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龙云
. 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65-866.
|
[2] |
伏瑜
. 5.5号头皮针在手足口病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97-3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38
|
[3] |
董银凤
, 陈前芬
. 硫酸镁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及ATP酶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330-333.
|
[4] |
杨芬
, 刘浩
, 余美玲
, 张翠玲
. 三七粉对小鼠S180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195-197.
|
[5] |
张晓猛
, 刘超
, 夏光云
. 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小鼠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32-934.
|
[6] |
张列祥
, 刘冰
, 张九芹
, 马鑫
, 陈玄玄
, 杨怡田
. 牛磺酸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16-18.
|
[7] |
胡爱武
, 刘小阳
, 秦宜德
. 微量元素氟对小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392-394.
|
[8] |
王安潮
, 张永
, 陈余清
. 反义小鼠端粒酶RNA及顺铂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21-223.
|
[9] |
吕杰
, 李凤云
, 唐素兰
. 解脲脲原体垂直感染对新生小鼠出生体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4-6.
|
[10] |
董春玲
, 王桂芳
, 肖奎
, 李波
, 马忠森
, 白春学
. 水通道蛋白3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繁殖及鉴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505-507.
|
[11] |
朱旭友
, 吕鸿燕
, 赵士弟
, 陈前芬
. 硫酸镁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O、NOS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56-958.
|
[12] |
尹海燕
, 刘凯
, 卓煜娅
, 刘桐
, 孙美群
, 邹维艳
.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14-16.
|
[13] |
赵士弟
, 杨卫东
, 汪洪涛
. 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01-103.
|
[14] |
赵修春
, 姚春艳
, 李柏青
, 徐凤珍
.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学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388-390.
|
[15] |
黄礼年
, 陈余清
, 宋玮
, 承泽农
, 王朝夫
, 刘超
. 米诺环素抑制小鼠肺癌生长、转移及抗血管生成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06-208.
|
[16] |
徐飞
, 夏佩莹
, 管俊昌
. 金葡菌及其L型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16-118.
|
[17] |
李卫鹏
, 申勇
, 胡永全
, 史桂英
, 王福庆
. 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743-746.
|
[18] |
罗裕旋
, 何小媚
, 邱群芳
, 杨建军
, 朱飞
. 复方护肝汤对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54-556.
|
[19] |
蔡源源
, 崔磊
, 李光早
. 去铁胺对小鼠糖尿病随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 14-16.
|
[20] |
左联
, 谢鹏
, 徐霞红
, 胡晖
, 顾晓波
, 黄东雅
. Balb/c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模型的建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31-13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