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3D-时飞法血管成像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83例

赵春林 段华秀

引用本文:
Citation: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3D-时飞法血管成像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83例

    作者简介: 赵春林(1970-),男,主治医师.
  • 基金项目:

The value of MRI DWI combined with 3D-TOF MRA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acute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83 cases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3D-时飞法(3D-TOF)血管成像(MRA)联合检查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应用价值。方法:8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均行常规MRI、DWI序列及3D-TOF MRA扫描,并根据MRI不同序列对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发病时间2 h的51例和发病时间2~6 h的13例T1WI和T2WI均为正常,发病时间2~6 h的19例T2WI呈稍高信号影。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3D-TOF MRA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78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7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19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0例。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及其发病部位,结合3D-TOF技术MRA可快速而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相应的脑梗死。
  • [2] 金瑞红.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塞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 (14) : 1714 -1715.
    [2] 余宗洋,陈久权. 青年人脑梗死74 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12(36) :1370 - 1371.
    [3] 黎红华,陈文军,崔敏,等. DWI 及MRA 在大面积脑梗死早诊断中的价值[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 (3) : 223 -225.
    [4] 归俊,归云荣,马春艳,等. MRA 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1) : 71 - 73.
    [5] 朱明旺,郁国庆,戴建平. 脑灌注MRI 与脑血管造影在评价脑缺血病变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6) : 375 -379.
    [6] 靳二虎,牛明哲.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 问[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70 - 71.
    [7] 董少义,冯凯琳,李祖贵,等. 联合应用DWI 和MRA 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4) : 297 -300.
  • [1] 郑维民国志义宋向巍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55-56.
    [2] 张宁汤光宇 . 磁共振新鲜血液成像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2): 245-2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2.032
    [3] 周辉 .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4): 517-5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2
    [4] 陈刘成杨丙奎唐路王小双王雪娟王雅杰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375-1377,1381.
    [5] 骆嵩屈洪党刘晓林谢静 . 磁敏感加权成像早期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脑血容量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462-463,4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11
    [6] 蒋晓宏陆燕芬 . 儿童脱髓鞘病的临床及头颅磁共振特点(附38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58-159.
    [7] 陈亚男王雪丽刘忠伦吕晶晶吴晓何学明许瑾 . 急性脑梗死病人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1): 1481-14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1.008
    [8] 王海宝刘灿贾媛马宁吴津明 . DWI及动态增强MRI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9): 1234-12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9.037
    [9] 张维升邹松刘爱连刘丹宋清伟郎志谨 . 下肢静脉流速模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95-297.
    [10] 汪再生 . 小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67-868.
    [11] 方美芳王震寰沈龙山单连强 . 胼胝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参数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34-37.
    [12] 汪彤彤郑德群 .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诊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48-1249.
    [13] 赵兴利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370-1372,1375.
    [14] 赵良举 . 血栓弹力图在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5): 645-6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3
    [15] 张艳王震寰沈龙山张俊祥刘志军 . 旁正中矢状断层MRI大脑距状沟分型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7-9.
    [16] 刘彬钟平汪国胜张雷马争飞张尊胜 . 神经梅毒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89-491.
    [17] 隋东莉李成陈刘成曹承亮王震寰 . 大脑扣带沟分支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 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1.002
    [18] 李有中郑重谢康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589-5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07
    [19] 杨波刘浩杨光王雷 .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6): 793-794,797.
    [20] 陆强彬张慧萍朱祖福柏燕燕杨江胜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73-16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47
  • HTML全文浏览量:  347
  • PDF下载量:  17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0-26
  • 刊出日期:  2013-08-1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3D-时飞法血管成像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83例

    作者简介: 赵春林(1970-),男,主治医师.
  • 1.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影像科, 232007
基金项目: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3D-时飞法(3D-TOF)血管成像(MRA)联合检查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应用价值。方法:8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均行常规MRI、DWI序列及3D-TOF MRA扫描,并根据MRI不同序列对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发病时间2 h的51例和发病时间2~6 h的13例T1WI和T2WI均为正常,发病时间2~6 h的19例T2WI呈稍高信号影。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3D-TOF MRA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78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7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19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0例。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及其发病部位,结合3D-TOF技术MRA可快速而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相应的脑梗死。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