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莹芝
, 陈欢欢
, 何畏
. 甲状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尿崩症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355-356.
|
[2] |
马惠文
, 项颖
, 邵江河
. 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73-973.
|
[3] |
段祥升
, 平勇
, 汤纪永
. 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58-1459.
|
[4] |
潘玉林
, 谢蕴
, 罗志谋
. 胰腺内分泌肿瘤与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21-423,426.
|
[5] |
刘杜先
, 刘兰侠
, 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
[6] |
张大为
, 何津
, 张海光
, 李磊
, 王新元
, 马龙滨
.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3): 420-4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3.045
|
[7] |
夏燕
, 孟宪良
, 封扬
. 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469-471.
|
[8] |
刘芳欣
, 王洲
, 李健
, 任永凤
, 殷延华
, 唐坤
. 不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238-2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28
|
[9] |
马宜传
, 孙景秋
. 脊椎转移瘤11例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 90-92.
|
[10] |
陈立芬
, 程正兰
, 洪艳
. 阴道镜对子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诊断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59-60.
|
[11] |
滕丽娜
. 盆腔囊性肿块的超声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415-416.
|
[12] |
屠文刚
, 张杨
, 宋斌
, 王丽
, 时倩倩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53-1055.
|
[13] |
姚金龙
. 甲状腺结节CT的鉴别诊断价值(附27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87-89.
|
[14] |
周金泉
. CT和MRI鉴别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9): 1240-12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9.039
|
[15] |
兰荣宝
, 仇洪
, 兰展
. 神经外科患者各型低钠血症鉴别诊断及治疗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27-828.
|
[16] |
宋俊
, 方丽君
.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9): 1232-12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9.024
|
[17] |
万诚诚
, 刘梅
, 柴烁
, 张强
, 梅传忠
. 乙醛脱氢酶1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186-11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20
|
[18] |
计明红
, 潘家华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6): 686-687.
|
[19] |
唐保力
, 刘成
. 多肽类生长因子与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2): 230-233.
|
[20] |
徐照阳
, 何海峰
, 吴凯
. 微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3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80-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