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辉
, 邓哲
. 多节段颈椎压迫前路和后路术式临床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57-1258.
|
[2] |
武进
, 程银树
, 凌嵘
. 颈前路复位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14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40-1242.
|
[3] |
朱坤
, 许刚
, 叶雨辰
, 张知理
, 吴楠
, 赵睿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不同椎间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9): 1192-119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9.010
|
[4] |
张宁
. 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及术后康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1): 1579-1583, 158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1.021
|
[5] |
王海洋
, 袁彬
, 张旭鹏
, 周建飞
, 柴林涛
, 王洪灵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及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391-392.
|
[6] |
许俊胜
. 单纯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同年龄段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9): 1247-12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9.029
|
[7] |
杨德顺
, 钱荣
, 王开明
, 黄明
, 廖亮
, 秦骥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32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11-213.
|
[8] |
丁桂华
, 杨克霞
, 吴亚男
, 雷婷婷
.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411-1413.
|
[9] |
胡秀玲
, 刘芹
, 路强
. 综合保温管理在脊柱后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4): 558-5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33
|
[10] |
刘芳
, 王如萍
, 姚娜
, 孙国娟
. 泡沫敷料加啫喱垫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94-15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45
|
[11] |
杨德顺
, 黄明
, 王开明
, 廖亮
. 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8例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354-355,358.
|
[12] |
曹松松
. 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481-4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6
|
[13] |
李国强
, 林勇祥
. 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或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4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41-943.
|
[14] |
许功效
, 王飞
, 马学山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77-979.
|
[15] |
房文祥
, 卢峰
, 贡凯
, 季文迅
. 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58-58.
|
[16] |
邵艳
. 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318-318.
|
[17] |
苏晓军
, 曹豫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37例的呼吸道管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74-676.
|
[18] |
王红林
, 马红玲
. 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665-667.
|
[19] |
石明丽
. 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62-363.
|
[20] |
陈敬义
, 牛建军
. 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42-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