜华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25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47-149.
|
[8] |
熊竹友
, 张莉
, 徐静
, 王怀谷
, 李旭文
, 高嵩
, 葛树星
. 腹壁上动脉蒂下腹部横形皮瓣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142-144.
|
[9] |
陶思一
, 马红丽
, 胡高
, 周占伟
, 齐静
. 不同浓度香丹注射液对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15-1417.
|
[10] |
刘光
, 李光早
, 张莉
, 徐静
, 王琛
, 熊竹友
. 扩张皮瓣下自体耳廓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12-14.
|
[11] |
游文健
, 刘韵
, 李文平
, 展望
. 鼻唇沟皮瓣在鼻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27-428.
|
[12] |
张莉华
, 刘丽
, 周福琴
, 徐元花
. 窄蒂侧颌颈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61-362.
|
[13] |
张莉
, 董佳生
, 戴传昌
, 林晓曦
, 王炜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27-29.
|
[14] |
李建成
, 廖圣恺
, 卢保全
.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移植双重修复上颌缺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36-137.
|
[15] |
徐东卫
, 章祥州
, 杨蔚
, 袁振奋
, 许瑾
. 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83-184.
|
[16] |
江淮芝
, 金燕
, 张莉华
, 黄培英
. 系列护理对带蒂岛状转移皮瓣成活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6): 743-745.
|
[17] |
马艳
, 赵凤娟
, 李勇
.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中远端组织缺损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372-1373.
|
[18] |
李建成
, 廖圣恺
, 陈永峰
, 吴志刚
.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双重修复上颌缺损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21-1423.
|
[19] |
徐清平
, 杨旭东
, 孟庆丰
. 含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44-445.
|
[20] |
周平辉
, 张莉
, 葛树星
, 李旭文
, 王怀谷
. 菱形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