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曦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231-12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33
|
[2] |
钱永斌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04-604.
|
[3] |
王素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42-6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27
|
[4] |
姚绍琴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0级3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07-1108.
|
[5] |
杨维芹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8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99-200.
|
[6] |
王影
. 康复新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4): 536-5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4.041
|
[7] |
阳正东
. 0~5岁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107-1110.
|
[8] |
姜盛
, 李建名
, 张星
, 吴炜
, 杨雪萍
. 吉林、兰州地区婴幼儿人星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607-609.
|
[9] |
张晓玫
, 王忠
. 腹泻患者呕吐物中麦氏弧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性状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530-1532.
|
[10] |
华传曾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87-189.
|
[11] |
顾筱敏
, 潘宇红
, 陈敏敏
. 腹泻患者120例肠道微生态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18-219.
|
[12] |
雷震
.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1): 1127-1128.
|
[13] |
张赋
, 许秋月
. 法定传染病报告儿童腹泻病的临床诊断依据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2): 201-203.
|
[14] |
万凤国
, 何敏
, 丁云芳
.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419-420.
|
[15] |
葛敬芳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6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78-79.
|
[16] |
胡江
, 陈道利
, 夏峰
. 细菌性腹泻171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616-617.
|
[17] |
吴昱
, 岳彬
, 刘佳
, 马娜
. 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89-13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30
|
[18] |
刘威
, 倪陈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762-764,7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21
|
[19] |
马卫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459-461.
|
[20] |
何峰
.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3): 307-3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3.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