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丽
. 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049-1050,10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21
|
[2] |
王夷黎
, 房惠琼
, 李启明
, 张芸
, 毛荣军
. 子宫不同部位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44-546.
|
[3] |
江雪华
. 巨大子宫颈平滑肌瘤12例诊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423-424.
|
[4] |
倪帼华
, 周有芬
, 殷梅英
. 超声、宫腔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60-61.
|
[5] |
许秀霞
, 郭志坚
, 林彤
, 吴巧珠
, 吴淑卿
.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价值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 182-1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2.014
|
[6] |
高霞
, 陈祯
, 李咏梅
. 超声检查联合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6): 762-76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6.018
|
[7] |
姜迎春
. 宫腔镜下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60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45-946.
|
[8] |
高霞
, 张毅
, 岳艳
, 马亚琳
.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123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00-302.
|
[9] |
马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1007-1008.
|
[10] |
杨爱英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906-907.
|
[11] |
屈晓洁
, 席晓薇
. 改良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01-703.
|
[12] |
王捷文
, 李红雨
. 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42-744.
|
[13] |
李晓燕
, 闫振济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98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49-650.
|
[14] |
杨振中
.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50-753.
|
[15] |
杜丹丽
, 郭才
, 谭玉林
. 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动脉灌注化疗13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498-499.
|
[16] |
梁利梅
, 王才智
, 刘淑玉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死亡受体5及诱骗受体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62-1165.
|
[17] |
王浜
, 何玉
. Sox4和E-cadher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467-4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2
|
[18] |
张长虹
, 王晖
. 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339-342.
|
[19] |
凤嵬
, 蒋玖金
, 吕建军
. 尿道平滑肌瘤1例临床诊断及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80-380.
|
[20] |
蔡兆根
, 谢群
, 郭冰沁
.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96-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