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丽芳
, 陈余清
, 赵成岭
, 李伟
, 李殿明
. 生存素基因联合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及癌胚抗原检测对肺癌引起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93-995.
|
[2] |
彭美玉
, 李柏青
.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T细胞表位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21-426.
|
[3] |
郭凯
, 陈兴智
. 弓形虫主要抗原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86-490.
|
[4] |
盛玲玲
, 夏惠
, 孙悝
, 陈勇
, 李柏青
. 不同结核杆菌抗原刺激外周血T细胞亚群产生干扰素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26-428,432.
|
[5] |
彭美玉
, 李柏青
. 抗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建立及其特性的初步鉴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76-978.
|
[6] |
马飞
, 郭术俊
, 李柏青
. 基因扫描技术检测人TCR δ2链CDR3多态性的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433-436.
|
[7] |
戴素俊
, 施明美
, 胡江
, 夏峰
. 腺苷脱氨酶、C-反应蛋白与癌胚抗原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422-423.
|
[8] |
刘晓斌
, 刘永仙
, 葛繁梅
, 符兆英
. 不同类型HBV感染者T细胞对HBV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621-16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02
|
[9] |
王建梅
, 王羽
, 周宏萍
, 张雅琳
. 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链多肽抗原125联合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0): 1348-13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0.009
|
[10] |
胡守锋
, 陶志勇
, 夏惠
, 高琪
, 胡开明
. 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浓集纯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653-656.
|
[11] |
李光友
, 陈勇
, 夏惠
, 方强
, 刘丹
, 买月琴
, 贺文欣
. 间日疟原虫MSP1-1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35-937.
|
[12] |
高迎
, 陶志勇
, 夏惠
, 陈勇
, 王雪梅
, 方强
. 间日疟原虫醛缩酶的克隆、表达与初步鉴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777-780.
|
[13] |
胡明洁
, 吴守伟
, 刘辉
, 张静
, 方强
, 沈继龙
.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793-795.
|
[14] |
孙新
, 陈兴智
, 杨小迪
, 方强
, 胡守锋
, 夏惠
, 张美华
, 王雪梅
, 王媛媛
. 我国首例人体司氏伯特绦虫病——节片形态及流行病学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80-682.
|
[15] |
张永
, 李峰
, 胡俊锋
, 黄礼年
, 陈余清
, 唐英春
. 亚胺培南耐药的琼氏不动杆菌的外膜蛋白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56-660.
|
[16] |
丁艳
, 盛玲玲
, 邱晓静
, 徐丹
, 李柏青
.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和磷酸类抗原对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745-747.
|
[17] |
刘东华
, 胡华震
, 黄文斌
, 王莹
, 徐国祥
, 张丽琴
, 张菊华
. 非小细胞肺癌p53、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293-295.
|
[18] |
刘铜
, 王冬梅
.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293-294.
|
[19] |
李晓广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46-548.
|
[20] |
欧雁冰
, 胡恒贵
, 李林茹
. 2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85-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