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阚宏
, 高之振
, 田娜
, 马友章
. 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CT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506-508.
|
[2] |
马先红
.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49-1250,1260.
|
[3] |
陈培培
, 段诗苗
, 江浩
, 吴云来
, 张雷
, 徐全敬
, 申建
, 赵家成
. 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34-1636, 16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16
|
[4] |
张帆
.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3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383-385.
|
[5] |
孙大山
, 王秀敏
, 张萍
. 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的CT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354-355.
|
[6] |
汪红梅
, 杨培培
, 袁牧
. 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30-1131.
|
[7] |
姚金龙
. 甲状腺结节CT的鉴别诊断价值(附27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87-89.
|
[8] |
刘雨成
, 周莹
, 唐兆伦
, 苗重昌
.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腺体尾部癌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1018-1020.
|
[9] |
胡曙东
, 王亚非
, 谭继善
, 谌业荣
, 魏中华
, 吕维富
. 四肢、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185-187.
|
[10] |
叶富建
. 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91-1292.
|
[11] |
汪红梅
, 朱玉春
, 朱广辉
, 李国平
. 多层螺旋CT腹腔游离气体分布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406-1408.
|
[12] |
邱晓晖
, 章辉庆
, 张霞玲
, 刘艺超
, 王子顺
, 杨丽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RI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33-435.
|
[13] |
李德云
. 急性脑梗死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0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89-191.
|
[14] |
王献军
, 夏勇
. 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350-1352.
|
[15] |
范成兵
, 季亚莉
, 李署生
, 方远华
. 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31-333.
|
[16] |
孙长惠
, 岑建平
, 陆炯
, 袁拥军
, 唐绮
, 陈志瑾
, 童国海
. X线及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91-992.
|
[17] |
董利
. 小脑出血102例治疗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592-593.
|
[18] |
张潜
, 李光远
.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46例诊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55-1256,1259.
|
[19] |
赵开明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5例的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79-580.
|
[20] |
殷文兵
, 汪大武
, 张子林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18-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