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志珍
, 江四清
, 赵德明
. 针灸和功能训练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48-49.
|
[2] |
成卓
. 静脉推注甲钴胺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3): 374-3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3.027
|
[3] |
马新刚
, 郭云良
, 李志帅
, 谢坤
. 针灸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4): 504-508, 5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4.020
|
[4] |
王敏
. 电针头皮针配合面部埋针法治疗面肌痉挛38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697-698.
|
[5] |
江勇
, 徐磊
, 张学云
, 曹树刚
. 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69-70.
|
[6] |
王小蓉
. 护理干预在面神经垂直梳理术治疗半面痉挛中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99-11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42
|
[7] |
谢波
, 谭玉林
, 张阳
, 华元人
, 袁牧
, 杨培培
. 动眼神经麻痹脑血管造影检查14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364-366.
|
[8] |
柳雯
, 周兰
, 杨小迪
. 中医辨证维持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712-7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6.004
|
[9] |
苏杰
, 严畅
, 陈伟强
, 杨光
. 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87-588,591.
|
[10] |
饶珊珊
, 黄丽
, 皮海菊
, 尚晖
. 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528-5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1
|
[11] |
胡学庚
. 中药熏蒸疗法(藤疗)辅治类风湿关节炎42例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67-68.
|
[12] |
贾倩
, 林学武
. 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电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6): 734-736,7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6.011
|
[13] |
李艳霞
, 陈莉秋
, 张春侠
, 胡正喜
, 刘立飞
, 汪雅茹
. 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334-13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24
|
[14] |
李袁华
, 周春雷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16-316.
|
[15] |
刘太珍
, 彭声援
. 眼肌麻痹4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542-543.
|
[16] |
刘守芝
. 低钾性麻痹38例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 62-63.
|
[17] |
彭艳
. 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3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211-1213.
|
[18] |
方武阳
, 陈海艳
. 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2): 211-2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2.017
|
[19] |
马云松
, 张晓黎
, 纪侠英
. Maslow需要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109-110.
|
[20] |
姚蓓
. 从文本类型学角度论医学翻译的“信达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66-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