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傅军
, 傅玉春
, 张晓雲
, 刘春祥
, 李路佳
, 朱冰
.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701-7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6.001
|
[2] |
孟祥文
, 严怀宁
, 朱敏
, 刘霞
, 高立永
, 仇玮
. 骨肉瘤核因子-B、基质金属蛋白酶9、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70-272.
|
[3] |
黄礼年
, 陈余清
, 宋玮
, 承泽农
, 王朝夫
, 刘超
. 米诺环素抑制小鼠肺癌生长、转移及抗血管生成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06-208.
|
[4] |
程秀
, 刘浩
, 蒋志文
. 硫酸乙酰肝素对肿瘤中碱性成纤维因子的调控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2): 237-240.
|
[5] |
张海峰
, 盛伟华
, 缪竞诚
, 陈卫东
, 杨吉成
. 腺病毒介导的生长抑制基因4对ECV304细胞体外生长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31-935.
|
[6] |
祁真玉
, 于东红
, 汪向明
, 王骏
. 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13-61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9
|
[7] |
姜海广
, 姜波健
. 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29-431.
|
[8] |
周子墨
, 武世伍
. 血管生成拟态生物学特性及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2): 277-2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2.037
|
[9] |
费健
, 韩天权
, 张圣道
. 缺氧、血管生成与胰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87-690.
|
[10] |
邓晓晶
, 郑海伦
.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2): 1624-1627.
|
[11] |
周蕾
. 环氧化酶、舒林酸对胃癌防治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况.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119-122.
|
[12] |
张庆
, 顾琴龙
. 胃癌转移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91-693.
|
[13] |
罗彦丽
, 于东红
. 幽门螺杆菌及其L型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90-92.
|
[14] |
宣兰兰
, 于东红
. 胃癌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6): 551-553.
|
[15] |
李芮
, 吴巨钢
, 姜波健
. 胃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69-1071.
|
[16] |
周国才
, 吴生华
, 姜波健
. 乙酰肝素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35-437.
|
[17] |
王磊
, 姚壮凯
. 微小RNA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246-249.
|
[18] |
李静
, 桂琳
, 金强
, 殷献录
, 刘桂玲
, 姚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液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64-367.
|
[19] |
陈德利
, 刘弋
, 刘瑞林
, 姜从桥
, 刘牧林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78-980.
|
[20] |
刘星宇
, 张共鹏
, 魏艳龙
, 高琴
. 程序性坏死在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 137-1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1.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