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路敬叶
, 何龙锦
, 周汝娟
. 外周血内皮组细胞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573-1575,1578.
|
[2] |
马慧
, 徐劲
, 张永葆
.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71-1473.
|
[3] |
张巍
.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7): 888-8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7.015
|
[4] |
陈亚男
, 王雪丽
, 刘忠伦
, 吕晶晶
, 吴晓
, 何学明
, 许瑾
. 急性脑梗死病人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1): 1481-14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1.008
|
[5] |
赵兴利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370-1372,1375.
|
[6] |
寿广丽
, 谢康
, 郑重
, 朱方方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脑梗死及短期预后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 34-36,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1.010
|
[7] |
陈晓云
, 叶斌
.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827-8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43
|
[8] |
蒋宏俨
, 寿广丽
, 冯敏
, 孟颖
. 高血压病脑梗死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277-1279.
|
[9] |
李晓乾
, 王茜
, 孔新兴
. 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20-15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18
|
[10] |
马博
, 李理
, 骆嵩
, 李玉玉
, 谢静
, 许文芳
, 刘晓林
, 许力
. CHA2DS2-VASc评分、NIHSS评分联合NLR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462-4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10
|
[11] |
骆嵩
, 屈洪党
, 刘晓林
, 谢静
. 磁敏感加权成像早期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脑血容量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462-463,4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11
|
[12] |
于强
, 黄好峰
, 李习珍
, 胡海成
, 李春
, 张成
, 韩超
, 曹祥记
.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手术时机及预后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09-6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15
|
[13] |
邱菊
. 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210-12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23
|
[14] |
李春
, 黄好峰
, 李习珍
, 胡海成
, 于强
, 张成
, 韩超
.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93-1495.
|
[15] |
冯敏
, 董淮富
. 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96-1399.
|
[16] |
汪再生
. 小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67-868.
|
[17] |
汪彤彤
, 郑德群
.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诊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48-1249.
|
[18] |
赵良举
. 血栓弹力图在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5): 645-6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3
|
[19] |
李有中
, 郑重
, 谢康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589-5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07
|
[20] |
刘明
, 朱伦华
, 牛俊彦
, 刘洪俊
.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31-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