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刘晓峰 李光早 王怀谷 黄鹤

引用本文:
Citation: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作者简介: 刘晓峰(1979- ), 男,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李光早, lgzbbah@sina.com
  • 基金项目: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double incision decollement and vacuum suction in axillary horizontal grain in the treatment of osmidrosis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Guangzao, lgzbbah@sina.com ;
  • 摘要: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 [1] [2] Park YJ,Shin MS.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treating osmidrosis? [J]. Plast Surg,2001,47(3):303.
    [2] 马立骥,杜少陵. 腋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 中 国学校卫生,2000,21(3):186.
    [3] [3] 陶政. 美容式切口腋臭切除术 40 例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 报,2006,31(3):287-288.
    [4] [4] 李薇薇,刘志飞,崔雅宁,等. 探讨腋臭治疗三种方法效果比 较[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0,26(5):348-350.
    [5] [5] 林绍华,刘玉生. 激光与手术治疗腋臭的比较研究[J]. 中国 美容医学,2001,10(6):506-508.
    [6] [6] 侯春光,童启东. 小切口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体会[J]. 中华全 科医学,2010,9(8):1147-1148.
    [7] [7] 杜晓扬,褚燕军,水庆付,等.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腋臭腺体剥 脱术并发症的分析[J]. 安徽医学,2008,29(3):243.
    [8] [8] 郭晓波,张菊芳,李金晟,等. 改良小切口联合辅助微创切口 在腋臭治疗术中的应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 (11):801-802.
    [9] [9] 于仁义,陈铭锐,卞东会,等. 沿腋皱纹平行的双切口法根治 术治疗腋臭 36 例[J]. 实用医药杂志,2012,27(9):598-599.
    [10] [10] 王晓红,徐玲玲,胡海花. 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 180 例 体会[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84-285.
    [11] [11] 李薇薇,刘志飞,崔雅宁,等. 探讨腋臭治疗三种方法效果比 较[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0,26(9):348-350.
    [12] [12] 柳建中,刘大舻. 治疗腋臭的两种术式效果比较[J]. 实用医 药杂志,2008,25(7):181-183.
    [13] [13] 阎棣,李淑文,刘斌财,等. 腋臭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2006,28(2):106.
  • [1] 朱云琳程新德陶思一马红丽 . 微创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23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48-149.
    [2] 陈乾张莉王怀谷李旭文熊竹友 . 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及病理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39-540.
    [3] 王军 . 刮吸手术解剖法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76-977.
    [4] 陶政 . 美容式切口腋臭切除术4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87-288.
    [5] 张刚伍万权 . 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381-382.
    [6] 王丽谢兴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735-736.
    [7] 柯希权汪建超朱玉郑海伦李大鹏马振增邓敏韦君崔艳艳刘茹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全层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97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9): 1169-11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7
    [8] 马新亮朱守莉韩立显 . 持续负压引流与橡皮片加压包扎在腮腺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69-270.
    [9] 许日红庄华敏 . 门诊肿胀负压脂肪抽吸术治疗局限性肥胖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397-398.
    [10] 朱晓燕魏薇萍管佳慧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604-605.
    [11] 孙凯沈治祥张学春卞万一 . 小切口配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乳腺脓肿2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46-1247.
    [12] 刘双江 . 持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 210-211,2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2.023
    [13] 徐林生 . 热活检钳联合圈套器辅助牵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肿瘤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95-7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26
    [14] 王小明余珊陈欣王光洁孙雨欣倪娜张慈 . 早期结直肠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8): 1034-10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8.011
    [15] 姚广东王东平王锡蓓 . 创面下内侧蒂臀部深筋膜皮瓣联合皮瓣下持续负压吸引修复骶尾部压疮1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30-931,934.
    [16] 周文武申建沈沛袁振奋 . 负压封闭吸引装置联合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骶尾部Ⅳ期压疮中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687-16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24
    [17] 王剑锋朱美玲 .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超声吸除术.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35-137.
    [18] 蒋成义舒继红江涛王伟许亚佳 . 泰绫在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870-871,874.
    [19] 李熹和儒林汤芸芸洪松涛徐湘盛 . 静吸复合全麻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227-229.
    [20] 郭劲松唐军建倪良宏王长春 . 微创刨吸、电凝及股静脉瓣环缩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38-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99
  • PDF下载量:  1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1-13
  • 刊出日期:  2014-03-15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通讯作者: 李光早, lgzbbah@sina.com
    作者简介: 刘晓峰(1979- ), 男, 硕士研究生.
  •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基金项目: 

摘要: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