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学敏.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3):56-58. |
[2] 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3-44. |
[3] 李夏卉,李继平.对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护理硕士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2):549-550. |
[4] 孟瑞芹.澳大利亚护理概况[J].外国护理学分册,2002,21(4):151-154. |
[5] 刘蕾.应用Delphi 法对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
[D].长春:吉林大学,2007. |
[6] 邢凤梅.日本护理研究生教育特色[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48-2149. |
[7] 周明芳,于瑞英.日本护理大学的教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0):467-469. |
[8] 罗阳.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090-1092. |
[9] 单伟颖,安文忠,刘亚莉,等.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297-300. |
[10] 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1):266-267. |
[1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
[13]
|
[EB/OL]. |
[12] 袁长蓉,陈国良,王志红,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2080-2081. |
[1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Preparing graduates for practice as a clinical nurse leader draft curriculum framework.Nursing WashingtonDC:AACN,2006. |
[14]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及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7):1-3. |
[15] 顾则娟.英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特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3):306-307. |
[16] 金瑞华,李彬.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1):519-521. |
[17] 史崇清.中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B):1026-1027. |
[18] 姜春玲.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
[D].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09. |
[19] 朱海利,陈洪华,任小红.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8A):1982-1984. |
[20] 徐娟.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家庭护士,2007,5(8B):11-13. |
[21]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
[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6. |
[22] 马丽和,刘晓英.当代护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1):9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