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葵花
, 张莉
, 陈家盛
, 李伟
, 宋文庆
, 承泽农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38-441.
|
[2] |
蒋斌
. 大学新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8): 826-827.
|
[3] |
刘炳祥
, 黄运坤
, 黎芳
, 金鹤成
, 龚丽
, 荆菁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支链氨基酸与酪氨酸比值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54-56.
|
[4] |
郝秀荣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39-1140.
|
[5] |
宋卫芹
, 黄敏
, 乔艳
, 徐从翠
, 张妹
, 武珊珊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2): 1732-17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2.036
|
[6] |
倪龙根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液透析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92-94.
|
[7] |
邓正江
, 林红梅
. 3-乙酰基-5-羟甲基-7-羟基香豆素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7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53-553.
|
[8] |
薛永举
, 杨丽
, 朱玉
, 郑海伦
, 李大鹏
.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3): 306-308, 3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3.007
|
[9] |
莫国毅
. 病毒性脑炎48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70-171.
|
[10] |
钟冲
, 李云
, 周皖兵
. 病毒性脑膜脑炎134例临床特点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79-80.
|
[11] |
张夏
, 黄传荣
, 王建华
. 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75-877.
|
[12] |
陈莲芳
, 童蓉
, 王银娥
. 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94-196.
|
[13] |
刘月影
, 邓星强
, 沈桂芳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260例临床特点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6): 731-732.
|
[14] |
孙素欣
, 宋金涛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516-517.
|
[15] |
邱怀香
.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83-283.
|
[16] |
李社会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54-256.
|
[17] |
谢同炳
, 袁加明
, 李晓东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14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201-202.
|
[18] |
戴芳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40-641.
|
[19] |
汪伟
, 曾春野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44-846.
|
[20] |
袁加明
, 谢同炳
. 轮状病毒性肠炎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1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