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慧赟
, 张素琴
, 王磊
, 张雪琴
, 袁牧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或食管气管瘘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42-17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47
|
[2] |
刘杰
. 颈动脉分叉非增强CT钙化体积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5): 649-6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5.023
|
[3] |
姚宜斌
, 金玲
, 胡章明
, 林天增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6): 737-738,741.
|
[4] |
沈俊杰
, 李华灿
, 乐宇民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53-55.
|
[5] |
马立华
.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对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491-492,4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21
|
[6] |
钱伟东
, 屈洪党
, 陈育华
, 张扬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01-903.
|
[7] |
邱晓晖
, 章辉庆
, 刘艺超
, 董修明
, 郏立志
, 穆玲
. 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异常与血管狭窄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645-1648.
|
[8] |
王献军
, 夏勇
. 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350-1352.
|
[9] |
王文贝
, 娄飞云
, 翟红洁
, 韩冠达
. DSA与传统C臂机引导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5): 635-6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5.019
|
[10] |
林国成
, 曹劲松
, 曾姗姗
, 李齐勇
, 郑传胜
. 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2): 249-2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2.033
|
[11] |
孙长惠
, 岑建平
, 陆炯
, 袁拥军
, 唐绮
, 陈志瑾
, 童国海
. X线及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91-992.
|
[12] |
倪红霞
, 王培
, 李国平
, 余松涛
, 丁强
, 朱广辉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68-1269.
|
[13] |
殷亮
, 李倩倩
, 张丽娜
, 钱伟东
, 屈洪党
. 颈部动脉迂曲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6): 723-7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6.008
|
[14] |
阚宏
, 高之振
, 田娜
, 马友章
. 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CT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506-508.
|
[15] |
朱正斌
, 杨帮本
. 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74-175.
|
[16] |
徐来长
, 赵筱玲
, 吉训明
. 脊髓横贯性损害6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257-259,283.
|
[17] |
陈亚明
, 李猛
, 孙磊
, 万巍
, 黄莉
, 牛梅
. 128层螺旋CT胸痛三联征扫描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1042-1044.
|
[18] |
程娟
, 薛涛
, 张军
, 班向芳
, 周晓静
, 薛芳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65-67.
|
[19] |
马先红
.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49-1250,1260.
|
[20] |
李旭敏
. 乳腺癌的钼靶X线、CT及病理对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42-1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