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利梅
, 王才智
, 刘淑玉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死亡受体5及诱骗受体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62-1165.
|
[2] |
刘杜先
, 刘兰侠
, 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
[3] |
郭苏阳
, 李群
. 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895-897.
|
[4] |
牛多山
, 葛霞
. claudin-1、claudin-4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15-517,632.
|
[5] |
杨振中
.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50-753.
|
[6] |
杜丹丽
, 郭才
, 谭玉林
. 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动脉灌注化疗13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498-499.
|
[7] |
卢珍
, 武世伍
. 含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222-12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29
|
[8] |
王才智
, 吕合作
, 席玉玲
, 晋茂生
, 何玉
, 郭才
, 凌斌
. TRAIL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12-14.
|
[9] |
王浜
, 何玉
. Sox4和E-cadher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467-4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2
|
[10] |
王夷黎
, 房惠琼
, 李启明
, 张芸
, 毛荣军
. 子宫不同部位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44-546.
|
[11] |
胡应光
, 谢闵
, 赵剑
. 乳腺癌HER-2基因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59-961.
|
[12] |
郭苏阳
, 颜士杰
, 李群
, 李胜泽
. 缺氧诱导因子-1和碳酸酐酶-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42-145.
|
[13] |
石玉荣
, 耿建
, 甘怀勇
, 章尧
. 细胞色素P4501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29-931.
|
[14] |
朱小晖
, 张申华
. 宫颈癌组织中microRNA-506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25-3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15
|
[15] |
王立群
, 赵卫东
, 席玉玲
, 焦雪娟
, 承泽农
. p53和survivin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078-1080,1083.
|
[16] |
潘玉林
, 谢蕴
, 罗志谋
. 胰腺内分泌肿瘤与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21-423,426.
|
[17] |
孙乐水
, 葛霞
. eIF4E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58-262.
|
[18] |
王捷文
, 赵卫东
, 承泽农
. Ki-67、VEGF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071-1074.
|
[19] |
刘运贤
, 胡亚翎
, 张弦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附117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21-422.
|
[20] |
肖潇
, 肖后生
, 杨杰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6例超声诊断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334-1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