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永波
, 李庆文
, 张家俊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2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88-289.
|
[2] |
张青川
, 朱永献
, 关超
, 周文生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24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25-26.
|
[3] |
赵建军
, 韩成贤
. 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复发77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86-488.
|
[4] |
韩锋
, 李建
, 张家俊
. 干扰素2α联合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69-470.
|
[5] |
毕艳
, 王宏
, 李聪聪
, 王楠
. 麻油金黄散外敷治疗吡柔比星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6): 777-7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6.023
|
[6] |
朱圣亮
, 杨芳
. 丝裂霉素C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729-731.
|
[7] |
杨安卿
, 张志伟
, 王名伟
, 黄滔
, 张朝晖
, 楚晨龙
, 赵晨辉
, 马斌斌
, 顾美珍
, 周文龙
. p27蛋白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23-10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14
|
[8] |
聂锐志
, 黄永斌
, 张海涛
, 陈红其
. 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29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42-143.
|
[9] |
赵洪涛
, 张占云
, 李威
. 中药川芎嗪联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7): 928-9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7.025
|
[10] |
贲大刚
, 李培生
, 张杰
, 孙发娣
. 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高位结扎和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37-138,141.
|
[11] |
张青川
, 石家齐
, 朱永献
, 关超
, 周文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49-250.
|
[12] |
俞保柱
, 李庆文
, 王成勇
, 张家俊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073-1075.
|
[13] |
韩爱芝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155-1156.
|
[14] |
曹勇
, 张文峰
, 申玉芳
, 刘坤
. 透明质酸钠联合索利那新减轻化学性膀胱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349-1351.
|
[15] |
孙桂娟
, 王娅
. 静脉留置针在表柔比星化疗中不留置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85-1587.
|
[16] |
周文生
, 关超
, 刘建民
.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5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07-308.
|
[17] |
陆淑影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83-684.
|
[18] |
徐照阳
, 何海峰
, 吴凯
. 微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3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80-581.
|
[19] |
邵利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72-1274.
|
[20] |
方文革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肿瘤10例诊治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