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艳平
, 王燕燕
, 蒋友芹
, 裴冬
, 陈斌
, 朱海文
. 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49-14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13
|
[2] |
蒋鹏程
, 周蓓蓓
, 董丽萍
, 周晨
. 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Ⅲ期子宫颈癌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637-639.
|
[3] |
汪志求
, 韩光锋
, 段爱雄
.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048-1050.
|
[4] |
王旖旎
, 朱彦
, 朱安娜
, 李从铸
. Ⅰb1~Ⅱa2期宫颈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316-31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10
|
[5] |
靳丽杰
, 方美丽
, 叶国柳
.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25例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10-912.
|
[6] |
李旭
, 杜丹丽
, 晋茂生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病变107例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31-1232,1235.
|
[7] |
马倩倩
, 王国栋
, 李淑华
. 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口咽部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548-5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30
|
[8] |
郑素枝
, 陈利群
.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子宫颈糜烂353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636-638.
|
[9] |
杨维芹
. 术前使用顺铂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98-999.
|
[10] |
高雅丽
, 赵子申
, 高雅梅
, 张明云
, 宋丽娜
. 参一胶囊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 443-4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4.008
|
[11] |
李群
, 唐兆前
, 郭苏阳
.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Ⅰa1期子宫颈癌99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25-28.
|
[12] |
杨波
, 李胜泽
.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214-217.
|
[13] |
孙宇
, 黄关宏
, 王忠明
. nm23基因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及其与子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318-1320.
|
[14] |
万俊
, 余宁珠
, 崔满华
. p16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20-222.
|
[15] |
汪青
, 王文福
.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25-228.
|
[16] |
朱允菊
, 韦明秀
. 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164-165.
|
[17] |
汪晨霞
. 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13-414.
|
[18] |
钟辉
, 刘锦钰
, 宋曾光
. 子宫颈醋白上皮定位活检700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347-349,353.
|
[19] |
王晗
, 高薇炜
. 子宫颈癌10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23-1224.
|
[20] |
王超
, 徐振山
, Markovic O
, Markovic N
, 宋礼华
. 子宫颈酸性磷酸酶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59-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