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守兵
, 蒋华
. 抗肿瘤药培美曲塞的临床应用现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315-1317.
|
[2] |
周彤
, 陆洪俊
.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73-375.
|
[3] |
张进
, 王长俊
, 谢江
, 陈芳
. 绞股蓝总皂苷对阿霉素致大鼠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401-403.
|
[4] |
王雪丽
, 陈亚男
, 黄厚芹
, 刘岳鹏
, 许瑾
, 何学明
.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MerTK缓解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6): 717-7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4
|
[5] |
沈蓉
, 于东红
. 丁酸钠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37-239.
|
[6] |
翟云芝
, 郑荣生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49-250.
|
[7] |
马栋柱
, 孙克任
, 赵丽
, 肖志峰
, 李慧
. AC-88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1-4.
|
[8] |
杜丹丽
, 郭才
, 谭玉林
. 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动脉灌注化疗13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498-499.
|
[9] |
姚春梅
, 尹刘
, 况成国
, 罗莉
. 微波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45-447.
|
[10] |
阮苗苗
, 岳鹏
, 沈姣
, 李楚
, 刘晶
, 戴一凡
. 机体保护多肽对大鼠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2): 141-1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2.001
|
[11] |
解华
, 刘宏杰
, 李凌云
, 张华满
. 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74-14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22
|
[12] |
马秀珍
, 陈俊峰
. 进展期胃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80-81.
|
[13] |
张万高
, 雷金生
, 张玉梅
. 晚期食管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90-292.
|
[14] |
黄德胜
, 胡霜久
. 中老年结肠癌术后全植入式动脉灌注化疗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559-561.
|
[15] |
王有猛
, 付卫争
, 阚庆生
, 张坤
. 右丙亚胺对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00-1102.
|
[16] |
聂丽娟
, 李红梅
, 郭星
, 吴成柱
, 张玉心
, 霍强
, 马涛
. 补骨脂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461-146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01
|
[17] |
刘浩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抗肿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79-181.
|
[18] |
汪明
, 朱先存
, 欧广超
. 超声诊断胎儿心脏原发肿瘤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701-701.
|
[19] |
张伯康
. 吸入性麻醉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血清中cTnI水平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2): 1668-1670.
|
[20] |
姜翠荣
, 高琴
, 王晓梅
, 李正红
. 不同浓度硝酸甘油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