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娟
, 王春
, 姜敏
, 范晓红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06-15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14
|
[2] |
田万林
, 宫继勇
, 邓蓉
. 免疫细胞化学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骨髓转移癌鉴定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55-557.
|
[3] |
耿英华
, 杨艳丽
, 周黎黎
, 李骏
, 朱俊锋
, 纪淑仪
.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817-818,821.
|
[4] |
谷勤勤
, 周蕾
, 龚晓萌
, 谢群
, 王萍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45-148.
|
[5] |
时新颖
, 毛国顺
, 潘登
, 郑顶运
, 黄明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出血63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38-439.
|
[6] |
时新颖
, 潘登
, 郑顶运
, 黄明
. 复方青黛、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17-318.
|
[7] |
冯玉虎
, 黄明
, 许凌云
. 全反式维A酸分别联合白血康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709-711.
|
[8] |
杨艳丽
, 耿英华
, 李佳佳
, 李骏
, 张凤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61-563.
|
[9] |
王卫国
, 王伟伟
, 冯玉虎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304表达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 127-1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1.024
|
[10] |
梁建明
, 孙青
, 钟永
, 解亦斌
, 马洁
, 张叔人
.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率及表型特征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883-886.
|
[11] |
柴红宇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56-1358,13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19
|
[12] |
阮敏
, 黄震琪
, 吴炜
, 梁莉
, 曾庆曙
. 急性髓系白血病并感染病人血清CD64、IL-6、PDW水平与病原菌分布特征、感染预后的关联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340-3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17
|
[13] |
叶隽
, 李静
.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051-1052.
|
[14] |
李妍
, 李锋
, 王四旺
, 许晖
. 安迪粉针剂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662-664.
|
[15] |
蔡旭君
, 韦建武
, 韩莹
, 付晓燕
, 姜鸿杰
. 尿潜血阳性患者2次晨尿中红细胞形态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257-258.
|
[16] |
宫继勇
, 毕早斌
, 田万林
.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12-213.
|
[17] |
朱太岗
, 董毅
, 张飞虎
, 汤继春
, 李月红
, 夏瑞祥
.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26-1027,1030.
|
[18] |
刘杜先
, 刘兰侠
, 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
[19] |
武加标
, 汤丽
, 李雪飞
, 任敏
, 肖菁
, 赵东宝
. 以反应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600-601.
|
[20] |
石永云
.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的表型及功能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