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李斌

引用本文:
Citatio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李斌(1970-),男,副主任医师.
  • 基金项目: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以及发生C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CVD并发症分为2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数据。结果:CVD组患者血UA水平明显高于无CVD组(P0. 01),且2组患者的透析时间、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MBP)、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UA、MBP、TC水平与CVD的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 05~P0. 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UA、MBP、TC水平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2] 刑小燕,杨文英. 高尿酸血症: 值得探索并高度重视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0) : 649 - 650.
    [2] 牟姗,施蓓莉,王琴,等.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1) : 18 - 23.
    [3] 贾凤玉,孟建中. 慢性肾脏病(透析)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解读[J].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10) : 570 - 575.
    [4] 符彬,陈新.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Meta 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 : 451 - 453.
    [5] 任野平,孔凡武,张蕊,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9) : 559.
    [6] 王敏茹,张东亮,郑力仁,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变异性与死亡的关[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 : 89 - 91,94.
    [7] 李鑫德,崔凌凌,任伟,等.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7) : 614 - 617.
    [8] 蔡楚丹,蔡聪,卢娟娟,等. 血液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及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8) : 695 - 697.
    [9] 户富栋,高娟,王祥. 心血管病新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新乡 医学院学报,2011,28(1) : 123 - 126.
    [10] 王晓华. 心血管疾病患者62 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 : 595.
  • [1] 张然蓉龙寿斌李江程琼 . 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948-9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39
    [2] 叶俊荣李格王焱 . 北京市765例机关干部心血管疾病可控危险因素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97-1099.
    [3] 张燕常保超王静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769-772.
    [4] 陈忠辉何静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相关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9): 1207-1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9.028
    [5] 李宁彭侃夫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10-1512,15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23
    [6] 刘纪君梅传忠李兴武 . 冠心病新危险因素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558-5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44
    [7] 谭慧玲赵士弟 . TRPC3、TRPC6通道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2): 273-2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2.036
    [8] 王亚楠姜亚芳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977-9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36
    [9] 张帆杨雪球赵宸王艳方媛任伟 . 血液透析病人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因素及生活质量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9): 1171-11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9.004
    [10] 王梦慈吴志茹尹晓丽徐鹏赵雯雯王妍菲张继强 . FGF-21、BMP-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4): 495-4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17
    [11] 王静周成超贾贤杰吴述银纵晓英吴雪平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92-3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36
    [12] 鲍青青刘红 . 抗阻训练及营养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病人体适能和全身肌肉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0): 1472-14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0.032
    [13] 王慧 . 门诊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6): 832-8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6.044
    [14] 贾梅李檬陈秀芹 . PICC静脉血栓类疾病危险因素预测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中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9): 1288-1291, 12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9.036
    [15] 马艳李秀梅王玉芹 . 临时性血管通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457-458.
    [16] 刘蓉芝 .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29-16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29
    [17] 唐丽君张晶张明明黄传君丁翠王金婉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科的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45-17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48
    [18] 陈丹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1006-1008.
    [19] 冯敏张友好 . 脑梗死与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429-430.
    [20] 周媛杨小迪 . 血尿酸和脑钠肽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9): 1152-11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9.0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73
  • HTML全文浏览量:  294
  • PDF下载量:  1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9-28
  • 刊出日期:  2013-08-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李斌(1970-),男,副主任医师.
  • 1.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肾内科, 402260
基金项目: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以及发生C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CVD并发症分为2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数据。结果:CVD组患者血UA水平明显高于无CVD组(P0. 01),且2组患者的透析时间、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MBP)、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UA、MBP、TC水平与CVD的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 05~P0. 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UA、MBP、TC水平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