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凤
, 金功圣
. 乳腺叶状肿瘤声像图及其前哨淋巴结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670-167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32
|
[2] |
王延红
, 伊凯
, 李克剑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51-10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2
|
[3] |
彭梅
, 张新书
, 姜凡
, 杨凤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75-777.
|
[4] |
刘微微
, 舒开凤
, 糜春
, 孔凡萍
. 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3): 387-3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3.026
|
[5] |
周锐
, 李煊赫
, 马小开
, 王岩岩
, 张超
, 姚廷敬
. 腔镜下早期乳腺癌保乳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7): 870-872, 8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7.008
|
[6] |
赵睿
, 马玲
. 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08-1409.
|
[7] |
郭苏阳
, 李玉芝
, 杨波
, 马珊珊
, 张庆松
. 纳米碳示踪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35-73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9
|
[8] |
王磊
, 姚壮凯
. 微小RNA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246-249.
|
[9] |
谷文文
, 杜丹丽
. 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67-369.
|
[10] |
冯敏
, 董淮富
. 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96-1399.
|
[11] |
芮军
, 顾荣民
, 李刚
. 胃镜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68-169.
|
[12] |
阮吟
, 尹正银
, 孙医学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16-1118.
|
[13] |
郭飞
, 马宜传
, 张俊祥
, 贾贤杰
, 孙影
, 周成超
. 多排螺旋CT术前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378-1381.
|
[14] |
沈朝军
, 姜研
, 沈艳
, 胡淑敏
.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1): 1595-15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1.025
|
[15] |
杨清峰
, 郑海伦
, 燕善军
. Glypican-3与恶性肿瘤的研究及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392-13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45
|
[16] |
朱广辉
, 石士奎
, 谢宗玉
, 郭飞
, 陈刘成
, 徐家利
. 囊性血管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65-1267.
|
[17] |
张庆
, 顾琴龙
. 胃癌转移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691-693.
|
[18] |
周国才
, 吴生华
, 姜波健
. 乙酰肝素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35-437.
|
[19] |
朱安凯
.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106-108.
|
[20] |
何素丽
, 杜丹丽
. B7-H4、hK6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1051-1053.
|