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培权
, 龚建平
. 全反式维A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判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189-192.
|
[2] |
胡俊锋
, 陈余清
, 李殿民
, 夏雪梅
, 邓静
, 黄礼年
. 全反式维A酸诱导肺癌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04-107.
|
[3] |
孙谦
, 宣爱丽
, 汪庚明
, 周咏春
, 徐洪波
, 何泽来
, 周燕
, 周育夫
, 江浩
. 全反式维A酸对肺腺癌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281-2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01
|
[4] |
耿英华
, 周黎黎
, 李骏
, 胡忠利
, 朱俊锋
, 杨艳丽
. CD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08-910.
|
[5] |
时新颖
, 潘登
, 郑顶运
, 黄明
. 复方青黛、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17-318.
|
[6] |
冯玉虎
, 黄明
, 许凌云
. 全反式维A酸分别联合白血康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709-711.
|
[7] |
孙桢
.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2): 1681-1683.
|
[8] |
时新颖
, 毛国顺
, 潘登
, 郑顶运
, 黄明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出血63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38-439.
|
[9] |
汪华学
, 何先弟
, 吴强
, 郑胜永
, 赵飞
, 刘成
. 添加ω-3脂肪酸的全肠外营养对闭合性腹部外伤重症患者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570-572.
|
[10] |
殷红文
. 一清胶囊和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415-416.
|
[11] |
尹海燕
, 刘凯
, 卓煜娅
, 刘桐
, 孙美群
, 邹维艳
.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14-16.
|
[12] |
叶隽
, 李静
.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051-1052.
|
[13] |
张艳萍
, 吴爱华
, 贾颐舫
. 过量维A酸诱导昆明小鼠露脑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态学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050-1053,1057.
|
[14] |
张艳萍
, 张美华
, 杨丹彤
, 张爱东
, 刘凯
. Caspase-3在维A酸致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630-632.
|
[15] |
李妍
, 李锋
, 王四旺
, 许晖
. 安迪粉针剂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662-664.
|
[16] |
宫继勇
, 毕早斌
, 田万林
.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12-213.
|
[17] |
杨艳丽
, 耿英华
, 李佳佳
, 李骏
, 张凤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61-563.
|
[18] |
朱太岗
, 董毅
, 张飞虎
, 汤继春
, 李月红
, 夏瑞祥
.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26-1027,1030.
|
[19] |
王卫国
, 王伟伟
, 冯玉虎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304表达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 127-1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1.024
|
[20] |
武加标
, 汤丽
, 李雪飞
, 任敏
, 肖菁
, 赵东宝
. 以反应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6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