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价值

李秀义 高冬梅 潘继文 蔡瑜 温和

引用本文:
Citation: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价值

    作者简介: 李秀义(1975-),男,主管检验师.
  • 基金项目:

Clinical value of fluorescent quati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DNA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检测26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1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V-DNA,并将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各组均可检出HBV-DNA阳性,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和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标志物模式组和对照组(PP>0.05),但急性乙肝病毒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结论:FQ-PCR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是否存在HBV感染,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 王旭东,张冬雷,李立人,等.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3):15-19.
    [2] 梅玉峰,黄敏,陈丽娟.HBV-DNA阳性乙肝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1004-1005.
    [3] 刘厚钰.慢性肝炎[M]//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3-456.
    [4] 童红莉,田亚平,邓心新.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5):344-345.
    [5] Kessler HH,Preininger S,Stelzl E,et al.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state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a quantitative PCR assay[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0,7(2):298-300.
    [6] Fung J,Seto WK,Lai CL,et al.Profile of HBV DNA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implications for antiviral therapy[J].J Hepatol,2011,54(2):195-200.
    [7] 陈占国,周武,王忠永,等.血HBV-DNA定量检测中的疑难结果分析及其对策[J].浙江检验医学,2012,10(3):28-33.
    [8] 李修荣,雷兰芳.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2):276-278.
    [9] 褚小慧.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的关系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794-3795.
    [10] Noborg U,Gusdal A,Horal P,et al.Levels of virae mia in subjects with serological markers of past or chronic hepatit is B virus infection[J].Scand J Infect Dis,2000,32(3):249-252.
    [11] 付蕾.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60-961.
    [12] 陶胜来,胡秀英,唐德羽.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33-2841.
    [13] Ganem D.Hepatitis B virus[J].Expert Rev Vaccines,2003,2(5):609.
  • [1] 崔琢王淑民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67-68.
    [2] 陈继梅施志农田芸 .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58-159.
    [3] 钟政荣徐云侠丁淑琴张伦军丁晓琳胡建国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与常用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387-1389.
    [4] 王细宏何世荣黄金保胡义忠 . 池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51-453.
    [5] 李多杰彭开桂江浩 . 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46-148.
    [6] 尚莉莉任开祥 .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560-561.
    [7] 昝丽娜石秀芳孙峰 . 皖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43-345.
    [8] 郝维敏刘杰杨晓春 . 标本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295-297.
    [9] 李倩珺徐韫健林豪森 . 荧光定量PCR检测Kif2a在男性精液中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639-641,6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23
    [10] 刘培明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前S1蛋白、HBV-M检测结果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88-189.
    [11] 刘传苗李伟赵守松 . 原发性肝癌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变异.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665-667.
    [12] 刘传苗徐葵花 .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07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298-299.
    [13] 苏智祥张燕军刘爱琴王云梅陈文娟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化疗中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00-10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06
    [14] 高慧婕刘超李倩 . 乙型肝炎患者睾丸和附睾组织HBV DNA检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50-152,254.
    [15] 徐葵花张莉陈家盛李伟宋文庆承泽农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38-441.
    [16] 杨志陈兰英周铭周丽霞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77-79.
    [17] 刘晓斌刘永仙葛繁梅符兆英 . 不同类型HBV感染者T细胞对HBV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621-16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02
    [18] 李霞廖自文张伟丽刘增义牛多芳 . 1562例六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469-471.
    [19] 黄秋芳李守荣 . 电化学发光与酶免疫分析检测HBsAg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564-565.
    [20] 蒋斌 . 大学新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8): 826-82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08
  • HTML全文浏览量:  341
  • PDF下载量:  13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1-23
  • 刊出日期:  2014-06-15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价值

    作者简介: 李秀义(1975-),男,主管检验师.
  • 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 230061
基金项目: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检测26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1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V-DNA,并将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各组均可检出HBV-DNA阳性,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和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标志物模式组和对照组(PP>0.05),但急性乙肝病毒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结论:FQ-PCR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是否存在HBV感染,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